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昔年】闪光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小相学校往事片段</p><p class="ql-block"> 近日收拾书房,不经意间翻到了珍藏已久的小学毕业证书,看到微微泛黄的成绩考核表、班主任李福荣写就的三好评语和毛主席语录等,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勾起了童年与青春的记忆,它如同沙滩上闪烁的贝壳,每一枚都承载着独特的光彩。捡拾出小相学校小学、初中的往事片段与平凡瞬间,串联成照亮我们成长道路中“心空中眨眼的星星”。</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六零后的我们,属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在当时“村村有学校”的时代背景下成长,1969年初春,背着母亲用毛巾缝制的书包,跟着哥哥来到位于毓秀街西的小相学校(旧称“姑姑庵”)报到入学,是任雅茹老师赋予了我的学名,从此正式接受小相学校的启蒙教育。</p> <p class="ql-block"> 一、二年级分别由任雅茹老师、武贵聪老师任教,她们循循善诱地启迪童蒙,引领着语言识字、算术思维的入门知识、生活习惯和社会礼仪。记得开学不久,任老师对我用烟盒缝制的写字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高高地举过头顶展示给同学们,并予以表扬,心中充满了喜悦;武贵聪老师的家访总是风尘仆仆,与父母交谈时,先肯定学业上取得的成绩,然后再指出不足,并征询家长对学校有何要求?言语中透露着满满的期许。三、四年级时的陈金梅老师为了提高我们上课的专注力和纪律性,开课时总会先抽出一、两分钟讲述精彩故事,正式讲课时十分注重互动环节,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下课的铃响;梁晓燕老师的算术课口齿伶俐,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讲课时的神态总是沉稳内敛、自带威严。</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班主任李福荣老师,是位邻家大婶,有时候像温柔的春风,有时候又像严厉的北风,记得有一次的课堂上偷看小人书,被她发现了,走过来轻轻地敲了敲我的课桌,那眼神就像一把利剑,直刺我的小心脏,当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猎人发现的小兔子,吓得瑟瑟发抖。她严肃的说到:“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课堂上开小差儿了;可是,当我们在拔河比赛中为班级荣誉拼搏的时候,她又变成了最热情的啦啦队员,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声音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正是在李老师“严如峻岭,宽似春风”的分寸把握间,体现着师者的教育智慧,使我们小学顺利毕业。</p> <p class="ql-block"> 升入六年级后,幸遇语文老师徐俊兰,在她的课堂上,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的引路人,用她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和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讲解古文时,不仅字斟句酌,旁征博引,更以生动的历史故事为佐料,让枯燥的文字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那些古人的智慧情感正跨越千年的风尘,与我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她的每一堂课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享受着语言之美、文化之韵,真正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所在。为了学生能写好《刘胡兰》一课的读后感,亲自联系了村里唯一的轮式四轮拖拉机,带领我们参观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刘胡兰烈士陵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时代英雄的坚定和勇敢,回来后的读后感,大部分同学写的都言之有物,此举可谓是:“讲台课堂有尽时,塑魂育人无绝期”,即使放在当下,也算得上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社会实践课,闪烁着“强心课堂”的亮光!</p><p class="ql-block"> 插队小相寨村知青教师刘京的物理课,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到纯正的普通话,讲课时字正腔圆,悦耳动听,有一次在讲解摩擦生电的实验,他用毛皮摩擦玻璃棒,竟真的吸起了小纸片,全班哗然…激发出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p><p class="ql-block"> 待到快要升入七年级时,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恐怕毕业后的我升学无望,加之身体瘦弱,亲自找到学校的唐庆宽老师交流想法,希望让我在学校多待一年,重读六年级…唐老师通情达理,充分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不久便同意让我留级复读。那人性化的安排,闪现着善良之光,就像夜空中闪亮的繁星,照亮了我们的前行路途。</p><p class="ql-block"> 复读之后,与李海建、李继先等成为同级,与任开芝、姜秋茹等成为同班,又遇到良师任广福老师,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数学教师,讲解概念语速略快,充满激情,公式推导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每次讲课都会对上一节课的重点进行回顾,然后引入新的内容,让学生们听得容易,记得牢固。印象深刻的是:他把几何、代数巧妙的转化间,使勾股定理的证明浅显易懂,为我们打开了数形结合的思维之门,对“一元二次方程怎样解”的口诀背诵自如并熟练运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我的姐姐王月萍,尽管当时处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背景下,还是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一课不落地讲授给学生…煤油灯下的晚自习,经常能看到老师辅导学生的温馨身影。印象中,初中即将毕业,准备进城照毕业照之际,李润萍同学亲自送来我姐为其垫付的一元钱学费,此时我的姐姐已然忘却…映射出亦师亦姐的师生情谊。现在来看,当时二十出头的我姐任六、七年级的班主任,颇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体现着“嫩肩也能挑重担”的现实。另一兄弟班的同学们也在各位星光闪耀的任课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一同毕业。适逢改元新政,我们这一届初中生经过严格考试,大部分升入杏花高中就读,入学时小相村高一新生人数占比四分之一还多。</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小相学校“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学风踏实”,为老师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成长土壤。</p><p class="ql-block"> 那年月,教室非常简陋,课桌也十分陈旧,黑板是用水泥抹成涂刷墨汁,老师写字时沙沙作响;学生们一支铅笔用到捏不住,一本笔记本正反两面都写满方才舍弃,冬日里的值日生早早来到教室生火添炭,学校甚至没有规定的开门时间,学生的安全全靠着一份最为原始的信任。尽管当时物质匮乏,精神却不贫瘠,每个人都怀揣着远大的梦想,有的立志参军,为祖国贡献力量;有人渴望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领域;还有人希望成为医生,以白衣天使的身份救死扶伤;更有不少人想当教师,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培养下一代…而今思之,那些粗粝的温暖,那些简单的梦想,竞成了我们记忆中最闪光的片段。</p><p class="ql-block"> 在小相学校七、八年的求学岁月如长河奔流,遇见的老师们似繁星照耀,指引着我们的成长旅途。他们或用渊博学识搭建知识的阶梯,或以人生智慧点亮前行的烛光,或用实际行动诠释“桃李不言”的深刻内涵,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指引着我们向光而行…那些留存于思绪中的师者印记,始终以独特的方式镌刻在脑海深处,常以光斑的形式闪现。</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小相学校,在村级“两委”的统筹下,实现了“中心化”。校舍焕然一新,条件远超过去,任教过我们的老师或已进入暮年,享受着夕阳无限好的退休生活。每次回到老家,总会路过曾经的母校,看到今日崭新的教学楼,标准的塑胶跑道,孩子们穿着鲜艳的校服奔来跑去,心中不免恍惚——我们那时的模样,在他们眼中,怕已是过往的传说…祈愿小相中心小学,环境越来越美,师资更加强大,定会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书写出辉煌的时代篇章。</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