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潮州古城

交家坡

<p class="ql-block">  3月4日是在广东旅行的最后一天,终于来到了心念已久的潮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  ◆大气潮州(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说潮州古城之前先说说潮州市</p><p class="ql-block">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最东端,是粤东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城”、“中国潮州菜之乡”等36项城市殊荣。</p> <p class="ql-block">  回到古城。</p><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有二千多年历史,历代州府治所在这里,它一直是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韩江与韩愈故事、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韩文公祠、开元寺、湖山图画……潮州古城向国内外游客散发出独特的人文风物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进入古城要走过中国古代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另外三个是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跨越的是著名的韩江,而韩江名称与韩愈大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韩江古称“鳄溪”或“恶溪”,因唐代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治理鳄患、兴修水利而得名。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通过《祭鳄鱼文》与鳄鱼“约谈”,并组织驱鳄行动,最终消除鳄患。潮州人为纪念其功绩,将鳄溪改称“韩江”。</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古称康济桥,又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韩江东西两岸。</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之美之奇之妙已有古往今来浓墨重彩赞之颂之,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令人惊叹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潮州,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这不仅是对湘桥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这座古桥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的赞誉。它那精美的装饰和独特的结构,更是让无数游客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宏伟壮观,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结构上。它由东西两段石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全长518米,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韩江之上。桥上的十八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仿佛巨龙的鳞片,熠熠生辉。每一座亭台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站在桥上,放眼望去,江水滔滔,桥影婆娑,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浮桥,潮州人称梭船。浮桥开启时,有通航及泄洪功能;闭合时,则连接东西两岸,便利通行。故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称誉道: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  浮桥是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的,每只船长14米,宽3.6米,船中央铺设的木板构成了桥面。浮桥的桥面宽达5米,而桥面两侧则各延伸出一段长约5米的船体。在浮桥的两端,通过铁链与梁桥的矶头墩相连,随着水位的升降,浮桥可以灵活地调整高度。为了方便行人上下,矶头墩上还设有石阶梯。此外,浮桥的设计十分灵活,既可以闭合以连接两边的梁桥,也可以开启以供大型船舶通行或快速排洪。</p> <p class="ql-block">  踏上广济桥,目光首先被那别具一格的桥亭所吸引。这些桥亭,都巧妙地坐落在桥墩之上。它们的形态各异,其中殿式阁以其雄伟的姿态横跨桥面,一阁占据一墩,显得庄重而威严,宛如一座大殿。</p> <p class="ql-block">  杂式亭台则两两合占一墩,分别立于大桥中轴线的南北两侧。这些亭台依据地势而建,形态各异,布局通常为一殿配以两亭,沿着大桥中轴线纵向排列,使得整座桥更显层次感和韵律美。</p> <p class="ql-block">  古桥桥面由这些大石条铺就,这些历经千百年风霜洗礼的石条,依然坚固如初。</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桥墩设计独具匠心,上游部分均呈尖形,这一设计巧妙地降低了径流对大桥的冲击力。其中,上下皆尖的船型墩更是巧妙地缓冲了来自上下游的双重冲击。</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上的桥屋也为桥梁和行人提供了必要的遮护,使得桥身和行人能够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袭。这些桥屋不仅增加了桥身的重量,进而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桥梁的抗风御潮能力。我国西南的廊桥通常是一条封闭的走廊式结构,而广济桥的桥屋则是独立建在每个桥墩上,彼此之间并不相连,为行人提供了一种别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廿四楼台廿四样”是广济桥的一大建筑特色。在桥的初创阶段,便筑亭于桥墩上,并以“冰壶”、“澄鉴”和“小蓬莱”等称之。到后期重修广济桥时,打破宋元时期东、西两桥全用亭屋覆盖的单调,把华美的楼阁分布在亭屋间,强调起伏变化。这些楼台亭阁规模之大,形态之多,装饰之美,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桥亭中的匾额与两旁的对联,是广济桥一大亮点。这些杰作均由现代书法名家倾力打造。</p> <p class="ql-block">  殿式阁的匾额庄重地悬挂在大桥中轴线上,黑底金字,分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在二十四个桥楼的匾额中,有来自铁岭的国内著名书法家佟韦题写的‘’得月‘’。</p><p class="ql-block">(佟韦 辽宁省昌图县人, 1929年生)</p> <p class="ql-block">  佟韦为‘’得月‘’楼题写的楹联:</p><p class="ql-block"> 魄到中天满 光分万里同</p> <p class="ql-block">  亭台的匾额则以黛字黑底呈现,更显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亭阁立柱上对联潇洒飘逸</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楼台匾额及楹联欣赏(选)</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 广川利涉开新运 杰阁重楼见旧仪</p><p class="ql-block">奇观: 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 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p><p class="ql-block"> 凌霄 :一塔云边作笔 三峰桥畔摇空</p><p class="ql-block"> 登瀛 :凤台霭隔三千界 鳄浦波分廿四洲</p><p class="ql-block"> 朝仙 :沧海月明吹笛去 瀛洲景美赋诗来</p><p class="ql-block"> 乘驷 :腾露夜过峰顶 月嘶风晓逐海门潮</p><p class="ql-block"> 飞跃: 鸢飞影拂东山树 鱼跃波摇北阁灯</p><p class="ql-block"> 涉川 :峰低山让月 舟小水亲人</p><p class="ql-block"> 右通 :云里三峰迎槛出 烟中一水抱城来</p><p class="ql-block"> 左达 :穴引龙湫通曲窦 灯悬猊座镇层峦</p><p class="ql-block"> 济川: 鸥声带雨随潮去 帆影连云认塔还</p><p class="ql-block"> 云衢: 云绕瀛洲,江流天外;衢通蓬岛,阁耸日边</p><p class="ql-block"> 冰壶 :春秋史笔收金鉴 冰雪诗心在玉壶</p><p class="ql-block"> 小蓬莱 :触目有情皆胜景 放怀无处不仙山</p><p class="ql-block"> 凤麟洲 :韩公旧治培麟趾 湘子新桥耀凤洲</p><p class="ql-block"> 摘星 :手攀星斗近 目接海天苍</p><p class="ql-block"> 凌波 :浪柔兰桨软 风饱蝶帆张</p><p class="ql-block"> 飞虹 :亭前叠嶂飞千绿 江上流波起两虹</p><p class="ql-block"> 观滟 :澄淡由宽蓄 空濛自远横</p><p class="ql-block"> 浥翠: 鳄渡风清波泛绿 韩祠雨润树摇青</p><p class="ql-block"> 澄鉴 :观影舟从梁上过 赏心云在水中飞</p><p class="ql-block"> 升仙 :海月人千里 云天鹤一声</p><p class="ql-block"> 仰韩阁 :狂澜人作中流柱 瘴海春回八月风</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 :白浮雉堞三分雨 碧锁虹桥万派云</p> <p class="ql-block">  走过广济桥,迎面就是潮州古城城门——广济门。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古城七城楼中最为重要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经岁月变迁,广济门城楼多次修缮,其建筑风格始终保持着三层歇山顶的古典韵味。</p><p class="ql-block"> 2002年,广济门城楼开始了全面的修复工作,并在2004年1月完成了重建。修复后的城楼高达二十四点五米,展现了明代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城墙外一处处精致的绿色使古城荣光焕发</p><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初为土城墙,至明代洪武三年改筑石墙,形成现存格局。这座全长约2600米的城墙以花岗岩条石砌筑,墙高约8米。</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门楼附近的古城墙,近看门楼和城墙更感辉煌。城墙顶部宽约5米,设有敌台28座、垛口近4000个,是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防体系。</p> <p class="ql-block">  随着熙攘的人流走进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内,分布着720多条纵横交错的老街巷,拥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座明清“潮式”古建筑和民国时期“洋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俯瞰牌坊街(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若论古城里最耀眼最让潮州人自豪的非牌坊街莫属。</p><p class="ql-block"> 据黄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纪略》载: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取自网络的上世纪20年代古城牌坊街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古城牌坊街——换了人间。</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公示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中,潮州古城牌坊街入选。</p> <p class="ql-block">  ‌牌坊横额‌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p><p class="ql-block">‌ 功名和职官‌类:牌坊横额上常常会提到科举功名和职官信息。例如,“状元坊”表示该牌坊是为了表彰状元而建,“大理司平”则表示表彰大理寺官员。</p><p class="ql-block">‌ 旌表和恩赐‌类:有些牌坊是为了旌表忠孝节义等行为而建。例如,“节镇三省”坊是为了表彰忠诚和节操,“恩光洊赐”则是对有功德的士子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这些牌坊横额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潮州历史文化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位于古城中心的牌坊街,自2004年历经5年修复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相映成美,形成国内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以牌坊街为文化地标的潮州古城至今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宋代时街区格局。</p> <p class="ql-block">  古城美誉吸引了四方游客,又带动了商业一派繁荣。</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头的古井——东门大井,建于宋代的1075年。</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头的铜牛,坐姿仿人,没有查出寓意。是不是与潮州牛肉美食名闻遐迩有关?</p> <p class="ql-block">  离旅游团集合的时间还有不到2小时,赶紧离开牌坊街,奔向著名的粤东第一古刹——潮州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位于潮州城区开元路,前身为荔峰寺。</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当年玄宗崇尚佛教,诏告天下:十大州各建一大寺,以玄宗年号为寺名,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始建时占地百亩,宋代以后多次修葺,“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1982年后连续三期大规模全面修复。现寺占地面积2万平,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朝代的建筑艺术。 </p><p class="ql-block"> 国内泉州开元寺、福州开元寺、邢台开元寺与潮州开元寺并称四大开元寺,它们都是依皇帝敕令而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巧的是,当天潮州开元寺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处于维修期,不能进入。</p><p class="ql-block"> 但是仍有虔诚信徒在殿外膜拜。</p> <p class="ql-block">  所幸的是整个寺院东侧的部分在开放,大悲殿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大悲殿重檐歇山,红墙碧瓦,殿身面宽5间。殿内供奉86尊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大悲化身像,是国内供奉化身像最多的殿阁。大悲殿造型秀美,风格古朴,雕刻精致,色彩绚丽。</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东侧的回廊精致秀雅</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仔细欣赏的是大悲殿四周的18根龙柱。大悲殿的龙柱雕刻被誉为岭南的瑰宝。这些龙柱工艺精湛,文化底蕴厚重,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大悲殿后墙上是龙柱掩映下的佛经故事浮雕图。</p> <p class="ql-block">  殿外周墙有10幅精美的青石浮雕、通雕和圆雕,讲述着《观经》里234个佛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不能观瞻最高大殿,但是在开元寺的中院和西院看到了一些久负盛名的佛家宝器。</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的古树之下有四尊阿育王塔,塔为花岗石雕刻砌筑,总高4.2米,塔基为三层条石砌成的方形基座,其上四面各雕刻四尊佛像,塔身四面满布佛教故事浮雕,塔顶四角蕉叶形插角,塔刹为五叠相轮。</p> <p class="ql-block">茂盛的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  ◆ 这是非常有名的潮州开元寺石经幢</p><p class="ql-block">‌ 石经幢‌是佛教文化中具有纪念与宣扬功能的宗教建筑形式,其核心特征是将佛经刻于石柱上以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陨石香炉</p><p class="ql-block"> 元代时期,潮州落下一颗陨石,当地工匠将其雕刻成一尊重达950斤的香炉,现存放于潮州开元寺。炉身雕刻双龙、飞天、复莲瓣、梅花鹿等吉祥图案‌。</p><p class="ql-block"> 香炉工艺精湛,被誉为“古代工艺品的天花板”‌。历经600多年每日烧香使用,依然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  离开潮州古城前,请游客中一位摄影家给自己好好留个影。</p><p class="ql-block"> 5个多小时的古城游,一路匆匆,遗憾多多,但潮州乃至粤东那特质景物和文化也令我一路赞美,这份美深深地留在了我心底。</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