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青花瓷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城国,简称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它的四面都与意大利罗马接壤,因此被称为“国中国”。梵蒂冈的国土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人,是全世界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但尽管国小人少,却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为首的教廷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圣伯多禄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其建筑风格融合了罗马式和巴洛克式元素。教堂始建于公元326年,最初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的墓地上修建,1503年,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历时120年完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和小安东尼奧·达·桑加罗等都曾经参与教堂的设计,因而成就了如今这座世界上最大、最宏伟壮观,也是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的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大殿下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五扇青铜大门,从右至左依次为圣门、圣事门、中门、善恶门和死门,平常一般游客都由中门进入。</span></p> <p class="ql-block">圣门平时为封闭状态,只有在圣年(每25年为一圣年)的圣诞之夜由教皇亲自开启,象征着走入天堂。2025年恰逢圣年,我们有幸从圣门进入教堂(下图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圣门上的金色浮雕讲述的是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大殿无不令人惊艳赞叹,金碧辉煌的拱形殿顶、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雕像及彩色大理石地面,处处透露出精致与华贵。</p> <p class="ql-block">教堂尽头是圣伯多禄宝座、青铜华盖和巨大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中央穹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其直径42米,顶高约138米,穹顶的圆弧与墙面是《创世纪》等圣经场景的镶嵌画,在阳光照射下绚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除中央穹顶外,大教堂内还有2个中型和10个小型穹顶,都十分的精美华丽。</p> <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是贝尔尼尼最伟大的杰作,高28.5米,由四根高20米的螺旋绞链形铜柱支撑,顶部有一个黄金圆球和一个十字架,四角各有一个天使,位于中间的两个小天使手持教皇皇冠和钥匙,象征着教皇的权威,<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方是宗座祭坛和圣伯多禄的墓室。</span></p> <p class="ql-block">华盖的内部中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金色鸽子,周围环绕着天使和象征教会权威的装饰‌。金色鸽子是圣灵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圣伯多禄)宝座是贝尔尼尼的不朽之作,与青铜华盖和《圣殇》共同称为圣彼得大教堂雕塑艺术品三杰。</p> <p class="ql-block">通体镀金的青铜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和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门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木椅是法国国王查理二世于公元875年送给教皇的礼物,圣彼得殉教于公元67年,这件宝座是陈列展示品。</p> <p class="ql-block">《圣殇》(又称《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完成于1499年,当时他只有24岁。作品由整块洁白的卡拉卡大理石雕琢而成,反映的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后圣母马利亚抱着耶稣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与其它作品着力表现圣母的悲伤与绝望不同,米开朗基罗刻画的圣母平静祥和,圣母对圣子不舍的爱怜和深沉的哀悼神圣而又庄重,直击人们的心灵。这座雕塑也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签名的作品,签名就位于圣母胸前斜挎的肩带上。</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青铜雕像,是13世纪佛罗伦萨雕刻大师坎比奧的作品。圣彼得端坐宝座,左手持两把钥匙(象征天国与人间权柄),右手做祝福状。雕像的背景很象锦缎,其实是马赛克拼图。</p> <p class="ql-block">相传触摸圣彼得的右脚就能得到神的保佑并带来好运,摸的人多了,右脚已经明显磨损,为了保护铜像,现在禁止抚摸。</p> <p class="ql-block">围绕青铜华盖四角有四座圣人雕像,分别是《圣海伦娜》,由贝尔尼尼的助手安德里亚·鲍尔济雕塑。海伦娜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公元325年她去耶路撒冷寻找圣物,在睡梦中得到天使的指引,进入耶稣受难地附近的一座神庙挖掘,找到了耶稣被钉的十字架,随即将它带回罗马,成为了基督教圣物,海伦娜也被天主教和东正教奉为圣人。</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朗基努斯》,据传他是负责对耶稣执行钉十字架刑罚的古罗马军人,当朗基努斯用矛刺耶稣身体时,鲜血喷溅而出,正好溅到他的眼中,使他原本高度近视的双眼神奇般地恢复了视力,他认为这是神的力量,于是放下杀人的长矛,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使用过的这杆长矛也成为了圣矛,拥有战无不胜的神力。</p> <p class="ql-block">《圣安德鲁》,由佛兰德斯雕塑家杜奎斯诺伊雕塑。安德鲁是彼得的弟弟,也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在希腊的佩特雷被罗马当局抓住,当要执行钉十字架刑罚时,他与彼得一样认为自己不配采用与耶稣相同的方式,与彼得的倒钉不同,他选择的是钉在X形十字架上,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莫奇雕塑的《圣维罗妮卡》,维罗妮卡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当她看见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艰难地行走在刑地之上时,她赶在半路,递给耶稣一块方巾,让他擦擦额头的汗水,耶稣接受了她,擦完汗递还给了维罗妮卡,结果耶稣脸部的轮廓竟神奇般地印在了方巾之上。这尊雕像反映的是维罗妮卡手持印有耶稣面容的方巾激动的奔走相告。仔细观察在雕塑中的方巾上能隐隐约约看到耶稣的脸庞。</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呈十字形结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着装饰华丽的小殿堂,殿堂内陈列有壁画、浮雕及宗教雕像,祭坛上装饰着依照世界名画拼接的镶嵌画。</p> <p class="ql-block">《基督显圣》是拉斐尔的杰作之一,描绘的是耶稣悬浮于空中并散发光芒,先知摩西和伊利亚伴随身旁,三个弟子倒地惊叹的场景。据说这幅名画被拿破仑带到了法国,由6位艺术家花费9年时间按原作制作出这幅镶嵌画。1815年入藏此处,成为圣彼得大教堂内最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原画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画廊内。</p> <p class="ql-block">镶嵌画《谎言》,描绘的是圣经故事,第一个基督教团体“耶路撒冷教会”的一个信徒亚拿尼亚试图欺骗圣灵,将出卖田产所得私自留下一部分,却向圣彼得谎称全部奉献,当即倒毙。原画为兰施卡利1604年绘制,这幅镶嵌画作于1727年。</p> <p class="ql-block">《圣杰罗姆的最后圣餐》,原画为多梅尼基诺创作,描绘圣杰罗姆最后一次圣餐,他吃下了代表耶稣血和肉体的葡萄酒和面包,天使出现,将迎接他上天堂。</p> <p class="ql-block">《圣塞巴斯蒂安殉难》,描绘的是基督教圣徒塞巴斯蒂安殉教的场景。这幅镶嵌画是根据17世纪多米尼季诺的名画由皮埃尔·保罗·克里多法力创作于18世纪。</p> <p class="ql-block">主祭坛镶嵌画《洗礼祭坛》,施洗约翰在约旦河边为耶稣洗礼,圣母坐着观看,周围簇拥着天使。原画为马拉塔绘制,现保存于天使圣母大教堂内。</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地宫墓室中保存有140余位教皇的墓碑和石棺,教堂大殿有26个教皇墓龛和非教皇重要人物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墓穴纪念碑,是贝尔尼尼在80岁高龄时雕刻的作品,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庄严端坐,红色大理石布幔和四位白色大理石女神(仁慈、正义、真理、智慧)环绕教皇像,铜雕骷髅手持沙漏警示死亡。</p> <p class="ql-block">庇护八世墓碑,泰内拉尼雕刻,呈现的是教皇跪拜基督、圣彼得与圣保罗的宗教场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跪着的是教皇八世,上面是耶稣,左右是圣彼得和圣保罗)。</span></p> <p class="ql-block">本尼狄克十四世(也称本笃十四世)墓碑,他是一位正统的意大利籍教皇(1740-1758年在位),由彼得洛·布拉西雕塑。</p> <p class="ql-block">格列高利十六世墓碑,</p> <p class="ql-block">利奧十一世墓碑</p> <p class="ql-block">圣大利奧祭坛,大理石浮雕描绘的是452年教皇利奧一世与匈奴王阿提拉会面,空中出现圣彼得和圣保罗,阿提拉望而生畏,举手护目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瑞典女王克莉丝汀纪念碑,17世纪的克莉丝汀放弃瑞典王位信奉天主教。纪念碑中央是克莉丝汀圆形铜像,下方有两位小天使共同托起象征皇权的皇冠,底座上的浮雕内容为让出王位、弃绝新教、蔑视权贵和战胜异端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大公纪念雕塑,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之女,是教堂古迹中三个女性之一。</p> <p class="ql-block">斯图亚特家族(英国历史上极其显赫的家族)三个人的墓碑,这三个人曾经一起争夺英国王位,失败后死于罗马。由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卡诺瓦雕刻,这件作品标志着雕塑从戏剧化的巴洛克时期进入到追求复兴古典风格的新古典主义时期。</p> <p class="ql-block">教堂大殿两侧还陈列有多尊圣人雕塑‌,这些雕塑代表了天主教历史上的重要圣徒和修会创始人,每一尊都承载着独特的宗教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创作的又一雕塑作品就位于大殿入口的左侧,这是一件由云母石雕刻的圣水钵,两边各有一个可爱的小天使。</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左边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持长戟,威风凛凛。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的国家军队,成立于1506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国家军队之一,总共只有135人,并且全部由瑞士士兵组成。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克莱芒七世受到圣神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名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教皇感恩于他们的忠诚,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正面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伯多禄广场,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长廊由4列共284根塔斯干式圆柱支撑,廊顶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人雕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埃及方尖碑(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圣伯多禄广场,下图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圣伯多禄广场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其建设工程历时11年(1656年~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设计并监督完成。</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方尖碑高约37米,重约320吨,由一整块红色花岗岩制成,它原为古埃及法老时期的纪念物,公元37年由埃及运至罗马。与罗马其他方尖碑不同的是,这座方尖碑是一座无字碑,碑身上没有刻上埃及的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两侧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的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圣伯多禄大教堂)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一座艺术与建筑的巅峰之作,如果你来到罗马,一定不要错过梵蒂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