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乌斯别斯基教堂设计精巧,洋溢着浓郁的莫斯科建筑风格。教堂内部简洁朴素,墙壁上的绘画皆出自俄国画家之手,完整保留了传统东正教教堂的艺术风貌。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其十三个金顶与红砖外墙在赫尔辛基的城市天际线中格外醒目,成为俄罗斯在芬兰宗教历史上留下的一道深刻印记。</p> 圣彼得堡 <p class="ql-block">清晨七点,我们告别赫尔辛基,穿越雨雪,沿陆路进入俄罗斯境内,于下午两点半抵达圣彼得堡。这座被誉为“北方首都”的城市,不仅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更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科研实力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首府,坐落于俄罗斯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涅瓦河穿城而过。作为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它也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最北的一个。</p> 十二月党人广场 <p class="ql-block">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于涅瓦河畔,毗邻海军司令部大楼。原名元老院广场,后为纪念1825年发生的“十二月革命”而更名。广场中央矗立着彼得大帝的骑马雕像,其底座由一块重达400吨的花岗岩雕琢而成,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纪念性雕塑之一。</p> 金顶大教堂 <p class="ql-block">伊萨基辅大教堂,又称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及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并列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其恢弘的建筑气势与精美的装饰艺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教堂于1858年落成,是俄罗斯北方规模最大的教堂。其深玫瑰色的外墙与环绕四周的斑驳花岗岩圆柱,特别是四面共48根高达17米、直径2米、重达114吨的廊柱,使其成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p> 冬宫广场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又称“宫殿广场”,紧邻冬宫博物馆,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广场,亦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地标之一。这里不仅是游客必访的胜地,更是举办国家庆典与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面积达五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九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凯旋纪念柱</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耸立着亚历山大纪念柱,建于1830年至1839年间,高达47.5米,仅凭自身重量稳立于基石之上。其顶端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象征着战胜敌人的荣耀。柱身由一整块红色花岗岩雕成,直径约四米,重达六百吨,底部未使用任何固定装置。</p> <p class="ql-block">纪念俄法战争胜利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广场南侧是建筑大师罗西于1829年设计的旧参谋总部大楼,横跨大马尔斯大街的总参谋部凯旋门将冬宫广场与涅瓦大街连为一体。拱门之上矗立着驱驾战马战车的胜利女神像,以纪念俄罗斯人民在反抗拿破仑战争中的辉煌胜利。</p> 冬宫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冬宫,又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最初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殿,自1764年起逐渐发展为世界艺术珍品的收藏重地。</p> <p class="ql-block">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保护馆藏珍品,博物馆曾将111.8万件艺术品转移至后方,其余藏品则封存于馆内地下室,直至战争结束。</p> <p class="ql-block">冬宫曾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因叶卡捷琳娜二世酷爱艺术收藏,这里逐渐成为世界艺术的殿堂,汇聚了无数珍贵画作与文物。</p> <p class="ql-block">冬宫的绘画藏品举世闻名,从拜占庭时期的宗教画作到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应有尽有,共计收藏15800余幅。其中达·芬奇的《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均为稀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柏诺瓦的圣母》创作于1478年前后,被视为其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画面中,年轻的圣母将一朵四瓣花递给耶稣,小耶稣顽皮地拉着花朵,生动展现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丽达圣母》与《柏诺瓦的圣母》创作时间相近,前者成熟端庄,后者温柔亲切,两者皆展现了圣母的圣洁与母性光辉。达·芬奇巧妙地淡化宗教色彩,赋予圣母以人性的温暖与真实。</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的《浪子回头》完成于1668年,取材于《圣经》故事,描绘了浪子跪在父亲面前忏悔的感人场景,展现了家庭情感的深厚与人性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拉斐尔的《圣家族》创作于1506年,画中约瑟夫面露不满,耶稣也显出不悦神情。据说约瑟夫的形象正是拉斐尔以自己父亲为原型所绘,情感真挚,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冬宫博物馆还珍藏众多艺术杰作,如《圣母与圣婴》《科涅斯塔比勒圣母》《蜷缩的男孩》《向日葵》《吉维尼的草地》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冬宫四周环绕着两排雄伟柱廊,宫殿内部装饰华丽,许多大厅以俄罗斯珍贵宝石点缀,如孔雀大厅便使用了两吨孔雀石。作为圣彼得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冬宫的完整性与华丽程度令人叹为观止。</p> 涅瓦河畔 <p class="ql-block">在圣彼得堡的两天里,我们多次漫步于涅瓦河两岸。河水浩荡,船只穿梭,两岸建筑典雅壮丽,桥梁各具特色,每一座都别具匠心,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涅瓦河边的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涅瓦河畔矗立着一对狮身人面雕像,为古埃及法老阿门霍特布三世的面像,雕刻于公元前1455年至公元前1419年间,1832年从尼罗河运至圣彼得堡,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成为这座城市与古老文明的奇妙连接。</p> <p class="ql-block">海神柱</p> <p class="ql-block">海神柱与彼得保罗要塞隔河相望,建于1805年,高达32米,柱身装饰有战船船头,底部环绕四尊高达五米的俄罗斯河神雕像,象征着俄罗斯民族征服海洋的雄心与实力。</p> <p class="ql-block">阿芙乐尔号巡洋舰</p> <p class="ql-block">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重要象征,至今仍静静地停泊在涅瓦河畔,成为俄罗斯历史的重要见证与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坐落于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1703年,由彼得大帝亲自奠基,最初用于防御,后改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曾囚禁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高尔基等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桥</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桥横跨涅瓦河,连接卡缅内岛大街与苏沃洛夫广场,建于1897年至1903年间,全长582米,宽23.6米。桥名源自其北端的旧圣三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具代表性的开启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圣彼得堡</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圣彼得堡冬夜的街头,两旁的建筑在暖黄色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古雅壮丽,整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艺术气息在夜色中愈发浓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