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行(11)渼陂庐陵文化古村 走出共和国五将军

雪缤纷

<p class="ql-block">  渼陂古村地处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是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南望紫瑶,北倚长岭,山环水绕,天然形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蕴含着深厚的庐陵文化,一直以“文武合一、耕读合一、官商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独特魅力展示于世人,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渼陂村作为“庐陵文化第一村”,不仅是南宋古村落,更是红色革命根据地。1930年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二七”会议也曾在这里召开,现保留有两处国级和六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渼陂古村先后走出了五位共和国将军,分别是:梁兴初中将、梁必业中将‌、梁仁芥少将‌、梁必骎少将、梁晓婧‌少将,同时这里还是《闪闪的红星》、《决裂》、《山重水复》和《井冈山》等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取景地,因此也被誉为“将军村”“电影村”。</p> <p class="ql-block">  渼陂古村祖先重视文化教育,建立了较多的书院,如敬德书院,明新书院,振翰学舍均为清代建筑,从平面布置和立面构架看,书字主体建筑与民居差别不大。明新书院和振翰学舍为后金柱间增立宝璧树的五树三间建筑,与普通居民不同之处在于主体建筑之外,还附有作为学舍的附属建筑,振翰学舍为“三义”家族兴造,明新书院为四大家族共建,敬德书院为“达亿”家族所建,规模较大,为前置小院的上下堂式建筑,两堂之间有“凹”字形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  渼陂古街贯穿渼陂古村景区东南西北,全长900米,古街建于明朝,是商业文化的代表。万寿宫前院两则拱门上“天不夜”“月常明”是当时陂头街真实的写照。这枚铜钱图案位于万寿宫的正门前的地面上,意为祈盼兴旺发达,财源滚滚。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古街保存得完整,保存最为完整的大概有600多米,古街保存完好的店铺有108家。</p><p class="ql-block"> 渼陂古街夹街对峙,麻石铺路,皆为晚清民国建筑,较之民居和祠堂,店铺建筑更为突出其实用功能,而不事雕饰,除少数外,绝大多数店铺的平面为纵向长方形,面宽6—10米不等,两山墙砖彻,硬出式,前有一、二级台阶和深不及1米的门廊,前墙为板壁,中壁双开门,板壁通常为可自由装饰的“响板”。通进深一般超过10来,中间横向有隔断,前为店面,后为仓库或作坊,古街北侧店铺后门临江(富水河)便于货船停靠,有主体建筑后另建立供货船装卸货物的仓储屋。</p> <p class="ql-block">  二七会议会址是一栋前后两进的梁家宗祠,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已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辞典》。</p> 将军馆 红军食堂 文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