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方之境

小小弟

<p class="ql-block">走进上海黄浦区四川中路200号312空间的“象牙门画廊”,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她方之境》的画展。这栋建筑原本是德国书信馆大楼,巴洛克风格的立面与现代艺术的碰撞,让整座空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门口,看着不大的广告贴,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将是一场有趣的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张有𤋮的《酸味鸡尾酒》。画面中央是一只装满黄色液体的马提尼酒杯,旁边一支燃烧的蜡烛,烛光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酒杯旁的链子束缚着一个模糊的身影,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人物似乎在挣扎。整个画面色调偏暗,却充满了神秘与不安。仿佛能闻到那杯鸡尾酒的酸涩,像是某种无法言说的记忆,正悄悄在心底发酵。</p> <p class="ql-block">丁咪咪的《敞开的门》描绘了一只巨大的熊形物站在海边,背景是蓝天与海洋,宁静而辽远。画面中两个人背对着观众,似乎在观察这熊形物。他们的身影渺小,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坚定。人站在画前,仿佛也被带入了那个遥远的海边,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咸湿的气息,熊形物的形似毛发在阳光下微微泛光,像是某种启示,正缓缓展开。</p> <p class="ql-block">苏珊·陈的《上海幸运》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作品。鲜艳的花朵在透明玻璃瓶中绽放,金色的装饰在阳光下闪烁,瓶下是一块红色与蓝色交织的几何图案,中央还有一张红色卡片,上面写着“福"字。</p> <p class="ql-block">柳雅拉·李的《泡泡糖》让人想起童年那些黏在鞋底、怎么也甩不掉的泡泡糖。站在画前,仿佛能听见小时候踩在泡泡糖上的“啪嗒”声,那种黏腻又甜蜜的感觉,再次浮现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郑延智的《肥皂》是一幅抽象画,三个半圆形层层叠叠,深灰、蓝、浅黄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背景是浅绿与橙色的渐变。看着这幅画,仿佛看见一块肥皂在水中慢慢融化,带走尘埃,也带走烦恼。</p> <p class="ql-block">崔英彬的《锐利女孩》色彩斑斓,蓝色、紫色与黄色交织,画面中隐约可见一个人的轮廓,背景是几何图案与线条,神秘又梦幻。仿佛看见一个女孩在夜色中穿行,她的身影被灯光切割,却依旧坚定地前行。她是谁?她要去往何方?却始终没有答案。</p> <p class="ql-block">安妮特·胡尔《月光03 》油画布,</p> <p class="ql-block">春惠信的《女孩站在门口》描绘了一位站在门口的女性,背景是绿色植物与蓝色墙壁,右侧还有两人在交谈。画面柔和,充满自然气息。站在画前,仿佛能听见她们低声交谈的声音,那个女孩站在门口,似乎在犹豫,又似乎在等待。</p> <p class="ql-block">任嘉琳的《漫步》描绘了一些植物在风中摇曳,黄色的种子在空中飞舞,背景是蓝天与白云,画面中央还有一个绿色的圆圈,仿佛在框住一些植物。看着这幅画,仿佛看见自己小时候在草地上奔跑,吹散蒲公英的那一刻,愿望随风而去,飞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罗美西《旋转奶牛》木板上的丙烯酸,</p> <p class="ql-block">袁宇的《无题》描绘了几个人物,一个孩子与一个成年人,他们背对着我们,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的景色。背景是蓝天与星星,右侧还有一个蓝色球体。站在画前,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高处的风,吹过脸颊,带着一丝凉意。</p> <p class="ql-block">顾兴子的《伴侣》描绘了一对男女坐在海边的咖啡馆里,男子戴着帽子,女子穿着连衣裙,两人倚桌而坐,似乎在交谈。背景是模糊的海景与棕榈树,整个画面温馨而浪漫。</p> <p class="ql-block">池田中通《蓝色花园》纸浆粘土、木材、天然赭石、水彩、蜡笔在纸上。</p> <p class="ql-block">闵贝克的《麦卡基尼》以粉色与白色为主色调,画中有抽象的线条与形状,包括花朵与不规则的线条。整体画面充满动感与活力,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给人一种梦幻与神秘的感觉。站在画前,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境,那些线条像风一样在眼前流动。</p> <p class="ql-block">展厅在三楼,规模不大。展览的海报由通版黑色作底和白色文字二色组成,面积不大,却也醒目。这里地处市中心,离黄浦江水岸约400米,交通十分便利。</p> <p class="ql-block">这场画展像是一场通往未知的旅程,每一幅画都是一扇门,通向不同的世界。人在这片空间中游走,仿佛也成为了画中的一部分,与那些画面中的人物一同寻找、一同等待那个"她方之境"。</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8日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