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故事],《领空》(十六)

列车1341224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名作训参谋负责近方标图板(半径约200公里)目标航迹飞行数据测量分析,为营长下达发射导弹口令提供决心依据。通讯参谋负责上传下达通讯畅通,军务参谋负责协调战时地面防御和警卫工作。两名技术参谋负责战时兵器抢俢和器材保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分管训练,训练器材和劳保用品箱柜较多,我住单间宿舍。敌机来袭,警报响起,部队进入战斗状态,全营战斗员飞奔进入各自战斗岗位。这时营长、政委和参谋长及所有参谋人员也跑歩进入指挥所。我在指挥所的战斗岗位是远方参谋。远方标图员把收听到兰空情报台发来的电码数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九九方格方法标写在竖立方型的远方地图板上,连续的小点构成目标航迹路线,远方参谋根据标图向营首长通报敌机批次编队,飞行高度、速度,距我营距离,分析敌机入侵意图等。敌机距我阵地300公里左右由营513雷达跟踪测报敌机距离、方位及高度等飞行数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近方标图员以阵地为中心的半径尺逐点标在水平圆型标图板上,近方参谋测量并报读速度和截径(擦边程度)。苏制教科书规定,敌机进入我制导雷达120公里后制导雷达开机跟踪目标,营长带领射击标图员上制导站三号车,政委适时作战斗政治动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长上车后根据制导雷达跟踪测量实况,根据指挥所提供的目标方位、距离、速度、截径等,再根据射击标图板航迹及标图员背出的换算射击诸元,确定导弹发射时机和数量。我军实行近快战法后,制导雷达缩短开机距离,利用513雷达测定数据静黙跟踪,营长约在40公里时即定下决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34、32,前置法3发,顺序三二一波道”等。到34公里时突然开机,迅速抓住目标并进入自动跟踪,32公里即可发射导弹,45秒内摧毁目标,过时自毀。</p><p class="ql-block">文革时部队的日常工作是毛主席著作天天读(一般1小时),军事技术天天练。导弹部队技术性强,线路原理复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兵器参数要求精准,因此军事训练也与步兵在操场磨爬滚打大相同。不少操纵员说,导弹部队不象军营,倒象学校。哨声一响,大家安静坐在床前马扎子上看兵器原理,或背操作条文,或钻研电工、无线电基础。几年下来无线电技术知识了然于胸,俨然一个小工程师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不少操纵员被送到导弹学院深造,在文革大学生断档的形势下,他们后来成为部队的骨干力量。作为主管军事训练的参谋,我是称职的,也是呕心沥血的。为了保障各连训练有序而扎实,我每月都会给连队发一份训练进度计划,并不惜与副政委争论,不能因政治运动而减少军事训练时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奇营、列车</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制作/列车</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