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网上说,郫都区的望丛祠,封闭打造了一年,已经重新开放了。还介绍说,里面的荷花开得正盛,是观赏的最佳季节。</p> <p class="ql-block">望丛祠始建于南北朝时的南齐,后经多次维护扩建。在明清之际,完全毁于战火。现有最早建筑,是清道光年代修建的,这里的景观,大都是解放后才形成的。它是4A级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望丛祠,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祭祀二个帝王的祠堂,也是古蜀国可考的二个帝王陵冢。这里原来只有丛帝的祠和陵,望帝的祠原来在都江堰二王庙。南朝南齐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庙和陵墓迁到这里,形成了今天的望丛祠。</p> <p class="ql-block">还没有走到景区大门,看见外面人山人海的,音乐和欢叫声混在一起,好不热闹。原来景区才开放,郫都区文旅部门,在这里举办宣传活动演出。变脸是川剧的绝活,更是群众都喜闻乐见的。既然是历史文化的景区,自然要穿汉服古装,用传统乐器演奏,才与这里的氛围相适应。</p> <p class="ql-block">入口广场,有望帝和丛帝的两组塑像。望帝是教育民众耕地种植,是不是跟神农有几分相似。丛帝是带领群众抵御洪水,在蜀地和大禹的功绩相当。两组像前挤满了人,靠近塑像停了很多电瓶车,根本就没法照个完整的景色。游玩完了后,大门口人要少了许多,勉强照一张。现在按纪念祠堂修建了大门、照壁,比起整治前的望丛祠,空间变得完整多了。</p> <p class="ql-block">因为刚刚开放,网上又说,现在这里的荷花是开放最佳时候,是欣赏荷花的最佳季节,来的人真不少。想要避开人流,拍一张较为清静的照片,也不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正对入口围墙的照壁上,有望丛祠几个大字。当地的成都人,大都说的是望丛寺,寺和祠,从意义要来讲,还是有所不同的。望丛祠入口围墙背面,是古蜀王的历史文化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古蜀国是没有文字流传下来,最早提到蜀王的,是西汉的成都人扬雄,他与司马相如一起,被誉为汉赋四大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蜀王共五位,传说各活了几百岁,年代也就从夏开始直接到东周被秦国所灭。现在专家们研究,五位蜀王是五个朝代,每个朝代存在了几百年,这才与事实相符合。</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蜀王是蚕丛,据说他是第一个把野蚕变为家养的,开拓了蚕丝产业,是蚕神。传说黄帝的夫人嫘祖就是四川人,蚕丛是他们的后人。传说中的蚕丛面像为纵目,像三星堆中大立人一样。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四川人是从西面来的,蚕丛部族很多传说是居住在龙门山的。阿坝州茂县现在还传说有蚕丛洞和蚕丛陵,但没有考古的实证证明。</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蜀王是柏灌,对他的传说,比其他几代蜀王要少。我前次去彭州海窝子古镇,有他的塑像。那里介绍说,海窝子是瞿上故都,是柏灌王朝的都城。现在新建的双流博物馆那个地方,也说是瞿上故都,是柏灌的都城所在地。好像他们这个部族,已经走出了龙门山,来到了成都平原。</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蜀王鱼凫,就比第二代蜀王柏灌有的多了。传说他推翻了柏灌的政权,统一了古蜀国。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教会了人民捕鱼的渔民生活。当时成都平原水泽多,鱼虾丰富,渔业自然是人民生存的手段。传说鱼凫时期对应的是三星堆二三期,后来他忽然成仙升天。他的都城,在温江万春一带,现在还有地名叫做鱼凫的。</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蜀王就是望丛祠的两个主人之一了一一望帝。他的名字叫杜宇,又名蒲卑。他从天而降到朱提(云南昭通),一名叫利的女子从崇州井中冒出,他们俩结婚后,成为蜀王。杜宇王朝期间,开疆拓土,疆域已经超过了成都平原。已经统治到了宜宾汉中天全,乃至云南贵州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代蜀王,就是丛帝了,蜀国也在他的手中,被秦国所灭。他的名字很怪,叫鳖灵,是楚国人。传说传落水而死,尸体居然从长江中游飘到长江上游,后来还还漂到长江的支流的小河中,在郫县一带,且复活了。他善于治水,当时成都平原水患从生,望帝任命他为相国。后来治水有功,像大禹一样,得到禅位做了皇帝。</p> <p class="ql-block">记得十多二十年前看过一个电影《黄河绝恋》,宁静从黄河壶口瀑布跳下去,在青藏高原被救了,觉得不太合理。比起丛帝鳖灵从长江中游落水而死,上漂到成都平原被救活,还当了皇帝,离谱的程度,还要好得多。</p> <p class="ql-block">望帝杜宇,传说善于耕种,可能是袁农平那样的农业科学家。望丛祠公园中,有一组雕塑,就是表达这个内容的。</p> <p class="ql-block">从现代的角度分析,杜宇和鳖灵,都是外来部族。他们打败了原来的部族统治,成为新的领导者。所谓温情脉脉的禅让,不过是后来者的想像而已。</p> <p class="ql-block">就是望帝禅让丛帝,也有另一种很狗血的传说。杜宇让鳖灵外出治水,忙得很多年都不能归家。他在宫中春情泛滥,忍不住与鳖灵的老婆勾搭为奸,当鳖灵治水成功后,他羞得把自闭宫中,没脸见人。也有传说,是被丛帝幽禁,夺了政权。</p> <p class="ql-block">传说望帝死后,化为鸟,名叫杜鹃鸟,又叫子规鸟。在每年的农历二三月,正是农忙下种季节,“布谷,布谷”的啼叫,催促人们耕种,不要误了农时。有没有可能,是望帝犯了生活作风错误,叫声是在向丛帝认错,请求原谅。这种鸟,嘴是红的,是因为它啼叫辛苦,把血都叫出来了。这才有了杜鹃啼血美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关于子规鸟的传说,在各个地方的传说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家,把这种鸟叫做阳雀,说它叫的是“䒵草包谷”。虽然也说的是,它催促人们干活,但是让人去给包谷地除草。传说也大为不同,没有上升到杜鹃啼血那么美好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上网一查,杜鹃鸟,是一大种类,细分有十多种。网上还有各种的鸟的照片,我不研究鸟,看起来,它们都差不多。杜鹃鸟在春天鸣叫,也是因为它们春心荡漾,在求偶。我老家说的阳雀发出“䒵草包谷”叫声的鸟,是四声杜鹃,叫得最勤。叫“布谷”的是大杜鹃,是另外的品种。它们是候鸟,春来秋走,。除了春天求偶天天叫外,其它季节不太容易听到叫声。</p> <p class="ql-block">入口照壁后面,是望丛祠的主体建筑物,供奉望帝和丛帝的大殿。现在还没有完工开放,里面的布置,无缘看见,只有等以后再来。以前也有这个大殿,还有望帝和丛帝的塑像。建筑像是新建的,原来那个大殿建筑,不知道是不是改成其它功能了。</p> <p class="ql-block">除大殿不允许入内外,大殿周边是允许接近的。外廊中,把原来的古迹雕塑、石碑,保存在这里,供游人观看瞻仰。</p> <p class="ql-block">西汉大儒扬雄,也是郫都人。他除与司马相如一样是汉赋四大家之一,更是一个大学者、哲学、语言学家,他著的《太玄》,对后世影响很大。但王莽当权后,他在伪朝做官。王莽失败后,他也自杀了。据说杨雄的故居在郫都农科村,这块碑是不是也是从那里移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照壁的两边,各有一个相对的院门,南为子规院,北涟漪园。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建筑。里面种植了大片的杜鹃花,倒也与“杜鹃啼血”相应景。等杜鹃映山红开花时再来,赏花听杜鹃鸟啼鸣,又是另一番心境和景色。</p> <p class="ql-block">在主殿旁边,有一大片荷花,开得正盛。网上宣传这里是成都赏荷的最佳去处,现在是观荷的最佳季节,来的人还真不少。摄影爱好者来得真不少,长枪短炮,相机咔嚓咔嚓的响声,就没有停过。</p> <p class="ql-block">的确是观赏荷花的最佳季节,里面的荷花基本上都开得正盛。</p> <p class="ql-block">这个荷花池,就以丛帝的名字命名,叫鳖灵池。池中也有亭台楼阁,建筑的名字,也有历史文化的沉淀。本想到里面去欣赏欣赏楹联,让历史文化熏陶一下。无奈人实在太多,也就没有心情去人挤人了。</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水面比例,还是很大的。在湖的另一边,荷花栽种没有那么满,摄影的人也要少得多,看上去,景致更佳。</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建筑,是古典园林风格,与望丛祠的纪念氛围营选,有很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建筑细部和景观小品的表达,也很到位</p> <p class="ql-block">原有建筑,特别是有历史建筑,也加以了充分保护。比如这栋听鹃楼,是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这次就加以了保护和维修,历史的沉淀更加厚重。</p> <p class="ql-block">里面在进行玊器展览,是山东省一个玉器厂家在里面宣传布展。</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玉器质量和布展还是不错的,但后面越参观,觉得布展越了草,效果不佳。</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个玉器展览,是临时展览,还是长期展览。如果是长期展览,柤关管理部门,应对布展进行干预,以勉拉低整个景区的文化品味。</p> <p class="ql-block">内部办公建筑,也是按照园林建筑进行设计的,与整个环境十分协调。</p> <p class="ql-block">陏唐井,是文物,专门建了亭子加以保护。本想好好的去参观一下,但周边坐满了人,碑上写的什么,根本就看不见,利于文物保护不?</p> <p class="ql-block">郓都区的博物馆,也在这里。还没有完工,没法去看里面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周边的景观小品,也有利于博物绾气氛的烘托。博物馆外按古建设置了望柱,也称为神柱,上面刻的纹饰和浮雕内容,与望丛祠的主题紧扣。树丛中的置石中,刻有象形文字,更是有利于营造博物馆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组雕塑,是表达“牧野之战”的。雕塑是这次打造才新塑的,艺术表现力的确不错。马的嘶鸣和力度,特别让人印象深刻。马的前蹄完全腾空,奔跑的力度和肌肉骨力线条的塑造,特别是雕塑悬挑稳定受力的计算,十分精确。战车中将士战斗形象的表达,都非常到位。</p> <p class="ql-block">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相关文献记载蜀国是参加了的。按现在的研究,很多专家认为是古蜀王柏灌时代。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在彭州柏灌都城还发现一件商朝的青铜器,认为是周王的赏赐之物。但姓姬的大哥也罩不住,古蜀国还是好几次改朝换代了。</p> <p class="ql-block">望帝的陵墓就在这片区域,陵墓和墓碑也是近代修建的。是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四川督军熊克武、但懋辛修建的,与南朝南齐修望丛祠的历史比起来,历史的确悠久。</p> <p class="ql-block">望帝陵区域比较大,上面的松柏也比较多,树木也很古老,仔细看了树木的标牌,树龄都是310年。在陵墓的小道行走,鸟的叫声,此走彼伏,只是时间不对,没听见杜鹃鸟“布谷”催人劳动的声音,很是遗憾。步道石板和低矮的灌木上,一片白色,全是鸟儿的鸟粪。还专门立了标牌,“小心鸟粪掉落”。</p> <p class="ql-block">丛帝陵墓在公园的另一侧,陵墓范围比望帝陵要小得多,也是民国初年熊克武但懋辛修建的。如果按传说,望帝勾引了丛帝的老婆,她又埋在那个陵墓中呢?望帝和丛帝,会不会为此争吵,还是已经看淡,一笑泯恩仇。</p> <p class="ql-block">陵墓前,已按照古代帝王陵的形制,设置了石像生。以前来望丛祠时,没有看见,应该是这次整修新建的。石像生中动物的尺度,比起帝王陵要小很多。把人物翁仲,也进行了改良,望帝陵前翁仲持着耕种器具,丛帝陵前翁仲拿着治水工具。</p> <p class="ql-block">丛帝陵旁湖边,有一组雕塑,我以为是五丁开山,走近看旁边的介绍,是表现丛帝治水的。想来也是,五丁开山,按时间计算,应该是丛帝开明王朝,因此打通了金牛道,导致秦国灭了蜀国,不是讽刺他的愚笨吗?</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还有一个东歌台,据说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在这里是要进行赛歌会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时,郫都区文旅部门正在这里宣传造势,穿着古装游行表演。还有舞蹈培训学校,也在里面立了广告牌,表演宣传招生。</p> <p class="ql-block">在花车旁买东西的小赎,有很多也是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装着古装烘托气氛。还有好多游客,穿着古装,穿越时空,前来拍照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游记只借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一句,作为本篇游记题目,其它诗句与之没有关系。他的诗本来就隐讳难懂,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我也没弄明白。还是把这首诗完整录下,作为游记的结束吧。“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