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云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系列观摩展示活动——有趣的材料

人生工坊坊主

2025年5月14日,生态城南开小学常晓慧老师上了一节特别精彩的课——有趣的材料。名师工作室的部分老师共同观摩了本节课。 <p class="ql-block">在上课之前,我们看到常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特别准备了人体导电球,还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老师就带领学生做了特别有趣的游戏,点亮“人体导电球”。同学们必须手拉手,才能点亮这个球,只要有一个同学们的手没拉住,球也不会亮。这个游戏,学生觉得特别神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常老师这个导入环节设计的特别精彩,特别是人体导电球的使用,不但给了同学们很多惊喜,而且作为检测导体还是绝缘体的工具,既好用,又方便。 <p class="ql-block">随后,老师又拿出了一个同学们的“好朋友”(哪吒玩偶),玩偶加入了,但是导电球不亮了。</p> <p class="ql-block">老师让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刚才游戏中的现象。</p> 学生很清晰的回答出,人是导体,而哪吒不是导体。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p class="ql-block">随后老师详细的介绍了人体导电球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导电球相当于电路检测器。</p> <p class="ql-block">在讲授环节,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一个物体的导电性呢?并让同学们制订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的研究计划。</p>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特别认真的思考,互相交流表达想法,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们设计的方案是用导电球把所有的材料测一下,一个材料试三次,避免出现误差,最后填好记录表。 随后学生开始自检,老师要求先预测一下,然后在检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各组同学们都在认真的检测,老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 同学们认真记录研究结果 <p class="ql-block">检测结束后,同学们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报,学生总结出铜铁类、湿的物体导电,塑料、玻璃、丝绸、毛巾、纸片不容易导电。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金属和石墨导电,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对于黑板上的绝缘体和导体卡片进行了区分。</p> 因为湿的的东西容易导电,老师给学生讲了雷雨天要注意的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切勿从事水上运动(有雷电)<div>2.不宜再旷野打雨伞和钓鱼</div><div>3.不能在树下避雨,树会成为导体</div><div>4.不宜靠近高压电线。</div> 本节课老师还应用了人工智能,请同学思考还有什么问题,请豆包来回答。 同学们问了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个是人在淋水的情况下,在多大的电压下是安全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为什么是导体。 人体含有大量导电物质,水分是导电的基础:人体约 70% 的成分是水。人淋水的安全电压12V。通过豆包,使同学们对人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强了安全意识。 在拓展环节,老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的电器,如电池盒、灯座、开关、插头、插座、螺丝刀等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体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通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或人体要接触的地方,而用导体使电流通过。让同学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课堂最后,老师升华了课堂教学,让学生观看一位高压电工的平凡的工作,体会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有英雄,致敬工人敬业精神 老师请同学们看完视频,结合家里人的工作,谈谈感受,最好老师总结本课,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发挥价值,工作没有高低贵贱,我们要学会尊重所有的劳动者。 <p class="ql-block">在本节课中,常老师利用人体导电球这一工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选用的导电球作为检测工具非常好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特别难得是在课堂最后,老师能通过不怕危险,认真工作的电力工人,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正是很多在危险岗位坚守的工人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人生教育,让课堂教学得到了升华,这也是我们工作室对于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特别感谢常晓慧老师给大家带来这么精彩的课堂,这节课也成为工作室经典的课堂教学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