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彼岸花

老家风

<p class="ql-block">龙湖公园荷花园</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我做了一场美梦。</p><p class="ql-block"> 梦中的我过一条河道,河的彼岸,盛开着紫色的小花。小紫花娇小亮丽,我在梦中欣赏着大自然的新美。</p><p class="ql-block"> 在平淡的生活中,我想做一场文学梦。让那朵小紫花在日后化成一首小诗,或是让灵感生成一篇散文。</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十年前的暑假,我开始写散文集和诗集。《老家》散文集从我在初中的十年,到小学的二十年的人生之行,亲情的真,友情的善和爱情的美。</p><p class="ql-block"> 工作三十年后,那十年,我在中华文化的感悟中,知道孝道最美好~“百善孝为先”。人生就是一场修行!</p><p class="ql-block"> 我在寻找彼岸花的路上,用散文写一路经历的真善美,我用小诗写下平淡生活中的真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中国文化的源头,知道了易经的至简之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p><p class="ql-block"> 若在自强不息的路上,做到了厚德载物,人生也会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荷塘月色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三游濮公山</p><p class="ql-block"> 文/息县 丁超明</p><p class="ql-block"> 每逢三月三,我们想到大自然中踏青,游山,走进美丽的春天。一路花开草绿,花香鸟鸣。我和同学第一次游濮公山,友谊难忘。</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我和朋友相约,再次走进濮公山,见证友情。新婚时,我与妻游山,收获纯真的感情。一种从没有过的喜悦油然而生,最难得的是放下世俗的自我,回归本真的心灵,返璞归真,处处都是世外桃源!第一次登山,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三 月三前后,赶上星期天,息县一高都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这是我在高中的第一个春天,同学相伴,登濮公山,寻觅野趣,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身心,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在徒步游中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大早就出发了,整齐的队伍在蜿蜒的小路上看不到头尾,校旗迎风招展。我的心早已到被称为豫南第一峰的濮公山。这座山与淮河为邻,一山一水,尽显美丽!</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我站在老家村口,遥望南天下,一座突兀的山影,如古诗句中的“悠悠见南山”,是那么真切!我早已神往的地方,梦中到过那里,却不见其真容,今天我们在紧张学习之后,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难得这样的好心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出了县城,很快就走到了淮河桥上,我看到河面上布满船只,船民正忙着从河道采沙。那些堆如山的沙子,如黄金般,变费为宝,不再堵塞河道,为人所用的沙子,就这样变得有价值了!伸向远方的淮河水道,进入了枯水期。</p><p class="ql-block"> 我脑海里又再现出当年刘邓大军强度淮河,赶往大别山,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场景。这段河域因为有这段历史,被息县人建成刘邓大军纪念馆。我们在这次徒步远行中,学到了书本外的东西,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快乐。</p><p class="ql-block"> 淮河岸边的油菜花黄得耀眼,与拔节而起的麦苗,黄绿相间,田间最美的色彩,被勤劳的人们,用双手拼成的美丽图案。这清新带着芬芳的空气,在濮公山和淮河水之间飘荡,有了这希望的田野,才营造出家乡春天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快就到了山脚下,濮公山的高大和山树野花的新丽,一起出现在我眼前。在入山处,我迫不及待地攀登着。第一次爬山,我有些吃力,我用尽全力,倾身上冲。那边的登山活动已经开始,北面的山势,也由坡变陡,同学们并肩上山,在险要处,大家伸手相助。我也不甘落后.,在离山顶不远处,我向前奔跑,感到力气快要用完的时候,停下来,喘口气,继续拉着矮松,或抱着松树,暂得休息,攒足力气。</p><p class="ql-block"> 我弯着腰,看见已登上山顶的队员,我提起脚步,在喘气声中,我终于到达了息州第一峰的山顶。我看到淮河流域的田园风光,油菜花开,麦苗放绿,淮河水近在眼前,如诗如画,巧夺天工的息县坡,有一览息地小的感觉,这就是家乡的土地,这就是古息国千年的一山一水,天地赐与的一道奇妙的风景!我听说这里传说还有一个滴水洞,我在寻思着,找到洞里的水源,为这座山找到灵性,那洞我终没有找到。</p><p class="ql-block"> 我却看到苍松和花树下,野花遍地,我们手中拿着一束野花,有红的,有紫的,有黄的。我们在山上四处寻找新奇的野趣,那满树的花开那么鲜艳,针松的清香和花开的浓郁,深留在脑海中。不需下山,吃着带来的大馒头,也是那么香甜!带着这秀色可餐的春意,何需美食。最后,我们在蹲在队旗下留影,这次春游已经圆满!</p><p class="ql-block"> 游完山,我写了一篇近千字的游记《雾中登濮公山》,那篇作文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老师朗读登山的那一段,我第一次得到老师的欣赏。语文老师让我们多留心游山,才写出开心的见闻。</p><p class="ql-block"> 那年三月三,我再次和朋友一起游山,是在我参加工作一年后,好朋友相约登濮公山。我们在山上一边畅游,一边唱着流行歌曲,登山的男男女女,留下欢声笑语,青春的火热,豪情留在山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山上品尝着带来的美食,大自然给了我们欢乐和美丽,我们谈着未来,生起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朋友想考研究生,他举瓶畅饮,眉开眼笑。</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约,十年后还相聚着这里,大家别忘了再来,再来一次野餐 !后来,他学有所成,留在一所高校,我们也在此处话别,把愿望留在大山上。 </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我和妻同游此山,登上山顶,山林依然茂盛,随着游人的不断增加,难觅野花,山已变小,东边的山头已被开采为石,山上的松树不知何时已稀稀疏疏,野花早已不再竞相开放,机器轰鸣声打破这里的宁静。难以找回濮公山的尊荣,我和家人再登上山顶,想寻找美丽的瞬间。我仰望天空,绿树间的天空,还是那么亮丽,可我们日后再来登山,还会有这样的风景吗?后来,游人不愿意来游山了,山的主峰被开采殆尽,树木野花最终也留不住,我们心中的濮公山,再也不见了,只有记忆中的高大和神奇!早知今日,为何不保护浑然天成的大自然呢?</p><p class="ql-block"> 新县委领导决定在此建起地质公园,让山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处风景,也留下人们寄情于山水的美好回忆!岁月美好依旧,山水依然有情。</p><p class="ql-block"> 三游濮公山,同学友谊在,朋友真情留,家人在身边,山水也有情。我也只有在记忆中追忆那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编辑 刘宏冰)</p><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20 《信阳周刊》(«信阳广播电视报»)</p> <p class="ql-block">李若星廉政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 梦境中的小紫花开了</p> <p class="ql-block">息县杉海景区</p> <p class="ql-block"> 再见息夫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