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滨海出发,上沿海高速转连烟高速,约5个多小时,也就是中午12点,我们就到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顿简餐后,没有午休,大家一致认为玩风景区要紧,虽是六月天,但这里属海洋气候,大概也就二十六七度吧,加之多云天气,很是温凉舒适。</p> <p class="ql-block"> 到了蓬莱八仙渡,开阔的视野中可以一览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先是乘快艇乘风破浪绕田横山景区一圈,在“一山分两海”的田横山栈道前停下,导游讲:这块海域就是黄海与勃海分界区,与大连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即黄海与渤海的分界线成一条直线,田横山为秦末齐王田横屯兵处,因以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蓬莱人讲:来蓬莱不到田横山栈道走走等于没来蓬莱,我觉得它本属于自然天成的景区,依山傍海,这里有山的气魄,水的悠长。空气中咸咸的气息,给人以舒服的感觉。身在此境,可以浅释山水是如此默契协调,这里树木茂盛,有秦王鼎,健身桩,孙子兵法八卦阵等,古战场的硝烟,到了这里已荡然无存,有的仅是和谐的海风,赋予人类享受不尽着这生命不息的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 寻根问源,小时候就常听祖母讲过的"八仙过海"故事,什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什么“张果老倒骑毛驴“等,原来这些故事的源头就在蓬莱。我们现在看到的“八仙渡海口”和“望海楼”等景区建筑,大多是按照<<东游记>>中"八仙结伴东游"的故事背景创作而建。登“望海楼”观沧海,波浪汹涌,气势磅礴.赏楼内奇珍异宝更是大开眼界,价值连城的"八仙过海"金玉照壁,汉白玉石雕,精妙绝伦,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蓬莱城虽小,却处处景观,人间蓬莱坊,弥陀寺,"万寿无疆"感德碑亭,丹崖仙境坊,避风亭,澄碧轩,时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的蓬莱阁,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楼,蓬莱阁底层正门上方有书法家铁保书写的"蓬莱阁"巨匾,阁内有大型木质彩绘"蓬莱十景图"和"八仙醉酒"组塑,外国政要来蓬莱,定不会错过对蓬莱阁的参观,因为这阁楼象征着蓬莱的镇海之阁。</p> <p class="ql-block"> 来蓬莱大家都不免要询问一下什么叫海市蜃楼?能看到吗?就这个答案我在蓬莱问了几位在海边打太极拳的老干部,他们很热情的告诉我:海市蜃楼就是在蓬莱海面偶尔出现神奇一幕的幻景。2006年5月7日上午9时蓬莱海滨薄雾渐退,海平面上开始出现乳白色带状云雾。约12时左右,远处海面的海岛上开始变幻莫测起来,只见海中岛屿两头翘起,变幻成海龟、军舰、大桥、鲸鱼等各种形状,从大海深处徐徐飘来,又慢慢隐去。时隐时现,不断变幻形状。同时,长山列岛之间原本空旷的海面上,出现了多个奇形怪状的墨绿色“海岛”,“海岛”不断变幻,蓬莱阁东部海域上空出现一道天幕,“海市蜃楼”奇观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同一幅繁华美丽的城市美景,从这幅漫无边际的“画面”上看,好像一个偎山傍水的海滨小城鸟瞰图,镶嵌在蓬莱阁上空,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群,高楼大厦、红砖瓦房、挺立的信号塔和宽广的城区道路清晰可见,这一奇观直到下午4点以后才开始渐渐暗淡,最后在海风中消失,持续时间长达四个多小时,可以说当时惊动所有蓬莱人,几乎一下子拥到海岸观看,海市蜃楼其实是光学现象,比如在新疆的沙漠中出现大兴安岭森林的幻影就是海市蜃楼。现在科学发达了,好多神秘的谜团也就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 去过两次蓬莱,印象中的第一次去,到过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纪念馆,蓬莱水城等景区依稀还记住一些。隐约还记得那年夏天的晚上在蓬莱海鲜一条街的(古振扬门附近)一家海鲜馆,饱尝了一顿味美可口的海鲜,实是地道。</p><p class="ql-block"> 乘着晚风,当再次走近潮退滩浅的海岸时,我未曾惊扰,因为大海已经带着一天的喧嚣和咆啸早入睡了梦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