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狼自语【4】:抗挫折应该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狼影随风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关于教育方面发生的事儿不少,有关对孩子管或不管,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网络上的,身边的,教育界朋友,包括社会上的朋友都谈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昨晚,翻读《博弈论》中的一节文章:每一件事情都有成本。当我看完这节文章时,脑子里突然有一种开窍的感觉,是那么的透明,那么的明朗。文中提到:在经济学看来,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任何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也是一个调皮生,没少挨过老师的批评。有玩牌忘记了时间而迟到过,有没写作业交空本过,有不想做卫生逃跑过等等,为此我也得到了为这些选择付出的代价:站教室角落和扫把为伍、奖擦黑板及加倍扫地时间、抄书、站办公室等“奖励”。而且那时候回家是不敢说的,一旦说出来,那么还得付出代价,轻者挨骂,重者扫把或竹条伺候。人生中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哥读小学时,不去读书,而且还一下午去赌博(不知道当时到底赌注是什么),结果到晚上回家就东窗事发了。你能猜到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吗?是我父亲拿着锄头满村的追,是真打呀!后来听我母亲说那天追上的话就够呛了。所以到现在我不玩麻将和扑克,只要玩钱就不上桌(但消磨时间或者为了谁请客除外),因为这样的选择代价真是深入人的骨髓。</p><p class="ql-block"> 反观现在的孩子,孩子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作业做不完,而埋怨老师作业多的;有低年级孩子不做值日,而家长轮流打扫的;有孩子在校犯错受老师批评,而家长到学校大吵大闹的;有考试或作业或表现不好让老师点名,而家长要求老师道歉的等等,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然而这些事例恰恰让孩子知道他们的选择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并且会让他们产生不断地去做出更大的选择的决定或冲动,久而久之,家校联动越选越大,随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时,家长已是无法控制要付出代价的成本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难管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大家不一定会认可这样的说法,认为时代变了或者说经济的富足了,而对孩子要富养(捧在手里),恕不知少时不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长大后,家长更难接受或控制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教孩子立规矩宜早不宜迟,抗挫折应该是童年该有的样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做出来的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都是要自己承担的。</p> <p class="ql-block">  割破手磨破皮都是童年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摔破膝盖和手肘都是童年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满地打滚,起身拍拍,都是童年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注: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