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三国游,历时17天,5月8日~5月24日。 </p><p class="ql-block"> 此行程摩洛哥往返五天(5月14日~5月18日)。</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与摩洛哥隔海相望(直布罗陀海峡),最近处仅14-15公里,两地通过地中海分属欧洲与非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5月14日,从西班牙小镇,乘船一小时到达摩洛哥。摩洛哥与西班牙时差一小时,即西班牙10点上船,摩洛哥10点下船。</span></p> <p class="ql-block"> 清晨6点从酒店出发,7点到达码头。</p> <p class="ql-block"> 入境摩洛哥海关签证,在船上办理,<span style="font-size:18px;">乘船的人不多,手续很快就顺利办完,船舱外甲板上吹着海风,欣赏海天一色的景色,美美滴拍着打卡照。</span></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王国,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首都拉巴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丹吉尔港口,在路边等着摩洛哥的地导和大巴车,休闲的拍拍照片。</p><p class="ql-block"> 2015年游意大利时,有位团友是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曾给我们简略介绍了摩洛哥,那时去摩洛哥旅游已在计划之列,十年之后才得以成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摩洛哥地导是一位旅居摩洛哥的温柔热情的年轻女士,在她的引导下开启了摩洛哥之旅。</p><p class="ql-block"> 沿着海边公路,一路向前,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丹吉尔的大西洋之畔,有一处令人称奇的所在——非洲洞,它宛如大地的一只眼睛,静静凝视着浩渺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行至洞穴尽头,那朝向大海的洞口,宛如一幅天然的非洲地图呈现眼前,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透过洞口,无垠的大西洋尽收眼底,海水呈现不同色彩层次,由浅变深,由绿变蓝,波光粼粼,与天空相互映衬。海风挟裹着咸咸的气息扑面而来,风中还夹杂着海鸥的鸣叫。海浪不停地涌入,撞击在洞边的岩石上,溅起层层白沫,那磅礴的气势,让人深感自身的渺小。</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间,海浪不知疲倦地冲击着岩石,才造就了今日这奇妙的景观,这是时间与自然的伟大杰作。</p> <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丹吉尔的斯帕特尔角,有一座屹立于山海之间的卡斯巴大灯塔,它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这片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神奇海域。</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于1864年的灯塔,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记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身着黄色的外衣,四方立柱的身形显得格外稳重与庄严。</span></p><p class="ql-block"> 站在卡斯巴灯塔之下,仿佛站在了世界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 左边是波澜壮阔的大西洋,右边则是宁静温柔的地中海。</p><p class="ql-block"> 这座灯塔见证了摩洛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它是摩洛哥的象征和骄傲,被印在200迪拉姆的钞票上,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看灯塔,远距离看海不过瘾,导游说走带你们去海滩,近距离看海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帕特尔角海滩,是</span>一片令人心醉神迷的海滩,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的这片神奇海域。</p><p class="ql-block"> 踏上这片海滩,映入眼帘的是清澈而广袤的海洋,大西洋的海水呈现出深邃的蓝,海浪带着磅礴的气势,一波又一波地涌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溅起层层洁白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 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这里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2012年拉巴特入选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这座摩洛哥的首都,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它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和自然的美好。它是摩洛哥的灵魂所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哈桑塔是拉巴特的历史遗迹,是这座城市最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哈桑塔是阿尔莫哈德王朝于公园元1196年所建。当时的苏丹曾怀有一个宏愿,就是建造最大的清真寺,让所有的军队在此祷告。无奈缺乏经费和地震频发,工程被迫中断,<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剩留下一片高低不等的石柱,</span>时移势易,这些石柱在今天都反而被认为是一种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 5月15日上午参观拉巴特皇宫。迄今已有227年历史,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皇宫大道宽广而笔直,广场四周有古炮,中央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喷水池,这里也是摩洛哥国王迎接世界来访的各国元首的广场。</p><p class="ql-block"> 外观。</p> <p class="ql-block"> 从皇宫出来,接着驱车离开拉巴特前往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知名历史名城,面积最大的城市。濒临大西洋,树木常青,气候宜人,而那一部著名的同名电影和歌曲《卡萨布兰卡》,给这座城市烙上了永恒爱情的商标。</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p> <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这座融合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城市,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和魅力。在这里,可以在古老的清真寺中感受宗教的庄严与神圣;在迈阿密海滨大道上享受现代的悠闲与浪漫;在老城区里探寻历史的深邃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 当踏上卡萨布兰卡这片土地,首先观光的,是那座闻名遐迩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它矗立在大西洋之畔,<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步入寺内,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镶嵌出精美的几何图形,红地毯柔软而厚实,巨型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映照着虔诚的信徒和惊叹的游客。 </p><p class="ql-block"> 这座可容纳10万人的宏大建筑,承载着摩洛哥人民深厚的宗教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宣礼塔的方向,引起我和团友们的猜想,估计它是朝着麦加的方向。果然如此,宣礼塔高达200米,直插云霄,仿佛是在与天际对话,塔顶的激光在夜间为穆斯林们指引着麦加的方向,那束光,不仅是方向的指引,更是信仰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该清真寺又称为“海上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迈阿密海滨大道观光,大道靠海那边,咖啡馆和酒吧林立,露天的座位上坐满了享受悠闲时光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20分钟的游览时间,来不及沿着海滨大道漫步,我们坐在咖啡店里,喝一杯浓浓的咖啡或牛油果奶茶,<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着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溅起洁白的水花,再将目光从眼前的浅水湾慢慢移向广袤无垠的大海深处,海</span>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一丝凉爽与惬意,思绪也随之飘荡。</p><p class="ql-block"> 与来自香格里拉的藏族团友一起分享旅游的快乐,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电影《卡萨布兰卡》的纪念牌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海岸边拍到一只辛勤耕耘的小蜜蜂,手机靠近也未能打扰到它。蜜蜂忙碌的身影如同一首动人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五世广场,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总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广场上,成群的鸽子在人群中穿梭,时而飞起,时而落下,与周围的建筑和人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上,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有穿着传统长袍的阿拉伯人,也有身着时尚服装的年轻人,他们共同诠释着卡萨布兰卡的多元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 圣心大教堂,在伊斯兰国家队摩洛哥的清真寺较多,而教堂较少。</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早餐后前往菲斯古城(4小时的车程)。</p><p class="ql-block"> 菲斯古城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和历史文化中心。始建于公元808年,198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以近万条(9000+)迷宫般的街巷、保存完好的阿拉伯建筑群、世界最古老的古兰经学院和传统皮革染坊等闻名,被称为“学术首都”和“阿拉伯民族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踏入菲斯古城,就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公元808年始建的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城门,那标志性的蓝色瓷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与摩尔式建筑风格完美融合,宛如一道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每一块瓷砖似乎都在讲述着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古城主要入口,正反两面镶嵌蓝绿双色马赛克瓷砖,兼具美学与宗教象征意义,被视为进入中世纪菲斯的“时光之门”。</p> <p class="ql-block"> 市井烟火气,生活的气息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城内,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9000多条巷道纵横交错,让人迷失其中却又乐在其中。在这里,方向感似乎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每一次转角都可能会遇见意想不到的惊喜。</span></p><p class="ql-block"> 在左拐右拐的复杂小巷子里,紧跟着官导(官方指定的当地导游),才不会迷路。官导还会两句中文:左拐左拐,请跟上;右拐右拐,请跟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狭窄的巷子,有的只能一人通过,两个人得侧身而过。</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一家伊斯兰风格的餐厅,品尝当地摩洛哥风味午餐(西梅牛肉)。</p> <p class="ql-block"> 参观古兰经学院,这是一间古老的古兰经学院,是菲斯保存极其完好的一间学院。</p> <p class="ql-block"> 菲斯古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手工艺之都。在皮革染坊里,数百个装满染剂的石缸整齐排列,宛如一个巨大的调色盘。工匠们用最传统的方法,将原始的皮革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 </p><p class="ql-block"> 尽管空气中弥漫着皮革和染料混合的独特气味(很臭很臭),那五彩斑斓的皮革在阳光下闪耀,每一件都蕴含着他们的热情与心血。</p><p class="ql-block"> 游客参观时,首先每人发两枝薄荷叶,用来驱散那刺鼻的皮革臭味。</p> <p class="ql-block"> 在菲斯,还有许多那些五彩斑斓的手工作坊。飞毯、穆勒鞋、瓷器等传统工艺品在这里随处可见,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还能尽情购物。</p> <p class="ql-block"> 菲斯皇宫城门观光,一字排开的七扇圆拱形大门,都是用黄铜为原料,通过菲斯手工艺大师一点点敲打出来的壮观城门,无论是门框上的马赛克,还是城门和门环上的黄铜雕刻,花纹都非常精致,简直就是工艺品,可窥见其宏伟规模。</p><p class="ql-block"> 外观。</p>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菲斯——舍夫沙万——得土安。</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游览舍夫沙万蓝白小镇,被称为世界上三大蓝城之一,小镇位于望夫山脉两座山丘之间。有摩洛哥天空之城之称。</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老城,踏在并不规则的鹅卵石路面上。但是你会觉得恍如隔世。广场上那座有着斑驳迹象的城堡,红色城墙包围着,引人注目的大清真寺,不断吸引着游人前往观摩朝拜。</p> <p class="ql-block"> 当你初次踏入这座建立于1471年的小镇,仿佛是不经意间闯入了一个蓝色的童话世界。这里的一切,都被蓝色温柔地包裹着。街道两旁的房屋,像是被蓝色的颜料尽情泼洒过,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刷成深浅不一的蓝。天蓝、湖蓝、靛蓝、粉蓝、薄荷蓝……各种蓝色交织在一起,在阳光的轻抚下,与澄澈的天空相互辉映,如梦如幻,让人不禁想起天空的广袤与大海的深邃。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蓝色的海洋里漫步,脚下的石板路似乎也被这蓝色感染,散发着宁静而迷人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看店的猫正在打瞌睡。</p> <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一座美丽的蓝色小镇,一部生动的历史书,一首悠扬的抒情诗,一幅绚丽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乘车前往摩洛哥得土安。</p><p class="ql-block"> 得土安麦地那老城,因其完善地保存了极具特色的安达卢建筑风格,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它是以白色为主调的另外一个世界,蓝天白云下,同样让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 在服务站拍摄。</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上午,从摩洛哥得土安驱车前往丹吉尔——乘船到塞维利亚(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乘船离开摩洛哥,再次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返回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 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风情的诗意交响在地球的版图上,它宛如一条流动的丝带,轻盈地将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也悄然分隔出两岸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宛如两部风格迥异却同样扣人心弦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北岸的西班牙,深受欧洲文化的熏陶,艺术、音乐、建筑等领域展现出大胆创新与浪漫情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目光越过海峡,南岸的摩洛哥则是神秘与传统的代名词,在阿拉伯文化与非洲本土文化的滋养下,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深厚的宗教信仰。</span>说来奇妙,这里称得上是非洲唯一没有“黑人”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尽管两岸风情各异,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的文化在各自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摩洛哥之旅,在餐饮上比较满意,遗憾的是未能到撒哈拉沙漠一游。</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