庆“七一”,别忘了他——陈独秀 <p class="ql-block">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一个值得全党和全国人民铭记和庆祝的日子。作为一个拥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缅怀无数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也不应该忘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出生于风雨如晦的晚清末年。面对国家的衰败、列强的侵略,少年陈独秀便心怀救国壮志,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命运与个人荣辱息息相关。从早年深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到后来投身反清革命,陈独秀逐渐走上了一条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以笔为剑,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德先生”和“赛先生”向封建礼教、旧传统观念发起了猛烈冲击。《新青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中的中国,唤醒了无数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还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点燃了爱国青年的怒火。陈独秀积极支持和推动五四运动,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北洋政府的卖国罪行,鼓舞青年学生奋起抗争。6月11日,他更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城南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号召人民进行“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展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1920年,陈独秀与维经斯基等密切接触,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开始信仰列宁主义,并积极投身建党活动。他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为建党的重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毛泽东曾说:“被这个杂志(《新青年》)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可见,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聚集了大批骨干力量。</p> <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共一大之后,陈独秀辞去了北京大学教授兼任文科学长等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工作中,从中共一大到五大,他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最高领导人),真正成为了一位划时代的职业政治家。</p><p class="ql-block">陈独秀领导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运动的开展,参与制定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党的早期发展和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党在推动国共合作、领导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陈门是革命世家,以陈独秀为代表,其子陈延年、陈乔年先后参加革命,皆为革命英烈。中共创建初期三陈为中委党内唯一,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展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然而,陈独秀的革命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大革命后期,由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加上陈独秀自身对形势判断失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他也因此离开了党的最高领导岗位。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他在早期革命中的巨大贡献,更应从他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陈独秀,虽历经磨难,但依然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身处困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人格尊严,不为名利所动,展现出了一位革命者的坚韧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七一”,是党的生日,也是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时刻。陈独秀,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以其卓越的思想、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铭记陈独秀,铭记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先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踏着他们的足迹勇往前行!</p> <p class="ql-block">图 / 文:网络/卜子涵</p><p class="ql-block">发布时间:2025年6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