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地图:海西生活实录~3

孟孟走天涯

<p class="ql-block">鹭岛生活 自得其乐</p><p class="ql-block"> 登陆那会儿,虽不是初次踏上厦门,真正落地、融入当地生活后,“人多”成了最直接的印象。尤其所租住的地点,位于思明区一带的繁华商圈,不论平日或假日,人潮从未消减。每天通勤挤上五味杂陈的 BRT 快速公交车,车厢里总是满坑满谷,即使台风预警发布,也丝毫不减乘车人数。</p><p class="ql-block"> 记得6月1日那天,出版社楼下的书城涌入满场跑跳的小朋友。傍晚本想犒赏自己,前往商城享用一顿大餐,没想到整座城都是孩子的天下。从必胜客、拉面、牛排到过桥米线,全是大人牵着小孩穿街走巷。询问之下才知道,那天是中国大陆的儿童节——不同于台湾的4月4日。</p><p class="ql-block"> 只好打消外食念头,回租处泡了一碗面,再煮一锅八宝粥自我安慰。那天没吃成必胜客,五天后的端午节,特意补吃一顿,晚上八点半还排队等了十分钟才入座。周围的桌桌高朋满座,我独自点了个六吋海鲜比萨(29元人民币),却在餐后略感后悔——油脂太重。隔日决定补偿一下自己,便去沃尔玛买了小黄鱼与猪心,晚餐蒸鱼、炖药膳猪心、炒高丽菜,餐后打了白桃加奇异果的果汁,一顿家常小食,幸福莫过于此。</p><p class="ql-block">食在厦门 自成风景</p><p class="ql-block"> 正如闽南俗话说的“食饭皇帝大”,厦门因特区地位吸引各省人口聚集,美食文化自成一格。除了地道闽南菜,来自大江南北的风味也在此落地生根。白天编辑图书、夜里埋首论文;若有余裕,便赴一场美食之约。</p><p class="ql-block"> 朋友们时常邀聚餐,不论是厦门菜、沪扬菜,或是湖南的辛香重口味,都让人大饱口福。有次甚至尝到一家酒店的放题式日本料理(人均130元;“放题”是自助且任意吃、吃到饱的意思。)也常在味千拉面或肯德基解解馋,价位亲民,口味熟悉。琳琅满目程度,令异乡过客大饱口福。</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湖滨一带酒店的土笋冻、五香卷、海蛎煎——如蚵仔煎的亲戚,还有炒袖珍木耳、芡实奶油芋头等地道厦门菜。曾厝埯的白楼更是一绝,一边听着评弹曲,一边品尝扬州与上海风味:清爽的腌笃鲜、入口即化的熏鱼,红烧肉上还配着薄切小馒头,回味至今仍令人垂涎。附近那家湖南菜馆也让人惊艳,炒腊肉、辣子鸡丁、炒鱼卵全是红椒堆砌,幸好有道“山东白”凉拌菜,口感爽脆,解腻解辣刚刚好。</p><p class="ql-block">魅力城市 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 身为热爱“趴趴走”的人,除了“半工半读”与日常温饱,自然也不会错过厦门的文化活动与地标景点。从南普陀、鼓浪屿、同安孔庙,到非遗表演《闽南神韵》、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甚至参加《两岸新新闻》录像、受邀出席朋友婚礼……这些点点滴滴,都在出版与论文的夹缝中,填满了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 其中,《闽南神韵》是首次在登陆后现场观赏的闽南主题大型表演。虽然过去在台湾媒体工作时经常接触各类传统艺术,但这样结合旅游文化的沉浸式剧场还是第一次体验。节目中融合南音、博饼、木偶戏、戏丑、南少林、惠安女、郑成功等闽南代表性元素,以270度多媒体、3D成像、八声道音乐构筑声光震撼,呈现古今交融的舞台风貌。它曾获选为2009年厦门十大影响力事件之一,也是2010上海世博会厦门馆指定演出,被誉为闽南文化旅游的代表品牌。</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汇、古典与时尚并行的听觉与视觉盛宴,也让人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超出记忆以外的全新印象。</p><p class="ql-block">生活滋味 浪漫兼具</p><p class="ql-block"> 登陆这年,参加了两场风格迥异的婚礼。一场是厦门媒体朋友女方在大嶝岛东埕村举办的回门宴,另一场则是出版社同事在鼓浪屿举行的婚礼。从场地布置到流程设计,既有浓厚的当地风情,也有现代年轻人对婚礼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对个人而言,这不只是参与别人的人生大事,更像是一种文化观察与社会切面——当真正融入,才发现生活的滋味,其实也满溢在人与人之间的小事里。总之,从生活的日常、味蕾的记忆,到文化的盛宴与人情的体会,这段厦门岁月,不只是“半工半读”的过渡,更是人生中,一场丰富且自得其乐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出版社来自两岸的同事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赏《闽南神韵》非遗表演)</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自媒体上撰文谈两岸生活,曾获“两岸新闻奖”“公民记者组”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首度见识“相亲角”。)</p> <p class="ql-block">(大嶝𡷊东埕村回门宴)</p> <p class="ql-block">(这类鲍鱼壳据说是小强克星,试过多次真的有效。当时到东埕村参加婚宴,看每桌都端上鲍鱼,且每一个都比在市场买的还大,欣喜若狂,饭后赶紧跑到厨房向厨子要来,回去以后洗净晒干;那次大约搞了七八十个鲍鱼壳,当珍藏品保存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婚礼)</p> <p class="ql-block">(2011-2-25参加过无数记者会,结果到了厦门,宝马迷你“开溜”新车发表,邀我以鳯凰网“名博主”身分参加,场面确实大。在现场留影了,像是个贵妇,但就是买不起这款四十几万RMB新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