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采石矶</p> <p class="ql-block">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地处长江南岸,总面积3.92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因集“雄、奇、秀、险”于一身,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p> <p class="ql-block"> 沿着步道,走进一片水杉林,绿意丛生中,这片树林显得更加幽静深远。如果你要是秋天来此,林间弥漫着潮湿的草木香与枯叶发酵的微醺气息,偶尔有松鼠拖着蓬松的尾巴跃过枝杈,惊起簌簌而下的叶雨。蜿蜒的小径在红褐色树影中若隐若现,踩上去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与远处溪水潺潺的流淌声应和,那景色真是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水杉林</p> <p class="ql-block"> “三台阁”是位于马鞍山市翠螺山巅的明代古建筑,始建于1632年,由进士曹履吉捐建,现为采石矶景区标志性景观,兼具历史人文与自然观览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三台阁</p> <p class="ql-block"> 三台阁分为5层,高度大约为30米,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三台阁”匾额是由书法家沈鹏题写。</p> <p class="ql-block"> 三台阁</p> <p class="ql-block"> “李白衣冠冢”位于马鞍山采石矶景区翠螺山麓,最初为南宋道士所立衣冠墓,1972年迁址并更名为“冢”。此处因李白“醉酒捉月”传说闻名。历史上曾与当涂青山真身墓并存,反映民间对其终老地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李白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 该冢始建于宋嘉泰元年(1201年),现存冢基以青石垒砌成圆笼屉状,通高2米,直径5米,四周配汉白玉石栏围护。冢前汉白玉大理石碑镌刻"唐诗人李白衣冠冢"隶书字样,由书法家林散之题写。</p> <p class="ql-block"> “三元洞”是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矶西侧江边的天然溶洞,为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者。该洞古称"中元水府""定江神祠",清代康熙年间僧人定如在此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后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三元洞</p> <p class="ql-block"> 三元洞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按清代风格修复的临江阁楼。洞体嵌入崖壁分上下两层,可通长江波涛,形成"下落无地"的独特景观,洞名题字出自书法家启功手笔。</p> <p class="ql-block"> 三元洞</p> <p class="ql-block"> 在采石矶临江边的石头上,有一只嵌入石头的大脚印,相传是元朝末年,常遇春攻打采石矶时留下的。人不可能在石头上踩出脚印,所以,这个脚印应当是后人为纪念常遇春而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大脚印</p> <p class="ql-block"> “捉月台”又称联壁台或舍身崖,在马鞍山采石矶的陡峭绝壁间,该峭壁翘首展翅,突兀江干,势态险峻,十分壮观。捉月台边有李白的雕像,面向长江。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醉酒后即从此台跳江捉月,驾鲸升天的,由此故名。</p> <p class="ql-block"> 捉月台</p> <p class="ql-block"> 联璧台</p> <p class="ql-block">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广济寺</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 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p> <p class="ql-block"> 蛾眉亭</p> <p class="ql-block"> “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位于雨山区采石街道唐贤街1号,地处翠螺山南麓,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的美誉,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p> <p class="ql-block"> 太白楼</p> <p class="ql-block"> 在太白楼里转了一圈,然后我们从东门走出了采石矶风景区。采石矶不仅是军事要地,更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李白一生多次游历采石矶,他的诗歌与这片山水相互辉映,赋予了采石矶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太白楼、捉月台等古迹之间,仿佛能看见诗仙李白当年在此饮酒赋诗、豪情万丈的身影。他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将采石矶的雄浑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又把这里的山水之美展现得恰到好处。在这些充满诗意的古迹中徘徊,抚摸着斑驳的墙壁,凝视着古老的诗词碑刻,仿佛能与千年前的李白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的浪漫情怀与壮志豪情,心灵也在这诗意的氛围中得到了净化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风景</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风景</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风景</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风景</p> <p class="ql-block"> 游览采石矶风景区,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拥的奇妙之旅。在这里,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怀。采石矶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又像一首悠扬的古曲,每一个音符都诉说着沧桑。它不仅是一处风景胜地,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临江远眺</p> <p class="ql-block"> 李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9日写于安徽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