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知青的故事说不完,一段段,一幕幕,看似平凡小事,投射出知青那代人以苦为乐,乐在其中的苦乐年华。当年他们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背井离乡,一切对他们都是生疏的。可是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畏缩退却,他们认准了自己的位置,与一切艰难困苦顽强拼搏,他们随遇而安,就像一颗颗默默奉献的种子植根深土,穿透顽石,发芽开花,演绎了一曲曲芳华溢彩的知青赞歌;就像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子深深地埋藏在地下,无声无息支撑着条条公路和座座桥梁,为方便人们的出行默默奉献,谱写出一部部壮丽青春的感人华章!</p><p class="ql-block"> 从我所经历的知青生活中,你将看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信心和热情,展现着让后人肃然起敬的知青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我才十六七岁,到农村大家轮班做饭,我硬着头皮做饭,开始笑话百出,不是饭煮夹生了就是把菜炒糊了或者盐放多了,最严重是水没开就贴大饼子,把饼子哧溜到锅底水里了。我不懂就问,虚心向做饭好的同学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厨艺,饭菜做得越来越好,大伙夸我做饭有滋有味,我的心里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青春时光是在农村艰苦环境中度过,艰苦的环境没有吓倒我们,我们有很多办法来适应环境克服困难。下乡头年冬缺少蔬菜,我们就从家里带点炸酱和自制咸菜,补充副食不足。担心营养跟不上,我们就喝米汤,每顿做好饭先将米汤澄出来,然后加上红糖,我们大伙叫它“营养米汤”,喝得一个个蛋脸红扑扑的。</p> <p class="ql-block"> 下乡头年冬天,青年点缺少蔬菜,后院马大娘将她家自己腌的小咸瓜菜给我们送来,我们吃得很可口,就自己也腌了点咸黄瓜,没吃几天就干巴了,没有马大娘腌的味道好。于是我们把马大娘请来亲自坐镇,手把手教我们腌咸菜,这回她教我们腌了咸茄子咸黄瓜咸豆角条等好几种咸菜,把腌咸菜技巧全部传授给我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黑山风沙大,冬季”两套”离不了。那里一马平川没有遮挡,到了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当地农民都用绳子将腰腿系紧,免得灌风落病。我们条件好一点,自己买毛线,求女生帮男生钩织脖套和袜套,到了冬天,下边袜套套在袜子与裤子之间,上边脖套紧密贴在脖子上把冷风挡在外头,感觉浑身温暖。</p> <p class="ql-block">下乡第三年涨大水,村低洼地的几户人家房屋侵水,形势十分危急,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亲自组织抢救,那天夜晚知青都没有睡觉,和青年社员一起帮助先把这几户人救出来,再抢救屋内粮食等值钱物品,大水已经漫过炕沿边,我们手拉手最后扶着队长拉好的安全救助绳子撤出来。人员物品都安全转移,我们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我们工余时间特别喜欢看小说,可是时间久了,大家从家里带来的十几本书都互相传着看了好几遍了,没有新书看真闹心。我知道邻队高中同学手里小说多,就拿着我们的书,去找他们换书看,果然一拍即合,学哥们大方的把他们手里的小说换给我们,一下捧来这么多书我们欢喜若狂,这是我们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 我从黑山转到新宾爸爸插队地方,在他的精心关爱照料下,我享了不少福。爸爸为了买菜办事方便买了一辆二手旧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剩下哪都响,骑着倒很轻松顺畅。每当爸爸开资那天他去镇上邮局给家里寄走生活费,再买点肉回来我们改善生活。爸爸做饭都是用大饭盒蒸,色味俱全,从此我的知青生活大变样!</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逃票是家常便饭,因为我们家里给我们的生活费刚够往返车票钱,而我们每天在农村挣的工分才八分钱,拼死拼活干一个月也不够回趟家的车票钱。我们当时逃票大都是买张站台票先上车,在车上不查票算侥幸,查票了就东躲西藏“打游击”。下车时我们就往车尾巴跑,走小路出门。现在想起来还心惊肉跳。</p> <p class="ql-block"> 暮然回首,岁月是金。知青岁月的经历让我们懂得,青春只有发出光和热才璀璨壮丽,芳华只有在积极奉献中才更显美丽溢彩。知青没有气壮山河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可是我们走过的经历可歌可泣,一群十六七岁尚未成年孩子,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远离呵护自己的父母,在一个陌生的艰苦环境中,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用辛勤劳动开创自己人生的新的里程。我们挺起脊梁,走过这段艰苦且漫长的人生经历的确很不容易!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上山下乡在给知青带来艰难困苦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砥砺前进的成长和自强自立的精神与生存能力。人常说,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财富虽然不是金银财宝,可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够我们一辈子享用,再大的苦我们也能挺身扛住,再难走的路我们也能坦然走过。这就是生生不灭的知青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