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江苏省泰州市稻河古街区,隐匿着一座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井博物馆。机缘巧合,怀着对古井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我踏上了这场探寻之旅。</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泰州市稻河街区地下车库(第四人民医院旧址)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古井,经3个月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一处重要的古井群遗址,共发现汉、唐、宋至明清等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井19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3口汉井、2口唐井、8口宋井和3口明清井</span>)。这是泰州第一次考古发现布局密集、错落有致的古井群,为研究泰州城北地区汉唐以来人居聚落情况提供了详实的证据,填补了泰州地区古地理环境研究的空白。也为更好展示此次古井发掘的成果,弘扬泰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对原有古井进行了原址修复和保护。泰州市就地建设了这个古井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博物馆大门,右侧“一井见千年”的石碑便映入眼帘。它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千年古井历史的大门。院落内,汉、唐、宋、明至清代的十余口古井错落分布,宛如历史的珍珠散落其间。井周的铺垫脚石,搭配着铜牌说明,静静诉说着各朝各代古井的特点与故事,让人直观感受到“井”史的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室内展厅更是知识的宝库。第一展厅以古井历史为轴,通过“饮水思源”“井之由来”等十余幅展板,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系统展示了古井的发展历程。我了解到,远古时期,人类因生产力低下,主要取用江河水,遇干旱便面临用水危机。随着文明进步,人们才学会凿井取用地下水。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古井,是我国迄今最早的原始水井,距今已有六千多年,这让我惊叹于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展厅中关于“坎儿井”的介绍也令我印象深刻。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由竖井、地下渠道等四部分组成,巧妙利用山的坡度引地下潜流灌溉,是古人抗旱用水的伟大杰作。</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以“泰州井”为主题,展现了泰州独特的井文化。原来,泰州虽地处水网地区,但古时靠近东海,海水倒灌致使河水咸涩,居民为获取淡水,便大量打井。这让我明白了为何泰州古井众多,也感受到了古人应对自然环境挑战的生存智慧。展厅中的“水润泰州”“市井寻踪”等展板,还介绍了与泰州古井相关的酒文化、茶文化、传说故事等,丰富了我对当地井文化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井神:水母娘娘</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遗址复原井很打眼,人类第一次主动向大地要水。在此之前,人得追着河湖跑,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有了井,才算真正在一片土地上扎下根。难怪古人说"背井离乡",井就是家的坐标,离开它,就成了漂泊的浮萍。</p><p class="ql-block">泰州的井尤其有意思。明明是水网密布的地方,却像撒围棋子似的凿了无数井。看了第二展厅才懂,原来古时海水倒灌,河里的水是咸的,井里的水才是甜的。一户人家的井台边摆着半块明代井砖,砖上刻着"正德年冬月",砖角还留着青苔的印记。我摸着砖面想,当年砌这口井的工匠,或许就蹲在这,看着妇人挎着陶罐来打水,听着孩童围着井栏唱童谣。井把陌生人变成街坊,把流动的日子酿成了安稳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最让我驻足的是那些与井有关的细碎痕迹。清代井绳的麻纤维在玻璃柜里泛着旧黄,旁边放着陶制井瓢,瓢底有个小圆孔,想来是用久了磨穿的。这些物件比任何文字都鲜活——古人用井水煮茶,茶里有大地的回甘;用井水酿酒,酒里藏着四季的温凉;就连吵架拌嘴,都可能是"你家井台占了我家三分地"。井栏边发生过多少柴米油盐的故事,才让"市井"成了人间烟火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次参访中国古井博物馆,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我在古井旁驻足,在展厅间穿梭,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传承。这个博物馆很有意思,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科普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离馆时又看了眼那块"一井见千年"的石碑。突然觉得,井是大地的眼睛。从河姆渡的木构井到泰州的青砖井,它静静瞅着人类从逐水而居到凿井而安,看着村庄长成城镇,看着陌生的迁徙者变成世代相传的本地人。现在我们拧开水龙头就有水流淌,可那些藏在街巷深处的老井,依然在提醒着:所谓文明,不过是人类与水、与土地,慢慢磨合出的相处之道。</p><p class="ql-block">小的时候,姑妈家家门口有一口井,每天早晨,姑妈会去那里洗衣服,一边洗衣服一边与邻居家里长家里短的聊天,每每在姑妈家过夜,她是领着我到井边洗澡,冰凉的井水浇过身体,姑妈总念叨说:"以前哪户人家的井好,哪户就人缘旺。"咱们这井水好,多洗洗。可不是么,井里盛的哪里只是水,分明是一个地方的精气神。她很远,她也很近,在脑海,也在心里,唯独不在身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