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释文:</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章揭示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事物的相对性以及圣人的处世之道。</p><p class="ql-block">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p><p class="ql-block">译文:当天下人都欣赏美,知道美,追求美的时候,丑的妄想和欲望也就产生了;大家知道善的时候,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是相互对立而产生的规律,难和易是相互矛盾而形成的现实,所以长和短才有对比的,高和下才有分别的,音和声是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是彼此排列才有顺序的 —— 这是永远如此循环的道理。因此,圣人用大无为的观点和思想处事,用无为而知的方式教化世人。随大潮流而不为开始,应天道而行 ,顺其万物兴衰规律。正所谓“居高而不自持,居下而不自弃。”</p> <p class="ql-block">自己整理的缴箓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