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挖宝记·D3:庚续红色血脉

阿莲讲故事

<p class="ql-block">6月29日 挖宝行动D3:</p><p class="ql-block">Chapter 1: 鸡未鸣,人先醒!摸黑开拔“挖宝”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好家伙!为了“挖宝”(红色精神宝藏),咱这趟可是拼了!凌晨4点,天还黑得跟锅底似的,闹钟一响,全家“垂死病中惊坐起”!4点半火速扒拉完早饭,5点整,延安袁家大院的停车场,我们的“挖宝战车”准时出发!娃儿(咩咩)揉着惺忪睡眼,嘟囔:“鸡都没叫呢,咱们比鸡还早啊…” 嘿!话音还没落地,旁边一只敬业的大公鸡仿佛听见了召唤,“喔喔喔——”叫得那叫一个起劲,好像在说:“谁说我还没上班?看我的!” 得,鸡鸣“号角”吹响,正式开启寻宝之旅!</p><p class="ql-block"> 一路疾驰,早上6点46分,成功抵达传说中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站在那个巨大的稻穗造型大门下,眼前的景象绝了:峡谷间的风像个调皮导游,把一整片望不到头的稻田吹成了翻滚的绿色海浪(稻浪滚滚!)。娃儿们看着新鲜,我们大人心里却翻江倒海,仿佛穿越回大胡子王震旅长带着359旅热火朝天搞大生产的年代,那激情,那干劲,隔着时空都能感受到!</p><p class="ql-block">Chapter 2: 王家坪&枣园:沉浸式“历史课”,硬核“催泪弹”三连发!</p><p class="ql-block"> 7点10分,挥别南泥湾,奔向延安城。8点10分,车子稳稳驶过周总理当年督办修建的延河桥,巍巍宝塔山映入眼帘。接着,咱一头扎进了王家坪和延安的“中南海”——枣园。这趟“红色教育亲子游”,威力可真不小,直接给我整了个“催泪弹三连击”!</p><p class="ql-block"> “催泪弹”一:山洞里的抉择。听导游讲真实故事:当年保育院5位老师带着10个娃躲山洞,一位老师的婴儿突然哭出声。为了不暴露大家,这位母亲…天哪!她竟然把自己亲生的孩子捂在水缸里…牺牲了自己的骨肉,换来了其他14个孩子和老师的安全。这沉甸甸的母爱和抉择,听得我心口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眼泪完全不受控。</p><p class="ql-block"> “催泪弹”二:窑洞里的“最强大脑”。走进枣园那些朴素的窑洞,看着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他们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想想就是在这里,这些“最强大脑”们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硬是打赢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让中国人真正挺直了腰杆!摸着粗糙的墙壁,深深觉得,咱今天能舒舒服服带娃旅游的幸福日子,来得太不容易了!鼻子又酸了。</p><p class="ql-block"> “催泪弹”三:《延安保育院》剧场版暴击!中午在新意川粤语轩枣园店补充完能量,11点40分,直奔由延安保育院旧址重建的圣地大剧院。咱一行五人,自费1150元也要看这场必看的红色经典大戏——《延安保育院》!好家伙,这舞台一开演,浓郁的陕北风情就把我们卷进去了。一个半小时,四幕大戏——“回家”、“成长”、“转移”、“东渡”,讲的就是革命火种(娃娃们)如何在战火中被保护、成长的英雄“养成”故事。剧情高能预警!演到院长带着娃们大转移,突然塞来个烈士遗孤。人手不够啊,必须留一个孩子在老乡家。生死关头,院长的亲闺女站了出来:“把我留下吧!” 更绝的是,转移路上,院长为了救那个落水的烈士娃,自己却被滚滚黄河水卷走了… 舞台灯光一打,音乐一响,再想想这都是真事儿,我这眼泪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哗哗往下掉!娃儿在边上估计都懵了,棒棒说:“姨奶奶眼睛咋发洪水了?”</p><p class="ql-block">Chapter 3: 一日“挖宝”速通版:精神“宝藏”满当当!</p><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40分,擦干眼泪(主要是我的),带着满心沉甸甸的感动和对先辈的无限敬仰,我们的“挖宝战车”驶离延安。一路飞驰,晚上6时许,稳稳抵达了西安的古雅酒店。这趟堪称“红色精神速通班”的一天参观行程,虽然跑得脚底板冒烟,但精神上的“宝藏”——那份震撼、感动和对历史的敬畏,绝对是装得盆满钵满!娃儿们的小脑袋瓜里,想必也悄悄埋下了一颗关于“英雄”和“牺牲”的种子吧?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咩奶奶于古雅酒店3051房</p><p class="ql-block">2025.6.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