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古城

兰天飞鸟

<p class="ql-block"> 云南建水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水是个小地方,地方虽小,古迹很多,而且都是精品,特别是文庙,那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值得好好看看。</p><p class="ql-block">1 文庙</p><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p><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有一木石结构的牌坊竖立在那里,上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上面刻有石雕狮、象、麒麟和龙。坊后是一尊孔子铜像。</p> <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后面有一水池,叫泮池,也叫学海,池水清波涟漪,四周垂柳绿荫。</p><p class="ql-block"> 池中有一雅致小岛,岛有一亭。泮池后面有一半月形的唇台,围有白石护栏,栏板上有龙形图案。东西有“礼门”,“义路”牌坊二座,坊旁各立一碑,刻有“官员兵民于此下马”字样。</p> <p class="ql-block">  从泮池后的台唇上登数级石阶,来到又一石坊前,上书“洙泗渊源”,与大门“太和元气”坊遥遥相映。坊上有“文庙”匾一个。说明文庙的主体建筑就在后面了。</p> <p class="ql-block">  “洙泗渊源”坊后面有一大门,门旁有一排石碑,记载着明清时期修缮文庙的经历。走进门内,是一园林,枝繁叶茂,甚为优雅。</p> <p class="ql-block">  园内有一亭,叫杏坛,亭子由八根石头柱子支撑,每根石柱上均雕有盘龙,非常精致。</p> <p class="ql-block">  穿过园林,又是一门,门槛很高。门内烟雾袅绕,一只大香炉内插满了点燃着的排香。</p><p class="ql-block"> 步履数级台阶,来到一大殿前,这就是文庙中最为辉煌的大成殿了。</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的屋顶是黄色的琉璃瓦,阳光之下,五光十色。殿内悬挂清代皇帝御题金匾。</p> <p class="ql-block">  大殿柱子有28根,均为云南最名贵的整料青石制成。殿外两根石柱雕有盘龙,堪称全国一绝。</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22扇屏门更是稀罕,上面通透雕有百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此乃全国又一绝。</p><p class="ql-block"> 殿后尚有两个庭院,内有高耸人云的古柏,明清碑刻和楼阁祠寺,不及细看。</p><p class="ql-block"> 文庙的公厕特别讲究,外观如宫殿,干净异常,一点气味也没有,还有电控设备。北京大公园的公厕也不错,但比不上它。从此小事,可见建水县政府在修缮文庙上下的功夫之大之深和之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小十七孔桥</p><p class="ql-block"> 建水城南有座双龙桥,它坐落在两条河的会合处,故称双龙桥。这是一座十七孔的石桥,当地人称“小十七孔桥”。 </p><p class="ql-block">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只有三孔,道光年间又续建了十四孔,于是成了十七孔桥。想必当年水很大,但是现在很小,河床上种了不少庄稼。</p><p class="ql-block"> 双龙桥全长153米,和北京的十七孔桥差不太多长,但桥面不宽,只有3米左右,车辆不能通过,也不让过,只供行人来往。桥面由大青石块铺成,上有亭阁两座,古色古香,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3 小天安门</p><p class="ql-block"> 建水东门有个 朝阳楼,它的建筑风格和北京天安门非常相像,故有“小天安门”之称。</p><p class="ql-block"> 查看资料,朝阳楼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天安门还要早2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当时,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在此建临安府,筑城池一座,四座城门都有城楼,东门叫迎晖门(即朝阳楼),南称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名永贞门。后来,南西北三个城楼毁于战火,唯东门朝阳楼保存至今,成了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4 朱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离文庙不远,有一个名叫朱家花园的清代民居宅院。</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美小巧的园林,鱼池,小亭,十分雅致。</p><p class="ql-block"> 进入客厅,精雕的门窗和紫木雕制的桌椅很是抢眼,成了第一印象,客厅之上高悬“中将第”巨匾,显出朱氏家族的庄严和华贵。</p> <p class="ql-block">  走出客厅,进一庭院,原来是一祠堂。将祠堂和住宅集为一体,在北方很是少见,南方就是不同。</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庭院非常之多,据介绍,竟有42个之多,房间更是不知多少。地方不大,容纳如此多的庭院和房屋,设计起来可不容易。游客在此游览,颇很费劲 ,简直如入迷宫,常走回头路 。</p> <p class="ql-block">  这幅屏风十分雅气。雕刻,对联,题词很引人注目。一看就知,那是不是一般富豪人家的民宅。后来才知,朱家系一官僚,当过大官,朱家花园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性质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想必这里就是书房了。我小时候上过私塾,堂屋的正方挂的就是五个大字的牌位,“天地君亲师”。(这里挂的是“天地国亲师”,差不多),封建时代,老师地位非常之高,和天,地,皇帝(君)以及父母(亲)并列在一起,供在牌位之上,学生每天都要向这个牌位磕头。</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有许多房间不让参观。出于偶然,见有一扇门虚掩,急忙跑去一看,原来是一闺秀之房,床上被褥颜色非常鲜艳,房屋正在打扫,想进去看看,照张照片,不被容许,被推了出去。这就非常奇怪了,正好有一旅行团经过,问了导游,才知那是一个不公开的客房,给钱就能入住,有清朝着装的小姐服务,让你体验一下入住豪宅的感觉。问多少钱,她不知道。这里竟有此事,没有想到,算是一件秘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展室,进入走马看花看了一遍。原来朱家花园在清光绪末年由朱家二兄弟建造,但他们家族的富华也只历经短短五十来年。最荣光的时候是1911年,因支持辛亥革命被民国政府授予中将军衔。五十多年里,朱家曾有三次抄家。第一次,1903年,因涉嫌反满被清政府抄家。第二次,1915年,因支持袁世凯称帝被蔡锷护国军抄家。最后一次最惨,1927年,因和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发生矛盾,被其抄家,并死于大牢。从此以后,朱家一蹶不振。到了解放前夕,朱家大院已经破落不堪,是游民和乞丐的栖身之地。解放后,改建成部队医院。1990年,建水县政府收回,投资巨款三千万元进行修缮,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所以,我们所见之一切,并非原汁原味。我想,七八成都是赝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2009年3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