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亚美尼亚口岸,我们一路向北行驶约3-4个小时,到达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位于东欧和西亚的、位于高加索地区的国家,西边是黑海,北边是俄罗斯,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南边与亚美尼亚相毗邻,东南与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国土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人口370万,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也是最大城市的第比利斯。格鲁吉亚人是该地区的原住民,是占人口的大多数的名义上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文化是在伊比利亚文明和科尔基斯文明的基础上,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来。 格鲁吉亚自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酿酒、金矿开采和纺织遗址。格鲁吉亚建筑深受多种文明及时代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沿途可见这类方块搭集式的前苏式建筑。这栋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是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前公路部。</p> <p class="ql-block">它以其独特且颇具争议的野兽派建筑风格而闻名,常被描述为类似于堆叠的混凝土块或俄罗斯方块。</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人口的83%信奉格鲁吉亚东正教。但格鲁吉亚境内不同宗教的少数民族在格鲁吉亚生活了几千年,相互之间有着和谐共处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b>第比利斯</b>是格鲁吉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库拉河畔。</p> <p class="ql-block">拥有约120万居民的第比利斯,从公元五世纪建立后一直是格鲁吉亚各王国和共和国的首都。1801年至1917年间,属于俄罗斯帝国的高加索总督辖区的所在地,管辖高加索山脉的南北两侧。</p> <p class="ql-block">纵观第比利斯的建筑,尤如欣赏一幅高加索地区建筑年代画卷,诠释着不同的时代风华,虽说风格迥异的新老地标性建筑堆叠,不免让人感觉到有点突兀,但其产生的视觉冲击,彰显独特之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地标性建筑,按年代顺序排列为:</p> <p class="ql-block"><b>一、纳里卡拉要塞(五世纪)</b></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堡垒由两部分城墙组成,根据传说,最早关于该地定居的书面记录来自公元4世纪下半叶,4世纪末,这座堡垒落入波斯人手中,但在5世纪中叶被卡特利国王夺回。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蒙古人将其重新命名为“纳林卡拉”(意为“小堡垒”)。现存的防御工事大多建于16至17世纪。</p> <p class="ql-block">堡垒位于硫磺浴场和第比利斯植物园之间的陡峭山坡上。下院内有最近修复的圣尼古拉斯教堂,该教堂于20世纪末新建,取代了在火灾中被毁的原旧教堂。新教堂为“规定十字”式,三面均有门。 </p> <p class="ql-block"><b>二、安奇斯卡蒂教堂(六世纪)</b></p><p class="ql-block">安奇斯卡蒂圣玛丽大教堂是第比利斯现存的教堂中历史最古老的一座,也是格鲁吉亚第二古老的教堂,属乔治亚东正教会,始建于6世纪。教堂在历史上多次被破坏后又多次重建。1870年代,在一次改建之后教堂的外观彻底改变。</p> <p class="ql-block">苏联时期曾改为世俗场地,最初是手工艺博物馆,后来又被用作艺术工作室。现在外面巷道上还摆有一些民间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安奇斯卡蒂教堂继续举行每日礼拜仪式和神圣仪式,保持着其作为格鲁吉亚东正教活跃中心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三、锡安大教堂(六世纪)</b></p><p class="ql-block">锡安(又译西奥尼圣母安息)大教堂是位于第比利斯的一座格鲁吉亚东正教大教堂。遵循中世纪格鲁吉亚传统,以圣地的特定地点命名教堂,西奥尼大教堂以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命名。它通常被称为“第比利斯锡安”,以区别于格鲁吉亚其他同名教堂。</p> <p class="ql-block">锡安大教堂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历史悠久的锡安街,其东面朝向库拉河右岸。该大教堂最初建于公元6世纪至7世纪。此后,它曾多次被外敌摧毁,并经过多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目前的建筑结构基于13世纪的版本,并在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进行了一些修改。在2004年圣三一大教堂落成之前,锡安大教堂一直是格鲁吉亚东正教的主要教堂和全格鲁吉亚大主教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在附近遇到一个耍孔雀的,孔雀还真漂亮,赶紧抓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b>四、追溯至公元13世纪的硫磺浴</b></p><p class="ql-block">阿巴诺图巴尼沐浴区是第比利斯最古老的历史街区,以著名的皇家琉瑝浴场闻名,它位于库拉河东岸,纳里卡拉堡脚下,与梅特基隔河相望。相传,伊比利亚国王瓦赫坦·戈尔加萨里的猎鹰坠落于此,导致人们发现了温泉,并随后建立了新都。</p> <p class="ql-block">到13世纪末,第比利斯已记录有65座温泉浴场。在此期间,这些温泉浴场对穆斯林居民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对于寻求传统硫磺浴体验的游客来说,第比利斯皇家浴场是经典而正宗的选择。装饰着阿巴诺图巴尼的档案照片,增添了它的历史魅力,接待区设计独特,私人包间则散发着优雅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据说第比利斯这个名字在当地的语系里有温泉的含义。这里的琉璜浴也享有盛名。浴室的建筑也是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纳里卡拉城堡下边就有最著名嘅硫磺温泉,系十八世纪建成的圆顶地洞式温泉浴室每一间型式都大同小异,有私人房或公众浴室一个圆顶就代表一间房间。</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出名浴室Orbeliani Baths,是座典型的波斯风格的建筑,而且价格不菲。</p> <p class="ql-block"><b>五、梅特基神庙(十三世纪)</b></p><p class="ql-block">圣母梅特基教堂是一座位于库拉河左岸的格鲁吉亚东正教教堂, 位于第比利斯老城对面的梅泰克希悬崖上,有传言梅特基的起源甚至早于公元6世纪,但现存的建筑大部分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建于公元13世纪后期,即格鲁吉亚国王德米特里二世统治时期。</p> <p class="ql-block">神庙历经几次重建后至今仍保持其古老风格。其名称“梅特基”源自皇宫周边的意思。据说在19世纪时,这里曾一度被用作监狱,著名作家高尔基也曾在此被囚禁。</p> <p class="ql-block">旁边有一座格鲁吉亚之父的雕像,从河对岸望去,更显得庄严恢弘。</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的库拉河左岸。</p> <p class="ql-block">黎明前的梅特基及库拉河。</p> <p class="ql-block"><b>六、广场下方的地下购物区(巴扎)</b></p><p class="ql-block">坐落于第比利斯老城区,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高加索地区备受推崇的集市,吸引来自东方四海的商人。17世纪末,集市多元文化在这里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犹太人、波斯人、印度人、土耳其人、莫斯科人和欧洲人都曾在这里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里如同一座充满历史与魅力的迷宫。这里汇集了种类繁多的格鲁吉亚葡萄酒和传统陶土餐具。货架上摆满了当地特产,例如天然蜂蜜、丘尔其赫拉小吃、各式茶叶和果酱。</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门洞上方印有一幅年代感的地图,这幅地图展现了第比利斯老城的布局,突出了中世纪时期保护老城的战略防御工事和城墙。</p> <p class="ql-block"><b>七、自由广场(19世纪中叶)</b></p><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或自由广场位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中心,鲁斯塔韦利大街东端。</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市议会就位于广场上。其他建筑包括前格鲁吉亚银行总部和第比利斯万怡酒店,及老第比利斯地方政府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苏联时期,广场上曾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弗拉基米尔·列宁雕像(广场曾命名为列宁广场),该雕像建于1956年,并于1991年8月象征性地被拆除。2006年11月23日,由祖拉布·采列捷利创作的描绘圣乔治屠龙的自由纪念碑在同一地点揭幕。</p> <p class="ql-block"><b>八、格鲁吉亚之母(</b><b style="font-size:18px;">卡特维尔之母)</b><b>是第比利斯的一座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于1958年竖立在索洛拉基山顶,当年正值第比利斯建城1500周年。著名格鲁吉亚雕塑家埃尔古贾·阿马苏克利设计了这座20米高的铝制雕像,描绘的是身着格鲁吉亚民族服饰的女性形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塑的配件——盛酒的杯子和剑——象征着格鲁吉亚的民族性格:左手拿着一碗酒来迎接朋友,右手拿着一把剑来迎接敌人。</span><i style="font-size:15px;">(好似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拨剑相赠😆)</i></p> <p class="ql-block"><b>九、木偶剧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b></p><p class="ql-block">加布里亚泽剧院坐落于第比利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中心,剧院于1981年开业,如今已成为第比利斯文化圈备受喜爱的场所。剧院规模不大,只有80个座位,木偶表演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情感丰富,深受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背景的观众喜爱,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魅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剧院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兼收并蓄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其蕴含的想象力。色彩缤纷的马赛克外墙,点缀着奇特的雕塑和精巧的细节,仿佛在召唤您步入异想天开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外面的报时钟塔,虽比不上布拉格钟楼的气势,但与木偶剧院的应景交融,增添了浪漫、神秘、童趣的色彩。尤其注意到顶上的郁郁蔥蔥的青草,彷佛寓意者经年兴旺的木偶艺术,青春常在,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b>十、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是位于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东正教教堂的主大教堂,建于1995年至2004年间,是世界上第三高的东正教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总面积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融合了格鲁吉亚教堂在各历史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堂建筑风格,并带有一些拜占庭色彩。</p> <p class="ql-block">主教座堂坐落在埃利亚山上,该山位于第比利斯老城区阿夫拉巴里历史街区,库拉河的左岸。教堂平面呈十字形,穹顶位于八根立柱支撑的十字交叉口上方。同时,穹顶与后殿相互独立,穹顶顶部是一座7.5米高的镀金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天然材料建造。地板铺设大理石瓷砖,祭坛也将采用马赛克装饰。壁画的绘制工作由阿米兰·戈格利泽指导的艺术家团队完成。</p><p class="ql-block">萨梅巴教堂建筑群已经完工,包括主教堂、独立钟楼、牧首官邸、修道院、神学院和神学院、多个工作室、休息场所等。</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圣三一教堂,神秘且庄严。</p> <p class="ql-block"><b>十一、第比利斯历史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以约瑟夫·格里沙什维利-卡尔瓦斯拉命名,博物馆坐落在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内的第比列斯历史博物馆,是了解这座城市19世纪历史的快速窗口,展示当年作为波斯、奥斯曼和俄罗斯帝国文化交汇处商业中心的巩固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里收藏着当时最重要的历史展品、考古发现、古代家居用品和民族服饰。博物馆通过模型、真人大小的立体模型、历史照片和其他方式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让您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p> <p class="ql-block"><b>十二、克里公园(2010)</b></p><p class="ql-block">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公园,于 2010 年开放。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沿着库拉河绵延。公园内最醒目的是一座宏伟的未来主义音乐戏剧剧院建筑,其形状为巨型镜管,让人想起宇宙飞船强大的涡轮机。公园内设有各种休闲区,包括儿童游乐场、音乐喷泉和大型露天剧场,全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除了休闲设施外,里克公园也是交通枢纽,设有缆车站连接第比利斯老城区的历史街区。游客可以乘坐缆车横跨河面,欣赏壮丽的城市景色。</p> <p class="ql-block">缆车可饱览红瓦屋顶的旧第比利斯、自由广场和库拉河的迷人景色。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缆车连接市中心和历史区,通往前面提到的古老纳里卡拉堡垒、格鲁吉亚母亲雕像,以及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500种植物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比利斯植物园。</span></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缆车单程票价:2.5拉里,需要在上车前购买2拉里的MetroMoney卡,也可以在任何地铁站或直接在售票处购买,线路长600米。</p> <p class="ql-block"><b>十三、和平桥(2010年)</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弓形人行桥,由钢和玻璃构成,配有诸多LED灯,设计理念是打造一座连接第比利斯老城区和新区的横跨库拉河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代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该桥自2010年开放以来,不仅成为该市重要的人行横道,还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和首都最著名的地标之一,让游客在欣赏两岸的新旧建筑之迹,感受第比利斯城市今昔辉煌。</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除了上述那些地标性的建筑外,还有许多有趣且有意义的吸晴的小景点。</p><p class="ql-block">这座被称为“生命之树”的作品,是一棵高约9米、造型精巧的金属橡树,它由格鲁吉亚雕塑家大卫·莫纳瓦利萨什维利创作,它的装饰丰富多彩:童话般的房屋,鸟类,昆虫,树叶和橡子,小门和小窗。其拟人化创作手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导观众产生身临其境融入感</span>,人们会迫不及待想尝试打开小门,扔硬币许愿,不亦乐乎。是一件从整体造型和带有童趣元素的迷人且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很受游客青睐。</p> <p class="ql-block">这座位于广场上的纪念碑,明确地命名为“欧洲广场”,并以欧洲大陆地图为特色,象征着格鲁吉亚与欧洲的紧密历史、文化和政治联系,以及对欧洲的渴望。虽然从地理上讲,格鲁吉亚通常被认为位于东欧和西亚的交汇处,但它始终致力于融入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欧洲广场”纪念碑强化了当地人的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导介绍这是一座格鲁吉亚传统的司仪(塔玛达(Tamada) 的</span>一座青铜雕塑。塔玛达是格鲁吉亚宴会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主要负责主持祝酒、确保谈话流畅并营造欢乐的氛围。雕像手持的是格鲁吉亚传统角杯。</p><p class="ql-block">地面上的这块牌匾上刻着一位黑白女性肖像,她是格鲁吉亚备受喜爱的标志性女演员索菲科·基奥雷利。这是雕塑家列万·瓦尔多萨尼泽于2009年创作的作品,致力于体现了她对格鲁吉亚电影和戏剧的重大贡献。<i style="font-size:15px;">(题外话,只是不太理解为啥要刻在地上,岂不是任人踩踏。)</i></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第比利斯</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向北,车程大约一小时左右,有一系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格鲁吉亚著名宗教建筑。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b>斯韦蒂茨霍韦利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语字面意思是“活柱大教堂”,是一座东正教基督教大教堂,位于第比利斯西北部历史名城姆茨赫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目前是格鲁吉亚第二大教堂</span>。教堂堪称中世纪的建筑杰作。</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外部建筑保存完好,是11世纪典型装饰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b>萨姆塔夫罗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是一座格鲁吉亚东正教修道院建筑群,位于格鲁吉亚姆茨赫塔,由一座教堂和圣尼诺女修道院组成。萨姆塔夫罗修道院据推测建于4世纪,并于11世纪由国王乔治一世和天主教大主教麦基洗德一世重建,是重要的中世纪早期与盛期历史和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萨姆塔夫罗教堂是一座方形十字状建筑,其拱门和其他装饰呈现11世纪格鲁吉亚建筑的典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座修道院建于姆茨赫塔老城西北部。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任何碑文记载其建造时间。</p> <p class="ql-block">根据格鲁吉亚圣徒传记记载,该修道院建于公元4世纪,即伊比利亚国王米里安三世统治时期。当时,圣尼诺在此建造了一座小教堂,以纪念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p> <p class="ql-block">伊比利亚国王米里安三世和他的妻子尼诺以及格鲁吉亚圣僧侣加布里埃尔的坟墓安葬于修道院内。</p> <p class="ql-block"><b>姆茨赫塔-杰瓦里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也叫十字修道院, 是座建于公元六世纪的格鲁吉亚东正教修道院,位于格鲁吉亚东部姆茨赫塔附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杰瓦里山之巅,是中世纪格鲁吉亚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典范。</span>教堂被称为是开创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流行的杰瓦里式教堂建筑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杰瓦里修道院坐落在姆特克瓦里河与阿拉格维河交汇处的岩石山顶上,俯瞰着姆茨赫塔镇,这座小镇曾是伊比利亚王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据传统记载,公元4世纪初,圣尼诺(一位因使伊比利亚国王米里安三世皈依基督教而声名鹊起的女性福音传教士)在此地一座异教神庙的遗址上竖立了一个巨大的木制十字架。据说,这块十字架能够创造奇迹,因此吸引了来自高加索各地的朝圣者。十字架至今仍保留在教堂内,其原始的柱子至今仍可见。</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群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吸引了众多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饱览了首都第比利斯今昔地标,及周边的宗教建筑遗址群后,我们把目光移向距离第比利斯约 72 公里外、格鲁吉亚杜舍蒂市阿拉格维河畔的城堡建筑群:<b>阿纳努里</b></p><p class="ql-block">2007年,该建筑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这里以其优美的风景和重要的人文历史而闻名。标志性特色建筑包括:教堂、堡垒城墙、水库、以及建筑群四周群山环绕山地丘景观。</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自13世纪起统治该地区的阿拉格维公爵的城堡和府邸。城堡也曾是无数战役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筑群内设有圆头带三角顶的教堂,这是格鲁吉亚建筑的共同特征。</p> <p class="ql-block">较古老的圣母教堂紧邻一座高大的方形塔楼,内有几位公爵的坟墓。教堂建于17世纪上半叶,是砖砌建筑。</p> <p class="ql-block">堡垒城墙:防御墙和塔楼是中世纪格鲁吉亚堡垒的典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防御工事由两座城堡组成,两座城堡由一道垛口状幕墙连接。上层防御工事拥有一座巨大的方形塔楼,保存完好,是抵御来犯的最后一道防线。下层防御工事拥有一座圆形塔楼,但目前大部分已成废墟。</p> <p class="ql-block">水库:该建筑群位于一片水域的岸边,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湖边商圈短暂停留片刻,依依不舍离开这人间仙境,还古堡于宁静。我们继续一路向北,去往著名的滑滑翔运动基地,当然不是去玩滑翔(没那么高大尚😀)。是因为那里具有一座格鲁吉亚历史意义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俄格友谊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1983年的又称格奥尔基耶夫斯克条约纪念碑,旨在纪念格鲁吉亚与前苏维埃俄罗斯之间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内部有一幅巨大的瓷砖壁画,覆盖了整个建筑,描绘了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滑雪胜地古道里和叶瓦里山口之间的格鲁吉亚军事公路上,是一座巨大的半圆形石砌混凝土结构建筑,这里可以俯瞰高加索山脉的魔鬼谷。</p> <p class="ql-block"><b>斯大林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的戈里是前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的故乡、距离首都第比利斯以西北约8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那里还保留着斯大林的遗物和格鲁吉亚人对他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戈里斯大林纪念公园分为三个部分,故居,博物馆,火车座,位于哥里的中心广场。它于1957年落成。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格鲁吉亚的独立,博物馆原本于在1989年己关闭,如今重新开放,成为当地一个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b>约瑟夫·斯大林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主要主体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大型宫殿,在斯大林去世几年后落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展示斯大林的生平及相关的物品物件,整个博物馆展厅保留了苏联时代的特色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讲述着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历经艰难险阻,数次进出沙皇的监狱,最终权倾一时的叙事。展品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分为六大展厅,展出斯大林实际或据称拥有的物品,包括办公家具、个人物品、多年来各地人士送给他的礼物。也展示插图,包括文件、照片、绘画和报纸文章。</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地上铺着红地毯。斯大林的面具放在大理石的台子上。</p> <p class="ql-block">公园入口的左边是一节火车车厢,那是斯大林1945年夏天去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时坐过的。1985年,该车厢在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铁路站场被发现后被送往博物馆保存,窗帘保持了原样,防弹玻璃很久以前已经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b>故居</b></p><p class="ql-block">一座古典建筑物亭子内展示著一座小木屋,是斯大林于1879 出生并在4岁前所居住的小木屋。该小屋一楼有两个房间。原本斯大林的父亲曾经在建筑物左侧的一个房间开设店铺,并在地下室开了一间作坊。房东则住在另一个房间。小屋最初是一排类似住宅,其他的建筑物已经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b>乌普利斯齐赫岩石洞穴</b></p><p class="ql-block">距离斯大林故居约10多公里处,藏着格鲁吉亚的另一个旅游景点,乌普列斯齐赫在格鲁吉亚语的字面意思是“领主的堡垒”,它是格鲁吉亚东部一座古老的岩石城镇,位于距离第比利斯以西约70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考古学家认为乌普利斯齐赫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城市聚落之一。它位于古代卡特利王国(也被称之为伊比利亚)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格鲁吉亚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乌普利斯齐赫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千年末至公元1千年初。大多数洞穴都没有任何装饰,尽管一些较大的建筑有格子隧道拱形天花板,石头雕刻成仿原木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镇被削凿在平坦笔直但略微倾斜的山体上。西侧几乎笔直的城墙延伸至河流。城镇的外部防护也由两条护城河提供,护城河内建有城墙。河流本身封闭了从南侧通往城镇的通道,可以通过一条3米长的隧道进入城镇,该隧道用作供水</p> <p class="ql-block">乌普利斯齐赫洞穴群,内有一座建于9/10世纪的三殿长方形教堂。据说14世纪蒙古人的入侵后,该镇的最终衰落;教堂几乎被废弃,只有在外敌入侵时偶尔被用作临时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1920年的一场地震彻底摧毁了部分最脆弱的区域。该遗址的稳定性仍然面临巨大威胁,促使格鲁吉亚文化遗产基金会于2000年启动了一项有限的保护计划。自2007年以来,乌普利斯齐赫洞穴群一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山下就是当地的葡萄酒庄,有人猜测地上留下的这些整齐的洞穴痕迹,就是用来蓄齐雨水以酿酒之用。但这无从考证,不过有人还真录制下村民从洞取水,啥用途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b>盖尔盖蒂圣三一教堂</b></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斯特潘茨明达圣三一教堂的俗称。该教堂位于切赫里河(捷列克河左支流)右岸,海拔2170米的卡兹别克山下。第比利斯以北大约3-4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因为海拨的原因,气温相对较低。我们去的那天,天阴湿冷,远处山峦上的白雪皑皑,但确是游客较多的景点之一,可见其旅游的热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十字穹顶教堂,独立的钟楼与教堂本身建于同一时期,但建造时间稍晚。教堂坐落在陡峭的山顶上,周围环绕着广阔的自然风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使其成为格鲁吉亚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已成为格鲁吉亚东正教和使徒教会的活跃场所。这座教堂是该地区徒步旅行者的热门目的地,需要攀登1.5小时的陡峭山路才能到达这里。</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下来,消耗不少卡路里,是时候找个地方给”食品库”增加一些存货了。</p> <p class="ql-block">这玩意被叫做格鲁吉亚水饺🥟,有一定的知名度哦,所以好歹都得尝尝是不,还有啊是不是非常熟悉的”造型”。吃的时候是用手捏住上面的褶皱部分,先喝里面的汤汁,再尝肉、皮,最后将手捏部分”浪费”掉(随意或者给旁边围着的狗狗)。口感因人而异吧。</p> <p class="ql-block">加工中…..</p> <p class="ql-block">带着满满的回忆,以及各种中世纪教堂造型及第比利斯的今昔”名媛”建筑群的印记,对格鲁吉亚人民的友好祝福,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阿塞拜疆,炫酷的巴库,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