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

风雨兼程

<p class="ql-block">这是教科书中的一幅插图,看到课文中的这幅黑白图片,您想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对,这就是我们在上小学时,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从此,雨来聪明、机智、勇敢的形象便植根于内心深处。这篇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红色经典,曾经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玉带般的还乡河穿过丰润城区,静静地流淌,沿河两岸已被开辟为还乡河公园,成为丰润群众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管桦陈列馆、雨来纪念园就坐落在还乡河畔一片美丽安宁的树林中。</p> <p class="ql-block">“雨来之父”管桦原名鲍化普,1922年1月9日出生在丰润区女过庄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还乡河的一条支流泥河就在村边流淌,他的童年便在芦苇荡中度过。1940年管桦参加革命,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当过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在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从事文艺创作。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管桦一手持枪保卫家乡,一手持笔创作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雨来”的形象便在这时有了雏形。1948年《晋察冀日报》上刊登了小说《小英雄雨来》,后来管桦又创作了小说《雨来没有死》。</p> <p class="ql-block">经过管桦陈列馆,向前走进一条幽深的林中小径,几块镌刻着诗词名句(生命到了风中便飞舞起来 ;带着生身大地的爱,生命在朝霞中升起;竹林深处传鸟声枫林酒醉叶正红)的大鹅卵石静静地卧在道边,引领着行人来到小雨来的塑像前。</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朋友们畅游雨来纪念园。</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七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抗日战争,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是很多很多的。”这一段文字,摘自我国著名作家、抗战老战士管桦生前为“雨来纪念园”题写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公园的正中央,小英雄雨来纪念碑坐东朝西,碑的正面,雕刻着管桦先生题写的“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11个苍劲大字。</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西侧矗立着一尊高2米多高的花岗岩雕像。小雨来双拳紧握,迈开步伐,身姿坚定,稚气的脸蛋上,嘴唇紧抿,目光毅然,凝聚着一股顽强不屈的力量。它的正面,是管桦题写的雨来那一代少年喊出的响彻中国大地的名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雨来石雕像身后两侧,各竖两幅花岗岩浮雕。这四幅浮雕画面依次是:芦花戏水、星耀夜读、智护交通、芦丛雏鸭。这些浮雕像,把小英雄雨来的形象,作了生动的再现。</p> <p class="ql-block">碑的背面雕刻着前面提到的管桦亲笔撰题的碑文。在文中管桦还写道:“儿童团有夜校,每当把日本鬼子和汉奸队赶出村以后,敌情缓和的时候,村里朦胧星光的夜雾里,花木的繁枝密叶中房屋的窗子亮着鲜红的灯光,从那里传出孩子们齐声念书的声音:‘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地保护了八路军交通员,在日本强盗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誓死不屈,最后又机智逃出死亡魔掌,人民称赞雨来是抗日小英雄。浮雕背面,镌刻的《小英雄雨来》的全文。</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长达12年的冀东抗战中,数以万计的冀东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雨来就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根据地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英雄雨来》从入选新中国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起,60多年来,这个还乡河水哺育的少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成长!不息的还乡河水、美丽的芦苇荡、英勇不屈的冀东人民……早已与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史诗熔铸在一起,成为永远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这篇课文就像一杯陈年的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回忆的滋味越美。课本里的还乡河,更是不止一次地流进我的梦里,向我倾诉它曾经拥有的美丽和快乐。听着它的絮语,我清点着记忆的底片,回味那久违的还乡河的生命气息。小英雄雨来就是还乡河上的一颗璀璨额明珠,他勇敢的身影,屹立在故乡的河畔,永远守望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家园。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