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节之旅——福建武夷山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从网上找来一张武夷山山的导览图,更直观一些。</p>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高铁到达武夷山,由于前天生病,昨天又没怎么吃东西,所以今天登武夷山心里还是有点儿忐忑,登天游峰是需要一点体力的,所以决定先去看看茶园,看看传说中的“大红袍”,于是我们选择从北门进山,开始了我们探索武夷山茶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三坑两涧”作为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与文化圣地,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或大坑口)以及流香涧、悟源涧。</p><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岩骨花香漫游道(从水帘洞出发,经章堂涧、慧苑坑、流香涧,再至九龙窠,最后抵达大红袍母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水帘洞站下的景交车,往里走了多远也不知道,来到水帘洞,水在哪里呢?哦,原来此时是2月,属于武夷山的枯水期,水少就可以理解啦。</p> <p class="ql-block">看看沿途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三贤祠,位于水帘洞右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最初为纪念朱熹老师刘子翚(屏山先生)而建,后增祀朱熹和刘甫,形成“三贤”共祀格局,是南宋理学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瑞泉岩——武夷山九十九岩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遗构——武夷山古崖居遗构主要指位于山北水帘洞景区丹霞嶂半壁的“天车架”,是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为躲避战乱而建的崖穴木构建筑群,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其独特之处在于依丹霞地貌崖穴而建,悬楼吊脚,兼具防御与生活功能,现存摩崖石刻、木构件及生活用具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慧苑寺位于章堂涧北岸,始建于宋初,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建,2000年修复后于2001年重新开光。该寺因朱熹曾在此住宿攻读并留下"静我神"木匾而著称,现存残匾藏于武夷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进入流香涧茶树更多了,这一带空气湿润、山场清凉,这应该就是岩茶的所谓山场形成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概走了差不多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才到达九龙窠,见到了传说中的“大红袍”母树。</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位于武夷山九龙窠悬崖之上,共有6株,树龄逾300年,为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被誉为“茶中之王”。‌其茶叶品质卓越,兼具岩骨花香特色,2006年起停止采摘并受严格保护,现仅作科研与文化展示用途。(以后不能相信母树大红袍的说法呦)</p><p class="ql-block">学习一下,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是武夷岩茶中最负盛名的品种,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甚至宋代,以独特的岩韵和文化传说著称。‌‌</p> <p class="ql-block">九龙窠名枞园有好多种茶树,让我惊讶也让我很好奇,这个“名枞”的“枞”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与凤凰单枞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枞</span>”是不是一个枞?于是,网上搜索……</p> <p class="ql-block">茶叶被称为“枞”主要源于对茶树树龄的分类命名‌,尤其在武夷岩茶和凤凰单丛茶中,“枞”字(实际应为“丛”)用于区分老树茶(如老枞、高枞、新枞),并衍生出独特的“枞味”概念。但需注意,“枞”是“丛”的误用,规范写法应为“丛”。丛”。</p><p class="ql-block">“枞”的命名来源与树龄分类</p><p class="ql-block">茶叶中的“枞”字(正确应为“丛”)主要用于描述茶树的树龄,尤其在武夷岩茶体系中:</p><p class="ql-block">老枞‌:树龄超过60年的茶树,茶叶风味醇厚,带有木质香或苔藓味的“枞味”。‌‌‌‌</p><p class="ql-block">‌高枞‌:树龄30-60年的茶树,处于壮年期,风味均衡。‌‌‌‌</p><p class="ql-block">‌新枞‌:树龄30年以内的茶树,口感较清新。‌清新。‌‌</p><p class="ql-block">“枞”与“丛”的字义辨析</p><p class="ql-block">‌规范用字应为“丛”‌:</p><p class="ql-block">“丛”指草木聚集生长,符合茶树群体特征,如“名丛”“单丛”。‌‌</p><p class="ql-block">“枞”本义为冷杉(松科树木),属误用,但因木字旁易被联想为茶树,故长期混用。‌‌3‌‌4</p><p class="ql-block">‌官方规范‌:潮州市2004年明文规定统一使用“丛”字,仅“百年老枞”可保留“枞”字以特指高大乔木型茶树。‌‌2‌‌3</p> <p class="ql-block">看看到底有多少品种。</p> <p class="ql-block">从岩骨花香漫道出来就到了宋街,时间不早了,肚子也饿了,吃饭吧。一个上午走了四个多小时,身体感觉还可以,决定下午去爬天游峰,为了节约时间选择在景区内吃饭,有点小贵。</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开始攀登天游峰。</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到了御茶园遗址和武夷精舍。</p> <p class="ql-block">御茶园‌是元、明两代官府督制贡茶的地方。最初由元朝设立,用于制作贡茶。御茶园的布局恢宏,前有仁凤门,后有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清禅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设施,此外还有碧天桥和通仙井。每年惊蛰之日,县官会在此举行隆重的开山仪式,采贡茶时还会举行“喊山”仪式‌。后因管理疏忽和茶树枯衰,最终在明代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废弃。如今,御茶园遗址仍保留在原地,并立有一碑,正面书“御茶园遗址”,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创办的一所书院,位于武夷山隐屏峰下,九曲溪畔。它是朱熹在辞官归隐后亲自规划并营建的第三所书院,被称为“武夷之巨观”,朱熹曾在这里讲学八年。武夷精舍的建立标志着朱熹理学思想的成熟和传播,成为南宋时期理学文化的重要中心。‌</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是武夷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以亚洲最大单体岩石著称,海拔408米,集自然奇观、文化传说与徒步挑战于一体,登顶可俯瞰九曲溪全景。</p> <p class="ql-block">望而生畏!但还有“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加油!</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的海拔不高,但是属于悬崖峭壁,相当陡峭,爬起来很吃力,我是满头大汗,伸手一摸头发,手上都是汗水的那种,估计挺狼狈。</p> <p class="ql-block">再看这张照片,山路旁边好像有个小瀑布,当时根本没看到,全神贯注在爬山,忽略了身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终于爬上来啦!</p> <p class="ql-block">看看一路上在不同海拔拍出的九曲溪。</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张是登上天游峰拍的。</p> <p class="ql-block">下山!</p> <p class="ql-block">看看我当天的感受吧,哈!</p> <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印象大红袍》,震撼、惊艳!</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仍然可以坐公交车回酒店,而且还是免费,武夷山文旅的工作还真是到位,可能是过了春节长假,今天景区的人少了很多,体验感很好。</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起就去坐竹筏,进入景区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看看晨雾中的武夷山吧。</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行程结束,下午飞机返程。对武夷山的印象非常好,干净、交通便利,只是时间短暂,没有坐下来品茶有点遗憾,如果以后可以就好好品茶。</p> <p class="ql-block">机场不大,人也不多,一切顺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