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 柴 火

金永俊

<p class="ql-block">  人们烧吃用了几千年的柴火,将在我们这代消亡。柴火这个词,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冷僻词了。后人要从词典或百度里搜寻才能知道它的词义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每家厨房几乎都有一个类似钢琴般大小的烧柴灶台,有一大一小两个锅灶。</p><p class="ql-block"> 可烧的柴火可谓五花八门。凡是可燃烧的,不管干的湿的,易燃难燃的,香的臭的,都难逃被塞进灶堂燃烧成灰的命运。如来自山上的木柴、树技、树根、树叶,树皮,松毛、松果,茅草,垄衣,毛竹等。还有来自田地的稻草、麦杆、秸秆、豆壳,及来自草原的马粪等,都属柴火。</p><p class="ql-block"> 那个烧柴火的年代,离城近的山几乎都被理了光头。封山育林似乎剩下标语口号。就是停在江边的木排也难逃厄运,所有木排的树皮一夜之间被剥尽光。</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食以柴为先。正当煮妇们天天三餐为无柴之炊发愁时,地下的燃料,柴火的替代品,广义的柴火——煤炭,虽姗姗来迟,总算来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p><p class="ql-block"> 先出现的是鸡蛋大的煤球,后是碗口大的蜂窝煤饼。便携式的煤球炉、煤饼炉也应运而生。灶台渐渐被冷落。 </p><p class="ql-block"> 烧煤球、煤饼解决了缺柴火的问题,且经济。缺点是不易生火,且生火耗时长,烟尘大。家家户户都要把煤炉拎到门外生火。烧点吃吃,光起火要个把小时。如起火外行的,可能弄得眼泪鼻涕大花脸,几个小时还生不了火。但煤球煤饼凭票供应,只供城里居民,不供农民。所以曾经发生城里农民哄抢煤球事件。</p><p class="ql-block"> 煤球煤饼烧了若干年后,液化气出现了。液化气价格比煤球煤饼贵,但烧它省力省时且干净。就是换笨重的燃气罐,拎下拎上,拎进拎出,麻烦且不易。液化气慢慢地渐渐地代替了煤球煤饼。只剩下一些贫困户和特别节约的市民坚持烧煤饼。</p><p class="ql-block"> 后来廉价的天燃气出现了,煤球煤饼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煮妇煮夫们终于摆脱了烧柴火的一切困扰和痛苦。</p><p class="ql-block"> 生存了数千年的柴火寿终正寝了,安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