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本行之结束篇——最棒的旅行离不开最棒的导游和伙伴</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日本行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这次由李组团,同学同事同行响应,一行十八人。策划由携程的小尹负责。</p><p class="ql-block"> 这次很有缘的是,遇到了知识渊博,阅历丰富,表达生动,儒雅有气质的在日本学习生活二十来年的八零后山东小伙子——唐导。</p><p class="ql-block"> 唐导一路给我们讲了好多日本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讲了一些自己的经历,还讲了些让人难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感动的,至今想起来还会流泪的故事,是零八年北京奥运之火在东京的传递过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在欧洲,圣火传递的时候,也是有人搞破坏,当地华人留学生几乎也是倾尽全力手拉手全力保护火炬手。这种事情同样也在东京上演。我们看电视,还不够理解,意不切,情不深。唐导亲身经历。当时中国大使馆向在日的中国华人华侨留学生发出请求,请求他们支援。当即日本各地的华人华侨留学生,从四面八方自费义无反顾的汇集到了指定的街道,栅栏内是圣火传递的火炬手奔跑,栅栏外是在日华人华侨留学生手紧紧挽着素不相识者的手,为火炬传递筑起了一堵血肉人墙,人墙的后面是别有用心的反中组织在撕扯推搡着这堵血肉人墙。他们撕扯着人墙的衣服,最后唐导只剩下了裤衩。这其中有多少人玩了命,没有想过危险,没有想过后果。只为了心中的祖国,不管这些人是日本籍还是中国籍,都为了这个根在拼命,为了圣火的顺利传递拼命。</p><p class="ql-block"> 这个经历给了我好大触动,世界各地华人绝大部分是希望祖国好的,有他们,我们才有可能把文化输出与输入,才有更好的交流,才有可能更好的把我们生意做到全世界,全世界的生意做到中国。这种有来有往离不开世世代代走出去的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们。理解他们在外的不容易,感激他们做的贡献,同时唐导希望在国外旅行也好工作也好多支持自己的同胞这一点也重要,让他们有工作。这点其实是我们是认识不足的。</p><p class="ql-block"> 八零后的唐导,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家境也是相当不错的,在日本留学边学习边在餐馆打工,八零后这辈的人或我身边人的子女这么懂事的不多。他讲述了他的一个小经历,他第一次在一家日本餐厅打工,洗碗,有日本同事干一样的活,他洗碗的速度比日本同事快很多,有一天,早早就把碗洗完了,为了不过早下班,他选择慢慢擦玻璃,一遍又一遍的,因为工作是计时的。后来老板留下了他继续工作,并指出了他碗其实不是洗得很干净,洗碗洗五遍有它的道理,你洗两遍看起来干净,但是那个带黏性的食物黏在碗上看不见但是摸得着。这对唐导也很有影响,我想他能在日本生存下来,还事业小有成就,与他愿意接受有益的点点滴滴,不断学习有关。</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听唐导讲历史,日本的历史,中日之间的历史,奈良建筑与唐朝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还讲了一个日本本土的小故事也感动了我们好些人。故事题目是《一碗阳春面》,讲得特别感人。故事讲的是一家三口在生活的最难处,一个大雪纷飞岁末的深夜,在一家已经准备打烊的面店,吃上了只能买得起一碗面条而被老板加量的热腾腾的一碗阳春面。三个人互相让着吃让人心酸,从此老板一直惦记这过日子这么紧吧的一家三口。每年留着二号桌,守着店铺到深夜等着他们光临。第二年依旧是那个时间,依旧是那个寒冷的天气,一家三口点了两碗,同样老板加了料。第三年也是,这次妈妈还清了债务,点了三碗面,笑容在这三人和老板两口子脸上灿烂着。哥哥瞒着妈妈参加了弟弟家长会,弟弟写的“一碗阳春面”在家长会上朗读,获得大家好评,老板也无比荣光。老板每年在年末这一天会把二号桌留下来期待着他们一家三口的到来,尽管这个小面馆今非昔比了,依然在这一天留下已预订的牌子在二号桌,这二号桌也没有变过模样,n年后也是年末这一天的最后时刻,他们来了,一家三口体面的来了,要了三碗阳春面。这时候大儿子当上了医生,小儿子在银行工作,一家三口和曾经给他们温暖的老板一起分享着幸福与快乐。这个故事被唐导讲得有情有意,好几个人都泪目了,全车人给与了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出门旅行除景点,导游外,还有很重要的是这个团队,旅伴是不是合适也很影响心情,我们这个团,人不多,但是都非常nice,没有一个负能量的人。非常有缘分的一群人。还特别感谢五位家属,给我们这个团队做了好多后勤与支持工作。谢谢有你们!谢谢唐导,谢谢刘队。</p><p class="ql-block">2025.6.17于长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