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觅回音(32)十二. 杰拉什——中东的庞贝(下)

又一村

<h1></h1><h3><br></h3><h3>【又一村】摄图漫笔</h3><br><font color="#167efb"><b> 《千年一叹》觅回音(32)</b></font><br><br><h3>【昵 称】又一村<br>【美篇号】1358843</h3><br><font color="#9b9b9b"><b>三.以色列篇</b></font><br><div><font color="#9b9b9b"><b><br></b></font></div> <br><h1><font color="#167efb"><b>十二. 杰拉什——中东的庞贝(下)</b></font></h1><div><br></div> 椭圆广场南面是罗马时期杰拉什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宙斯神庙和著名的罗马剧场。古代罗马人,可也真会享受。城市面积虽然只有数十公顷,里头就有两处各可容纳至少3000名观众的半圆形露天剧场,其中一个剧场,直到今天还有举办夏季歌剧演出,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也都曾经在这个古城的千年历史舞台上献唱。<br><br> <br>  罗马剧场的奇妙之处在于舞台上的声音可以传至剧场的任何角落,舞台前矮墙一端的声音也可清楚地传至另一端。这是因为古罗马人早在2000多年就利用了声学原理,建立了回音壁。导游告诉我们,站在剧场中心的这块石头上喊,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div><br></div> <br>  舞台边上有四五个穿着阿拉伯长袍戴着阿拉法特头巾的乐手吹拉弹着阿拉伯乐器,以此吸引游客与其合影,获得可怜的小费。我战战兢兢的爬上剧场最高层,俯瞰气势宏大的古罗马剧场,不由感慨万千:两千年前的罗马帝国,许多城市都建有剧场、浴室、神庙等公共建筑,广大城帮居民就可以在如此宽大的剧场欣赏各种精彩的演出,在浴室沐浴社交、到神庙朝圣祈祷。而同期东汉年间,只有在宫廷内部或教坊中少部分帝王达官才能欣赏李延年,赵飞燕们的阳春白雪,直到唐玄宗时期,才有杨玉环沐浴的华清池。可以看出建筑的差异缘于体制和思维的差异。<div><br></div> 如果不是跟团时间紧,真想在这里多坐上一会儿,感受一下两千年前罗马人的文化生活,想象一下一个繁华的罗马城市。<div><br></div> <br> 杰拉什在公元前4世纪是马其顿-希腊化国家。罗马人占领这里以后,对被征服地区不但不采取文化灭绝,而且将希腊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在罗马帝国境内,依然建有供奉希腊主神宙斯的神庙。 <div>  余秋雨特别聚焦于赫拉克勒斯神庙遗址——几根擎天而立的科林斯石柱,虽神庙早已倾颓,但石柱仍直入云霄,横梁仍千年不倒,仿佛在无声诉说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脆弱。几根20米高的擎天巨柱由三截巨石叠成,底部缝隙可插入硬币观察微颤,惊叹“文明竟如此脆弱”。<div><br></div></div> <br>  在遗址西北角是阿尔特弥斯(月神与狩猎女神)神庙,宽大台基上的神庙遗址应该是杰拉什遗址的精华,她彷佛是王冠上的钻石;尽管神庙已经倒塌,残留的墙体,高耸的立柱足以彰示神庙在这座城市中的显赫地位。神庙前面三排立柱,每排六根,每根立柱分为七节,头尾是底座和顶冠,做工精良细腻,中间五节每节高约两米,石柱的直径接近2米,高达20米(足有6层楼高),可以想象昔日神庙的辉煌。整根立柱和谐统一,直刺云天,而这些排列在神庙前的立柱,巍峨的神庙,足以震慑前来朝拜的信徒和凡夫俗子。起到了宗教殿堂的建筑效果。<br><div><br></div> <br>  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内的一些城镇之后,杰拉什才逐渐按照罗马建筑风格发展,建起许多神殿、庙宇。<div><br></div> <br> 公元3世纪初,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杰拉什开始一蹶不振。以后又随着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经过几度盛衰。公元8世纪中叶,杰拉什发生了几次强烈地震,许多建筑毁于一旦。<br>  公元9世纪,有着一千年历史的杰拉什销声匿迹。直到1806年才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自1920年起,考古队在该城不断发掘出沉睡了几千年的文明古迹。<div><br></div> <br> 导游告诉我们,沿罗马大道有很多教堂的遗址,如建于公元494-496年的圣西奥多教堂,建于公元601年的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等。当然这里的教堂都是早期东正教教堂,与我们在欧洲常见的教堂是不同的。如果导游不介绍,很难看出这些教堂的样子了。<br><div><br></div> <br>  流连在杰拉什这荒芜的废墟中,远去的历史和触手可摸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也给了我激烈的震撼,尽管我去过土耳其以弗所甚至意大利罗马,对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有了一些了解,但面对杰拉什古城如此广褒精美的遗址,依旧目瞪口呆。<div><br></div> <br>  在杰拉什,现代的伊斯兰妇女尽管包着头巾,但性格热情豪放,在废墟前载歌载舞,鲜艳的服饰和头巾与千年前的破砖烂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div><br></div> <br>  在意大利罗马或希腊雅典,都因为现代化建设而“不得已”占用了很多古城遗址。但是,在杰拉什,似乎一切都没变,仿佛只是昨晚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杰拉什还是当年那个古罗马城市…… <br><div><br></div> <div>  </div><div> 余秋雨沉思道:</div><div><font color="#9b9b9b"><i> “杰拉什的凋零与保存,像一场被遗忘的梦。现代罗马与雅典因发展而失去原貌,而这里却因被遗弃而凝固了时间。” </i></font></div><div> 这座古城让他领悟,真正的历史不在教科书里,而在这些“被风沙抚摸的石头”中,沉默诉说着帝国的兴衰与人性的永恒。<div><br></div></div> 谢谢观赏<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