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才的美篇

胡世才

一次步步惊险的登山 <p class="ql-block"> 二、滑坡难行增风险</p><p class="ql-block"> 这位年轻人哪里知道,我原本就是个对山有着独有情钟的人,常言道:“欺山不欺水”,对于在野外登山,我凭着自已“上山如云飘,下山如水流”的底气,奉行的是“无畏险阻,脚下是路”的豪言壮语。对于与他人、群友等一起沿着现成的什么梯坎、小道的登山,那只能算是装模作样地做给他人看、陪他人一同玩乐而已,却不能激发我心灵的震撼。因为我感觉不到心脏那象征生命话力的激烈跳动,表现不出那种汹涌澎湃、矛盾互倚的喘息,激发不出机体的热血沸腾、汗畅淋漓的喷勃豪壮,更缺乏激烈和以开拓的精神勇撞险境的豪迈。</p><p class="ql-block"> 正如先前那位年轻人所说“没有上山的路”一样,我从他父亲住房旁边向后面行走,的确找不到合适的通道,于是又折返至他父亲的房前,向一位在此对我这个行为诡异的陌生者有些留意的老者打探上山的路,他听后也是挂着一付惊疑的表情回答道:“这周围没有上山的路”。</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彻底明白了,于是报着“脚下是路”的信念艰难而困惑地穿过了他父亲住房背面那坎坷的斜坡,进入到乱石满地的丛林中。我沿着约半人深而又不成形的沟渠右边宛延曲折地向坡上进发,不一会就走出了林间,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大片约有十多米宽、好几百米长、并由碎石所组成的陡峭滑坡。这滑坡的顶端之上是一道约有十来米高的悬崖,悬崖之上,一排清晰可见的公路护栏横穿其间。啊,我终于看见了理想的曙光,胜利就在眼前的惊喜激发着我欢快地踏进了这滑坡面,并沿着这中间凸突的脊背面开始了新一轮的征途。</p><p class="ql-block"> 每一步踏入这松散的石子面,所付出的体力自然是成倍的增加,犹其是随着高度的不断抬升,随之而来的陡峭也就更为险峻,以至于最后是每向前跨一步,都演变成了适得其反的倒退,致使身体的重心因失去了常态而好几次俯倒在地。</p><p class="ql-block"> 无赖之下,我失望地停止了脚步回身向坡下俯视。原来,自已在不辞劳苦中已征服了百余米的高度,加之于脚下松散碎石流动的支撑,仿佛自已是站在了毫无依托而又摇摇欲坠的山巅之上,顿时震撼得我心有余悸,大有高处寒之感。</p><p class="ql-block"> 一阵凉风袭挠,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内衣因出汗而湿透,这与我与群友在以往的爬山中只出点毛毛汗的现象是决然的过余而小巫见着大巫了,身体的疲劳感也开始显现。这未曾预料的结果使我与原本的希望倍感冲突,耗费了二十多分钟所付出的艰辛,换来的却是这如此短短的约百余米距离的行程,心理的不甘与失望猛然巨增。</p><p class="ql-block"> 脚下的碎石在重心的作用下又开始了一轮向下滑动,牵动着我的身躯不知所措地又一阵摇晃。此时,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处在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境地之中,醒悟到大自然正以它自有的威严与无情,对我这个无知与狂妄的愚者给予严肃的警告或讽刺。严峻的现实威逼着我忽然间又开始变得有些胆怯而惶恐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探索性地观察着这滑坡的右面斜下,那是见不着边际的糢糊沿线,那下面应该是两山之的交接处所形成的沟壑,左边的下缘,是并行于滑坡足有百多米之长的灌木丛林。我想,若能身处于这灌木丛林中,身体的四周自然是安全的屏障,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碎步横行,终于以身体的不断偏倾滑倒和下滑数米的代价,换来了钻进灌木丛林的理想结果,又报着希望之星,开始了百折不挠地向山上跋涉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