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29.南京City walk访傅厚岗、高云岭

陈洪杰

<p class="ql-block">南京City walk(城市漫步),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访傅厚岗、高云岭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南京地铁1号线和4号线的4A口出,行走500多米来到位于中央路西侧的傅厚岗路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傅厚岗66号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一)</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两层带有阁楼的西式洋房,砖木结构。1937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与国民党谈判,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租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公馆,组建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傅厚岗66号,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历史居住名人:张伯苓</p><p class="ql-block">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天津人。中国近代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始人、校长,西方戏剧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两层带有阁楼的西式洋房,砖木结构。1937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与国民党谈判,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租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公馆,组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傅厚岗66号,张伯苓的公馆,曾经的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现在是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到高云岭去</p> <p class="ql-block">高云岭29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二)</p> <p class="ql-block">高云岭29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幢静谧的三层小楼,当年是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简称八办),又称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的又一地点。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释放了一千多名“政治犯”和进步人士,然后转送延安和抗日前线。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在国民政府首都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的一部分。从1937年8月成立到当年11月下旬撤往武汉,南京“八办”只存在了3个多月,时间虽短做出的贡献却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西式两层小楼,砖木结构。这里是八路军驻京办事处建立后,为方便工作而租用的一座小楼,对外称“处长公馆”,实际是博古(秦邦宪)和一些工作人员的住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