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客# 义乌画坞坑—翡翠瀑布—摇石里古村—坑口村大环线

烟雨江南

<p class="ql-block">只知道义乌有小商品城,未曾听闻有啥闻名的山。从山上下来后,将大瀑布发给义乌同事,他竟不知摇石里之名。</p><p class="ql-block">梅雨季带人搞户外,真是难为了产品经理,各路采摘之外,就是找溪流避暑。老毛说义乌这条线不错,那跟呗。谁曾想,今天走这一遭后,这条路就下架了。</p> <p class="ql-block">进山处是摇石里露营地,还在营业,大概还早,除了老板已就位,还没客人进场。</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有雨后雷阵雨,昨天的雨还挺大,领队老肖有点话唠,不停地逢人就说,说今天溪水很大,瀑布肯定很壮观。你看这路上都有积水了,唉这里跳一下跳起来我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溪流倾泻而下,溅起阵阵清凉。一行人沿着溪流在树荫中漫步,听着老肖见人就问,今天不热吧?感觉不热对吧?老毛则时不时夸赞自己线路选得真好。</p> <p class="ql-block">需要横跨溪流的时候就有这种很有特色的简易竹桥。</p> <p class="ql-block">老毛急匆匆从前面跑回来,快点快点,瀑布到了!</p> <p class="ql-block">老毛看到人家站在巨石上拍照很是威风,等自己爬上去才知道石头太湿滑,颤巍巍搞了个妖娆照。</p> <p class="ql-block">《义乌县志》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摇石,县南三十五里。大数围,巉岩崱嵂,似空中坠者。摇之微动,隐然有声。下有深谷,水从石罅出,望之如挂帘。”说这摇石得名是有块大石头,风吹摇动,这大石头就在瀑布上方。我们在这里只顾着玩水看瀑布,压根没去仔细看看哪块巨石会摇动,再说,巨石摇动,谁信哪!</p> <p class="ql-block">队伍一分为二,有不想走大环的就留下来玩水。老肖带二十余人进山。</p> <p class="ql-block">上行不多远,就到了摇石村,村民已脱贫搬入山下的画坞坑村,摇石村现在只剩断壁残垣。有两三处房子较新是后来造的饭店,现在也被废弃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去五七学校打卡。这里原来是村小学,只有1名教师。1969年根据上级指示改成了现在的校名,是不是承担了特殊使命未知。1979年,学校撤并,完成了办学使命。</p> <p class="ql-block">早些年,还能看到墙壁上题的诗,现在墙皮也斑驳掉了。</p> <p class="ql-block">有人忙着跟五七学校拍照,有人找洗手间,有人带着一批人出发了。老肖看到一队人马从他面前消失,大叫错了错了,回来回来!赶忙冲到队伍前面把头驴拉回来。</p><p class="ql-block">游侠客休闲线50人以内派两个领队。像今天这样兵分两路的情况一个领队留下照顾玩水的人,老肖带爬山组就既得当先锋又得当尾驴。到了中间岔路又安排了个小分队走小环。还好这个带极速野攀队的领队体力上是完全OK的,只是目前还不知道更难的挑战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老肖照顾队伍之余拍到的摇石里村废墟。</p> <p class="ql-block">过摇石里村再爬升一百米就到了最高峰,老肖说,到顶啦,咱后面就一路下坡啦!</p><p class="ql-block">围着小山坡拐了一个小弯之后,听到类似雨滴穿林打叶声,看看又没下雨,突然意识到又回到溪流边了。</p> <p class="ql-block">这边的竹桥显然没有瀑布那边精致了。</p> <p class="ql-block">越往下走水流越大了。原本的路跨过溪流再折回来,眼看过不去了,从山坡上绕过去吧。</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一处不过河就前进不了的地方——老肖已经山上探路过了,没有路。现在他趟过溪流到前面找路去了。想起了神带队经常让我们待在原地等着他去探路的情景,当领队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这时有位老哥说,这才走了5公里,我看还是原路返回靠谱。但又有几个年轻人下了水过了河,喊话过来说,前面有路有路!</p><p class="ql-block">我打定主意要过河,有那么几秒钟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脱鞋,看几个年轻人直接下了水我也穿着鞋子冲进水里——刚下水就后悔,鞋子防水,从脚脖子灌进去的水根本流不出来,过了河还是得脱了鞋倒出来。至于这鞋子以后还能不能防水也顾不得了。</p><p class="ql-block">老肖回来了,说前面一大段路都很好走,下山没问题,于是他再淌水回去说服还在观望的大部队下水。</p> 老肖的拉,背,托,拽。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甩干了鞋里的水,拧干了袜子,当遇到第二处不得不下水的地方,我想了想还是脱了鞋袜过河。看看不远处又要过河,索性学黄艳赤脚大仙走过去。</p> <p class="ql-block">很长一段路一直在溪边走,老肖说我们终于要离开溪流啦。话音未落又要过河,还要过河。</p> <p class="ql-block">鞋子穿上脱下也很费事,后来就完全自暴自弃了,一路呱唧呱唧踩着鞋里的水走。</p><p class="ql-block">看到简陋的小竹桥真是喜出望外,老毛将哥拉我精神发挥到了游侠客,拉了十几个人过桥。</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上山的路被称作“义乌的九寨沟”,下山的路因了这大水又有了新称呼“义乌的乌孙古道”。游侠们虽湿了身,又觉得有趣。但游侠客大概评估了一下太危险,马上下架了。首发就遭遇下架,是不是绝无仅有了。</p> <p class="ql-block">老肖做的枯水期与今天的水量对比。</p> <p class="ql-block">离开溪流,下山与玩水队会合。环线10公里,爬升约300米。</p> <p class="ql-block">午后雷阵雨来的时候,我们正在佛堂古镇觅食。其实也不太有心情逛古镇,找拖鞋店要紧。大巴带着我们在狂风骤雨中疾驰返家,服务区都没停,到黄龙后雨停了。</p> <p class="ql-block">摄影:众侠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