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沁园春·司徒美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年少离乡,漂洋过海,异域奔忙。把洪门正义,安良护众;锄强扶弱,威震番邦。遇圣中山,倾心革命,筹款倾家为复疆。烽烟起,救国家抗日,热血盈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归来共筑新章,助国是、丹心映太阳。绝不阿强盗,独持正义;追随真理,续谱荣光。一代侨雄,千秋典范,爱国精神千载长。今追忆,仰高风亮节,光耀东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司徒美堂(1868年—1955年),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广东开平人,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洪门元老、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b></p><p class="ql-block"><b>司徒美堂这个名字对不少人来说挺陌生,但回到上个世纪,他却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连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曾经是他的跟班,国民党那边的蒋介石夫妇见了他也是毕恭毕敬。新中国成立那会儿,毛主席还亲自请他去天安门参加庆典。他去世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操办追悼会,遗体还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868年4月3日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市一户农民家庭,6岁丧父,曾上四年私塾,12岁时赴美谋生,先在旧金山一家华人餐馆当厨工,1885年加入洪门致公堂。1886年,因击毙欺辱华侨的美国流氓被捕入狱,10个月后被华侨及洪门人士募款营救。</b></p><p class="ql-block"><b>主要事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追随孙中山革命:1904年,司徒美堂结识孙中山并担任其保卫员兼厨师,开始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1905年,在孙中山指导下成立安良总堂,出任总理,全力支持孙中山革命工作,还发动并协助华侨建立华校。辛亥革命前后,司徒美堂积极筹款支持革命,典押致公堂大楼为黄花岗起义筹集军饷,发动成员通电拥护孙中山当总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积极投身抗日:九一八事变后,司徒美堂力主捍卫国土,平息美洲华侨社会的“堂斗”。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后,联合各侨团组织“纽约华侨抗日救国会”,为十九路军捐款。全面抗战爆发后,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积极发动华侨捐款、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仅纽约一地华侨便捐送了1400万美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支持新中国成立:1948年,司徒美堂在香港召开记者招待会,提出“国是”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49年,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国号讨论,主张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b></p><p class="ql-block"><b>重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b>- 团结华侨力量:司徒美堂长期致力于团结华侨,他领导的安良堂发展到美国31个城市,成员达2万多人,成为洪门致公堂旗下的强势团体,为团结华侨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推动民主进程:1945年,将美洲洪门致公堂改组为中国洪门致公党美洲总部,出任主席,呼吁结束一党专政,还政于民。1946年,带领美洲各地的洪门代表回国,参加“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呼吁国民党还政于民。</b></p><p class="ql-block"><b>人物评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廖承志同志认为司徒美堂先生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自鸦片战争以来所走过的道路。毛主席也曾盛赞过司徒美堂的爱国行为,对其为中国人民及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司徒美堂对国家作出了诸多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支持民主革命:1904年,司徒美堂结识孙中山后,担任其保卫员兼厨师,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工作。他发动并协助华侨建立华校,如波士顿的光华学校等。辛亥革命前后,司徒美堂将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和维多利亚三处四所致公堂大楼典押,筹集九万多港元支持黄花岗起义,还发动致公堂成员通电拥护孙中山当总统,并向华侨筹集200万美元支持新生政府。北伐战争时期,他再次发动募捐支持广州革命政府,并以美国致公堂名义发表通电支持国共合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助力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司徒美堂力主捍卫国土,平息美洲华侨社会的“堂斗”,团结华侨一致对外。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后,他联合各侨团组织“纽约华侨抗日救国会”,为十九路军捐款。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积极发动华侨捐款,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抗战期间仅纽约一地华侨便捐送了1400万美元。他还前往日本驻纽约领事馆抗议日军轰炸广州,在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后,发电呼吁团结抗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推动民主进程:1945年,司徒美堂将美洲洪门致公堂改组为中国洪门致公党美洲总部,出任主席,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十报宣言》,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还政于民等政治主张。1948年,他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还前往美国西部各城市唐人街宣讲,团结爱国华侨,抵制蒋介石集团在洪门中的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参与新中国建设:1949年,司徒美堂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国号讨论,主张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关注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大事,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司徒美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下是他传奇人生的主要阶段:</b></p><p class="ql-block"><b>年少赴美,初露锋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于广东开平的农民家庭,6岁丧父,12岁时赴美谋生,在旧金山一家华人餐馆当厨工。1885年,他加入洪门致公堂。1886年,因击毙欺辱华侨的美国流氓被捕入狱,后被华侨及洪门人士募款营救,从此在华侨中声名远扬。</b></p><p class="ql-block"><b>组织安良堂,支持革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894年冬,司徒美堂在波士顿组织了“安良工商会”,简称“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号召,被拥为“大佬”。1904年,司徒美堂结识孙中山,担任其保卫员兼厨师,开始追随孙中山革命。他成立安良总堂,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工作,发动并协助华侨建立华校。辛亥革命前后,司徒美堂积极筹款支持革命,典押致公堂大楼为黄花岗起义筹集军饷,还发动致公堂成员通电拥护孙中山当总统。</b></p><p class="ql-block"><b>积极抗日,团结华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九一八事变后,司徒美堂力主捍卫国土,平息美洲华侨社会的“堂斗”。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后,联合各侨团组织“纽约华侨抗日救国会”,为十九路军捐款。全面抗战爆发后,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积极发动华侨捐款、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仅纽约一地华侨便捐送了1400万美元。1941年,司徒美堂被邀请作为华侨参政员出席重庆“国民参政会”会议,回国途中在香港被日军逮捕,他坚决拒绝在香港当“维持会长”,后化装逃走,扶杖步行200多里抵达粤东游击区。</b></p><p class="ql-block"><b>支持中共,投身建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5年,司徒美堂将美洲洪门致公堂改组为中国洪门致公党美洲总部,出任主席,呼吁结束一党专政,还政于民。1948年,司徒美堂在香港召开记者招待会,提出“国是”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49年,他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国号讨论,主张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b></p><p class="ql-block"><b>晚年贡献,落叶归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新中国成立后,司徒美堂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在任期间,他格外关注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大事。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病发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七岁,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司徒美堂作为著名爱国侨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给予了他诸多荣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b></p><p class="ql-block"><b>政治荣誉与职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与建国核心事务:1949年,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与讨论新中国国号等重大议题,主张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担任国家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直接参与国家治理。</b></p><p class="ql-block"><b>历史评价与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其爱国行为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例如,毛泽东曾盛赞他“一生所走的道路,是爱国的光荣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载入历史丰碑:他的事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权威史料,作为爱国华侨的典范被铭记。1955年,司徒美堂在北京逝世后,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是对其革命贡献的重要肯定。</b></p><p class="ql-block"><b>荣誉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参与开国大典: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之一,司徒美堂亲历开国大典,见证国家诞生的历史时刻,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崇高荣誉。</b></p><p class="ql-block"><b>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司徒美堂个人功绩的认可,更体现了国家对爱国华侨群体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做贡献的重视与铭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司徒美堂作为著名爱国侨领,受到了众多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具体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毛泽东:毛泽东盛赞司徒美堂是“爱国旗帜,华侨楷模”。还评价“你过去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出过力,对人民作出过贡献,现在人民胜利了,我们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b>- 周恩来:周恩来曾盛情款待司徒美堂,让其感受到了抗战胜利的光明所在。司徒美堂曾感慨道:“这次受到周恩来的盛情款待,感受至深,使我见到抗战胜利的光明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廖承志:廖承志评价“司徒美堂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了国外爱国侨胞自鸦片战争以来所走过的道路”,是“美洲华侨的一面旗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程津培: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程津培表示,司徒美堂的一生,是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一生,是追求进步、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一生。其爱国爱乡、追求进步、胸怀坦荡、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孙中山:孙中山称“华侨是革命之母”,这一评价虽未特指司徒美堂,但司徒美堂作为华侨代表,积极筹款支持革命,是该评价的重要践行者。他还曾力邀司徒美堂回国出任总统府临印官,虽被婉拒,但也体现了对司徒美堂的认可与倚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水调歌头·司徒美堂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年少别桑梓,远渡向重洋。洪门持剑而起,仁,义震番邦。结社安良护众,助力中山革命,热血洒炎荒。抗日筹金急,保国抚家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拒倭寇,跟党走,志如钢。共商国是,回国献力报家昌。一片丹心似火,半世勋名不朽,青史永流芳。仰止侨雄范,告慰祖炎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