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父亲的军功章

秦之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昵称:秦之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40328</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旧帆布箱中,珍藏着父亲的遗物,那是一枚三级解放勋章、一枚独立自由奖章和一枚人民功臣奖章。还有一个老区人民赠送的一件抗战物品。它们静静地放在那里,像一段被尘封的历史,又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些军功章,是我六岁那年。父亲从帆布箱子里拿出勋章证和奖章证,然后又拿出勋章和奖章,勋章正面是红心和天安门图案。独立自由奖章正面雕刻延安宝塔、祥云和五星。人民功臣奖章正面镶嵌着金色的毛主席像,背衬五星红旗,下方刻有“人民功臣”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用他那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勋章和奖章表面,眼睛变得格外柔和。给我讲述着他在战争年代的那些往事,他的声音很轻,“那时候你们还没出生”。父亲看着军功章,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往事。父亲说,有一次打游击,敌人的骑兵手拿柳叶刀追杀他,当他看到柳叶刀快要砍上他时,他向路边一爬,敌人一刀砍下来把他的衣服从背面砍开,所幸没有伤着,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却总忍不住想象那一刀的后果,年轻时的父亲是如何在战火年代中穿行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都要把父亲的军功章和所有东西都拿出来擦一擦,晒一晒。母亲告诉我父亲那时经常打游击,胳膊受过伤,一直伸不直,有一次父亲打游击回到家没一会,就听到门外敌人在搜捕游击队员,母亲赶快把父亲藏在炕洞里(那时住的是地坑院式窑洞)。敌人踹开木门,刺刀抵在母亲胸前,“说!游击队在哪里?”为了保护父亲,母亲摇了摇头。领头的敌人手拿刺刀头狠狠砸下,顿时母亲的小指和无名指扭曲变形,这时,突然院外传来急促的狗叫声。“是老八(游击队员)!快跑!”敌人脸色大变,慌乱中刺刀猛地扎进母亲的小腿,匆忙逃离现场。母亲瘫坐在地上,用手死死按住伤口,忍痛让父亲转移,这一走三年就没回来过。说到这母亲的眼角闪着泪光,而父亲只是摆摆手说:“都是过去的事了,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离世后,我还是用那个旧帆布箱保存着每一枚军功章和其他遗物,我明白,父亲的这些遗物,是那一个年代军人最珍贵的记忆,也是一个父亲最深沉的爱。这些沉默的军功章,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它不仅是父亲青春的见证,更是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他的子女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拿出这些勋章、奖章和父辈的其他遗物,给子女们讲述先辈们那些感人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先辈们的伟大。我的责任就是要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下一代把革命传统发扬广大,让他们永远铭记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和守业的不易,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毋忘过去,牢记历史,这是根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