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光宛如灵动的金蛇,蜿蜒穿过雕花窗棂,在砚池里跳跃,泛起粼粼金波。史梅芳悬腕提笔,目光落在宣纸上那道未干的墨迹上——墨痕曲折,恰似她一路走来的艺术轨迹,深深浅浅,却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延展。胸前的党徽被阳光镀上一层神圣的光晕,映得她眼底的星火愈发明亮,那是信仰与热爱交织的光芒。 </p><p class="ql-block"> 记忆的时针精准拨回到那个铭刻一生的瞬间。面对鲜红如血的党旗,她攥紧右拳,字字千钧的誓言从胸腔迸发。滚烫的字句如同烙铁,在心底烙下永恒的印记。自那时起,“为人民服务”不再是苍白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化作笔尖流淌的千钧力量,在横竖撇捺间激荡回响。</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繁华都市的艺术名家交流,还是社区组织的党员为民服务活动,无论有没有报酬,总能看到她躬身书写的身影。当银发老者颤抖着双手,接过她书写的“福”字,浑浊的眼角泛起泪光;当稚嫩孩童在她的指导下,歪歪扭扭写下第一个汉字,脸上绽放出雀跃的笑容;当社区居民捧着她创作的励志楹联,眼神里满是真诚的喜悦……这些画面,都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有人劝她多接商演,名利双收,她却只是轻轻摇头:“当笔墨沾满铜臭,就再也写不出打动人心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书法课堂上,她俯身指导的身影从未缺席。从纠正孩子们生疏的握笔姿势,到示范运笔时的轻重缓急;从讲解横竖撇捺的起承转合,到剖析间架结构的精妙平衡,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她的心血。看着孩子们笔下逐渐工整的字迹,那些带着稚气却认真的笔画,她仿佛看到一颗颗艺术的种子正在泥土里悄然萌发,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p><p class="ql-block"> 铺开丈二宣纸,饱蘸浓墨的瞬间,史梅芳总会屏住呼吸,神情庄重而虔诚。她深知,笔下流淌的不仅是方块汉字,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黄山云海翻涌的磅礴、长江奔腾东去的壮阔、塞北雪原的苍茫辽阔,祖国的壮美山河在她笔下徐徐舒展;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奋斗身影、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崭新风貌、科技创新浪潮中的辉煌成就,时代的伟大成就化作灵动的线条,跃然纸上。每一个字,都是她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告白。</p><p class="ql-block"> 党的生日前夕,她将自己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伏案七天七夜。从南湖红船上那照亮黑暗的点点星火,到新时代巨轮破浪前行的豪迈;从井冈山翠竹青松见证的峥嵘岁月,到雄安新区描绘的未来蓝图,每一笔都饱含着她对党的深情与敬意。当最后一个“复兴”二字收笔,满室墨香氤氲,她仿佛听见千万人齐声诵读这盛世华章,声音响彻云霄。</p><p class="ql-block">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悬挂多高的展厅,而在于温暖多少人的心田。”史梅芳轻轻抚摸着胸前的党徽,窗外的阳光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与案头铺开的宣纸、笔架上的毛笔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最美的画卷。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她将继续以笔为旗,以墨为火,在时代的长卷上,书写永不褪色的初心,让艺术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精神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