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印象 李云惠摄

xiosw

去年和今年,跟着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去了两次横店,拍下了近千张照片,脑海里留下了许多印象。前不久专门发了一个横漂的美篇,给朋友们介绍了在横店飘着的近20万外地人,今天把其他方面的印象也与朋友们分享。 横店是浙江省东阳市下属的一个建制镇,1996 年以前名不见经传。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靠影视产业起家,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崛起,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国内影视外景拍摄基地中唯一的5A级景区。 横店的建筑给人的印象概括起来就是多元碰撞,既有大量与其它地方一样的现代建筑,也有与影视基地一起建设的仿古建筑和西式建筑。 这是横店的新圆明园,园内大量仿西洋建筑,但远处高山上中国古代的七级浮图隐约可见。 新圆明园里的西洋建筑旁边,也会出现一些中国元素。 秦王宫仿建的原型是秦咸阳宫,它是战国晚期秦国建筑水平的集中反映,以规模巨大、形体复杂、布局严谨著称。 在秦王宫共有雄伟壮观的王宫宝殿 27 座,主宫叫 “四海归一殿 ”。 模仿北京故宫建筑的明清宫苑影视基地,除天安门外单体建筑全部是按1∶1的比例仿建。最前面还有用绿植构造的明清宫苑四个大字。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从午门的门洞中拍摄太和门,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远处不高的山岚更凸显宫殿的雄伟。<br> 清明上河图影视基地是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巨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结合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民俗、民风及宋代的古建特色,按影视拍摄的需要建造的。 大宋坊是当年汴京的重要街市,体现了北宋时代京城的繁华和富有。 孙二娘包子铺《水浒》中说在偏远的十字坡,不知为什么现在搬到汴京城里,是不是被招商引资过来的。 汴河倒是流经汴京,临水的建筑四角高挑,飞阁流檐,色彩浓丽,再现了千年前汴河漕运的繁华。 李清照祖籍在济南,这个楼据说是仿照济南的李清照纪念馆设计的。 横店除了仿建的古建筑外,还有拆迁搬建的古建筑,这就是明清民居博览城。 这里的古建筑都是从安徽、浙江等地搬过来的,也算是一种异地保护。 每栋古建筑门前都有块小小的木牌,详细记录了这座古建筑的历史,从建筑年代、原建地点到搬迁时间。<br> 广州街是横店建设的第一个影视基地,以十九世纪广州城市街景为蓝本,再现了鸦片战争前后广州的市井风貌,是专门为电影《鸦片战争》建的。 除了影视基地之外,横店还有齐全的为影视产业配套的各式产业,这里是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园,里面有很多摄影棚,还有许多影视片的后期制作企业。 这条街是横店最有人气又最有历史感的街区,是结合影视之都特点打造的特色步行街,也是“万盛映象电影主题街”。<br> 横店除了拍摄了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的影视剧外,每个影视拍摄基地都有几个精彩的现场剧,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大餐。<br> 秦王宫影视基地每天都会上演两部实景剧,一部是《始皇登基》,一部是《英雄比剑》。《始皇登基》的表演在秦王宫的九十九级台阶上,主要讲述嬴政一统六国,君临天下,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故事。 英雄比剑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改编而成。 它主要讲述战国末年,各国侠客打算刺杀秦王嬴政,但在得知秦王统一天下的大志后,为了百姓的安宁而最终放弃的故事。 紫禁大典是明清宫苑影视基地最震撼的一出戏。它以紫禁城的历史为背景,再现了空前绝后的明成祖登基大典、清乾隆帝朝贺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这是明成祖登基大典的场景。 这是表现各族群众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场景。 在明清宫苑演武场上演出的八旗马战,重现了当年康熙威慑三藩惊心动魄的一幕。 《清宫秘戏》作为明清宫苑一场特殊的戏,特就特在以揭秘影视剧中特技手法为目的,让游客亲身参与,了解自己在舞台上不起眼的动作,怎么成为影视剧中精彩绝伦的表演。 演出采用三维动画与绿幕抠像技术,将影视拍摄的“幕后”技术搬至台前,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了解影视剧的制作过程,营造出虚虚实实的奇妙效果。 《汴梁一梦》在清明上河图影视基地演出,讲述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这幅画的传说。 舞台上的人物以杂耍的方式,再现了宋代汴梁市井的烟火气。<br> 《游龙戏凤》以北宋王朝的社会动荡和宋徽宗赵佶被金人所虏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讲述了多才多艺的宋徽宗和色艺双绝的歌妓李师师感人的爱情故事。 展示了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和多舛命运,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br> 《你好,李清照》描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对话。现代的记者以古今对话的方式采访李清照,用20分钟的时间诉说了才女李清照坎坷的一生。<br> 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琴瑟和鸣,常于花前月下对弈赋诗。后因战乱分离,李清照写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美绝唱,以婉转的词句诉尽相思。<br> 在横店各个影视基地都有互动式的小剧,邀请观众一起表演。《醉打蒋门神》就是清明上河图影视基地的互动剧。剧情当然不会完全按照《水浒》里的故事一眼一板地进行,在互动环节常常节外生枝,充满着趣味与惊喜。<br> 当然,林教头教训在快活林称王称霸的蒋门神,这个基本情节与《水浒》的版本倒是完全一致。 在广州街香港街上演的节目都与鸦片战争有关,这是林则徐采取暗访的方式,智擒走私鸦片的英商和与之勾结的腐败官员。 《怒海争锋》则是海盗走私鸦片被港警发现从而发生了激烈的海战,生动再现了 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英国贩毒商船的历史事件。 作为以游乐为主要功能的梦幻谷,两出现场剧都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暴雨山洪》讲述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族群,在天干地燥少雨的大旱时期,与干旱、洪水抗争的故事,展现出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与勇毅。<br> 演出中高达 35 米的火山在漆黑如墨的夜幕下瞬间爆发,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火山熔桨急速狂泻,用声光电的技法再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br> 《梦幻太极》以“太极、五行、八卦”为主要视觉元素,用春、夏、秋、冬、新生五大篇章,生动地表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相互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关系。 横店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也是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形形色色的游客是那里的一道靓丽风景。<div><br><br></div> 在横店我们还遇到过外国游客,他们兴致勃勃地在景区合影。 穿古装合影是不少游客感兴趣的事情,这家人在皇宫过了把皇族瘾。 请亲戚朋友为自己留下穿清宫服饰的照片。 就是老年人也想穿格格的衣服留个影。 在这里演场清宫剧,是老少皆宜、男女欢喜的事情,演一场耗时2小时,十几个人耗资不过2-3千元,平民百姓也承受得起。 跑上舞台与演员一起狂欢,是年轻游客特别喜欢,难得在特殊的环境和氛围中彻底放松一回自己。 舞台上邀请观众上台与演员一起表演,从来不会冷场,很多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当然还有一批追星族,始终在酒店苦等,以一睹自己心中的偶像,找机会与明星来一次拥抱。 各个景区都会有自己特别的服饰,广州街香港街景区流行的旗袍。 在秦王宫流行秦代甲胄,不需要花钱租,路边就有,站进去即可拍照。 全家出游,总不会忘记给孩子们租套格格服。 在清明上河图景区,就只能租到宋代的民间汉服。 在秦王宫只有免费的硬塑料甲胄,对皮肤细嫩的孩子不太适宜。 梦幻谷是年轻游客的天堂,各式各样惊险刺激的游乐设备都有,买了门票,任你多次玩耍。 惊险的跳楼机上,不时传来阵阵惨叫。 还有不少中小学组织学生到横店开展研学活动。 大学生的研学主要是学习影视的课程。 到了横店不演场微电影似乎有点吃亏,在影视之都演电影似乎理所当然。 明清宫苑后门有个专玩电影的地方,每天上下午都有两场,当然必须事先预约。 与我们同去学生们十分踊跃地参与,这是她们在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当然越到后面挑选的余地越小。 导演首先教大家一些清代宫廷见面的常用动作,这是演好清宫剧的基本功。 按照剧本学生们开始拍分镜头的微电影了。 扮演王公大臣的学生们规规矩矩地站在皇帝身后,不敢有半点逾规。 扮公公也不好受,随时随地要对皇帝点头哈腰。 皇后和格格们在一起拉家常,突然有人报告,和珅准备造反。娘娘急报皇上,于是有了小戏的结尾。 “和珅跌到,嘉庆吃饱”,既抓了擅权多年的奸臣,又充实了虚空的国库,真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退朝了,公公们随皇帝返回后宫。 格格们遇到皇帝,赶忙上前行礼。 太监一句话说的不得体,赶忙自己掌嘴。 女儿还是爹最疼,与格格在一起皇帝特别开心。 演完微电影,女生们抓紧穿戏服合个影。 最有意思的是在广州街香港街景区,有一场走进电影的节目,已经演了几百场。每晚演出前,要招募几位游客当演员,与专业演员一起演戏。 导演正在教被招募的班导怎样演伪军。 演出过程中班导的动作与导演教的真是不差分毫。 被招募的几位女学生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她们算是又拍了一场微电影。 在横店做横漂,当然主要是群演,每一位横漂最初的职业基本上都是群演。这位横漂还在做群演,虽然辛苦,但仍然坚持。 但很多群演已经转行,最多的是转为自媒体直播,这是在街头直播的。 这是在家里直播的。 这是与人合作直播卖花的。 现在横店已经开始转向“竖店”,也许若干年后,在横店自媒体直播人数会超过群演。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