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参观游记,邂逅城市记忆的片段

晓智

<p class="ql-block">  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桥区的三角地,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是昔日外城北垣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岁月流转,1952年,城楼、箭楼与瓮城相继被拆除,昔日的雄浑气势一度沉寂。然而,1988年,北京市政府对紧邻原西便门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进行了整修,并在原址复建了“八登眼”箭楼,同时保留了七处断面遗迹,让这段城墙的历史得以延续与重现。</p> <p class="ql-block">  如今,漫步于现存的195米内城墙之上,仿佛穿越时空。墙体最早以夯土版筑而成,后经明代砖包加固,外侧雉墙设有垛口与射击孔,内侧则有宇墙守护。每隔约80米,便可见到墩台(马面)的身影,马道等军事设施也依稀可见,无声诉说着昔日的烽火岁月。</p> <p class="ql-block">  园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复建的“八登眼”箭楼。它严格参照明代营造法式建造,外观恢宏,箭窗密布,共设16孔,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也成为研究明代建筑与军事工程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城墙之上,七处断面遗迹如同时间的切片,完整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砌筑工艺。明代的原始夯土墙体、清代的砖砌包墙、民国时期的修补痕迹,乃至现代的钢架加固结构,层层叠叠,记录着北京城墙的多次修缮与历史变迁,也让人得以一窥这座古都的建筑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  1990年,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墙遗址被改造为街心公园,正式命名为“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2013年,它更以“明北京城城墙遗存——西便门段”的身份,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城市记忆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完成新一轮改造升级,围绕“全龄友好”理念,新增健康环跑道、文化广场等七处景点,不仅强化了门头标识与城墙文化的展示功能,还全面更新了步道设施与夜景照明系统,使这座古老遗址焕发新生机。</p> <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公园,构建出一条“健康环”跑道,串联起门区地标、文化广场、长者花园、花海融春、林下休闲广场、儿童广场与邻里休闲广场七大景点。无论是晨跑、散步,还是亲子互动、邻里聚会,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真正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融合。</p> <p class="ql-block">  园内还设有共享书屋,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读物,为游客提供了一处静谧的阅读与休憩之所。在阳光洒落的午后,捧一本书,倚墙而坐,仿佛与历史对话,感受时光的温柔流转。</p> <p class="ql-block">  公园还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每月首个周末的城墙建造技艺体验,寒暑假的“小小城墙守护人”社会实践,以及春秋两季的树冠剧场非遗展演,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也唤起了更多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守护之心。</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进行历史文化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园内配备的专职文保讲解员,定期开展现场教学,为游客娓娓道来那段关于城墙的辉煌过往与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游览信息及交通指南:可乘坐北京地铁7号线,在广安门内站下车,从B口出后步行8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或乘坐公交42路、专191路、46路、49路、88路等,在西便门站下车后步行前往,便捷的交通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轻松走进这段城市记忆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6月30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