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里觅归途

思伊如斯

<p class="ql-block">三餐四季,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五月的风正叼着艾草的清香朝着我们迎面走来。</p><p class="ql-block">‍这是出嫁女期盼已久的节日,菜市的商铺上早早便摆起白线、黑白或是红白色相间的棉线捆绑的粽子。有煮熟的,也有刚包好未煮的;有素的,亦有用腊肉等各种馅儿的;有甜味的,还有咸味儿的……它们被辛勤劳动的商贩错落有致、分别摆在摊板上,也有一些刚准备好的粽子,被摊贩将之放置在摊架下面的竹筐里。</p><p class="ql-block">‍身边随处可见有人手提竹篮,里面盛满翠绿的粽叶。放眼望去,只见不远处有卖糯米的,细长的米粒与红枣的香味扑鼻而来,隔着摊位伫立,端午节的气息在菜市场里愈发浓郁。</p><p class="ql-block">‍双眸望着眼前这熟悉且亲切的节日景象,我的思绪刹那间飘向远方,恰如被什么惊觉一般,久久无法回过神来。那里,正是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家,屋里的木凳上依旧坐着日渐年迈的双亲。</p><p class="ql-block">‍按照故乡的风俗,出嫁女在端午节的头一天,都会被至亲接回娘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挂艾草、话家常,共享阖家团圆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结婚七年,工作与生活的牵绊,让我无法踏上归乡的路,心中则是充满对父母的牵挂与愧疚。 记忆中,端午总是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节前几日,母亲便开始电话问起来,今年回不回来啊!老人说:“粽粑叶,我已从山上摘回来了。”记忆中,母亲会仔细挑选最新鲜的粽叶,一片片洗净晾干,那翠绿的颜色仿佛凝聚了整个夏天的生机。小妹说:“母亲一边清洗着粽子叶,一边唠叨声从未停息。”“糯米要早早用清泉水浸泡准备好,我这大闺女除了认真读书,包粽子愣是怎么教都学不会,也不知道这孩子过节有没有粽子吃……”</p><p class="ql-block">‍出嫁前,我们总是想着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每年端午节,二妹和小妹经常会在父母一旁帮忙,她们似乎若有所思、亦若有所盼的模样,着实让人放心不下。</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小妹总喜欢偷吃几粒花生,惹得母亲一双大眼像是长到了她身上。不一会儿,母亲嘴角间却如平常挂着藏不住的笑意。 </p><p class="ql-block">‍另一番寨子里其他家庭都难以见到的场景,便是包粽子时,父亲也会和我们一起。他的手法既娴熟又利落,只见父亲将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糯米、腊肉或花生,再轻轻压紧压实,最后用棉线缠绕用力捆绑,三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成了。</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三姐妹总是在父母周围有模有样地学着,可包出的粽子总是歪歪斜斜,要不就是漏了米,要么就是绑不紧。父母却从不嫌弃我们笨,而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教着我们,直到二妹小妹也能包出像模像样的粽子。 柴火铁锅煮的粽子,香味更浓、口感极佳。</p><p class="ql-block">‍记忆里,父亲总是端着铁盆将用干稻草捆绑成一打一打的粽子下锅里,然后不紧不慢地盖上锅盖,安心等待四十余分钟后,再掀开盖子,经过大火漫煮的粽子,会变成“熟”后随时随地可自由吃食的暗绿色,那蒸汽铺满整个厨房,屋内屋外弥漫着浓郁的粽香。</p><p class="ql-block">‍闲下来,父亲会搬来竹椅,坐在堂屋外。一家子围坐父亲膝前,听兄长讲述屈原的故事。他的声音低沉且有力,眼神中透露着对先贤的敬仰。我们听得入神,仿佛见到了两千多年前那个胸怀壮志、投江明志的爱国主义诗人。</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我无意间得知“挂艾草”亦是端午必不可少的习俗。去年端午节回兴义,看见隔壁邻居家门楣上挂着一小捆艾草。那清新的香气,不仅驱走了周围的蚊虫。偶然一时在小区门口,听年长者说“挂艾草还会为一家人带来满满的福气。”</p><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艾草能辟邪驱瘟,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如今,我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异乡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到端午,我也会学着父亲母亲的样子,包粽子、挂艾草,可总觉得节日里少了些什么。或许,是少了父母的陪伴,少了那份“灯火可亲”的亲情,少了记忆中“家”的味道。 </p><p class="ql-block">‍今年端午,本想带着爱人和孩子回一趟家,可时间太赶等原因终是让我无法踏上归途。尽管如此,我依然会时不时关注日历,看着端午一天天临近。正是如此,担忧父母节日吃什么,像是“患”了心病一如既往般愈发沉重。</p><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给父母打电话时,他们总说:“别担心,我们在家挺好的,你们忙你们的,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可我知道,他们的话语里始终藏着失落,也一定盼着我能回家,就像我盼着能回到他们身边一样。 </p><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时,或一个人躺在床上,双眸望着窗外发呆;或将光阴留给文字,指尖轻轻敲着键盘,一行行文字跃然在屏幕上。毫不知觉时,几行热泪已然轻落在平板上,些许字体被大大小小的泪珠浸润着。我依然习惯性抬高右手轻拂衣袖,用袖口擦干眼泪。</p><p class="ql-block">‍那高空中悬挂着的一轮明月,似乎一眼能看穿我的思念,恰时猛一头扎进云层。想起小时候,每逢端午,我总是穿着母亲亲手缝制补丁的旧衣,戴着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粉色发夹,在屋前的坝子里欢快奔跑。 </p><p class="ql-block">‍如今,父母的白发逐日增多。父亲的背也因重病不再挺拔,母亲的记性也愈发健忘。而我却依然不能陪在他们身边。工作与生活的重担,接踵而至。平常日子里,我除了生活节俭后,能在节前转点生活费给他们之外,身边尽孝这件事在我身上更是显得异常无力。 </p><p class="ql-block">‍忽然,我想起十年前,一个人拉着行李箱赶回家过端午时的场景。父亲早早地站在公交车站台等我,远远地向我招手,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进家门,桌上一如往常摆满了我最爱的饭菜,一碗硬米汤粑,以及那热气腾腾的粽子。 一碗热气腾腾的硬米汤粑,当是我的最爱。</p><p class="ql-block">‍自踏上工作岗位后,便鲜少能吃到了。硬米汤粑,是特用父亲从高山悬崖上采摘来的岩豇豆叶子,经过大太阳晒干后磨成粉,投放在两三碗粘米粉加山泉水揉搓后,做成一样大小的汤圆。</p><p class="ql-block">‍父母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做来盛给自己的孩子们吃。 儿时听村里的老人说:“吃了硬米汤粑,爬坡双腿便不会酸痛或紧张一直发抖了。”吃饭时,父母不停地给我夹菜,“这些菜都是你平时爱吃的”,还一直嘱咐让我多吃点。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无忧无虑。 </p><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屋里聊天。父亲说起生活环境的变化,母亲则唠叨着家长里短。月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团聚的时光温馨而又宁静。</p><p class="ql-block">‍我是多么希望时间能停留在那一刻,让我永远陪伴在父母身边。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第二天,我又要踏上返程的旅途。临走时,父亲将大包小包的粽子,以及自家腌制的腊肉香肠一股劲儿塞进我的行李箱里,还不停叮嘱着我要按时吃饭,注意身体。我强忍着泪水,与父母挥手告别。</p><p class="ql-block">‍班车缓缓启动,透过后视镜看着父母渐行渐远、愈见模糊的身影,我的眼泪却极不争气,再也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p><p class="ql-block">‍现下,不能回家陪父母过端午,心中已是满怀愧疚。我想,他们一定也在期盼着我的电话,盼着能听到我的声音。于是,我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母亲的号码。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依然温柔:“艳儿,吃饭了吗?最近工作忙不忙?”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p><p class="ql-block">‍“妈,我们都挺好的,您们别担心。端午节包粽子了吗?”母亲笑着说:“包了,包了好多,我找时间给你寄点。”听到这话,我鼻子一酸,又差点哭出声来。 我告诉母亲,等忙完这段时间,一定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母亲连连说:“好,好,我们在家等你。”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发誓,接下来一定要多抽时间陪陪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发生在自己身上。 </p><p class="ql-block">‍今年端午节假期的夜晚,窗外的街道上依然热闹非凡。对面商场里摆满各种包装精美的粽子礼盒,人们来来往往竟都不询价。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与亲人团聚,却只能在心里默默思念。 </p><p class="ql-block">‍突然我想起古人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刻,我对这句诗亦有了更深的体会。异乡的端午,虽然也有节日的氛围,却没有父母在身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p><p class="ql-block">‍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是对家的眷恋,以及对亲情的渴望。 窗外的月光依旧明亮,我轻轻闭上眼睛,在心里勾勒着父母的模样。这时,我仿佛看到他们坐在桌前,吃着粽子,说着闲话,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我多么希望,明年的端午,我能回到他们身边,亲手为父母炒几个他们都喜欢的家常菜,陪他们共同欢度一个温馨的节日。 生活的车轮没有休止符,年轻人的归途一路曲折盘旋延伸至丛林深处。我们在追逐梦想为生活奔波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最珍贵的亲情。</p><p class="ql-block">‍恰如热播剧《人世间》里说:“对于大多数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参透此谛,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无论怎样,皆当润砾成珠。”</p><p class="ql-block">‍父母的爱,是世间上最无私、最纯粹的爱。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能过得幸福。而我们,却常常因为各种理由,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 </p><p class="ql-block">‍这个端午,虽然无法与父母团聚,但我对他们的爱和思念,却从未减少。我相信,无论距离多远,亲情的纽带将永远不会断裂。</p><p class="ql-block">‍祈盼生活总有那么一天,我会放下手中的忙碌,回到父母身边,好好陪陪他们,弥补这些年错过的遗憾。 </p><p class="ql-block">‍卿若侧耳倾听,那粽子的清香依旧在空气中弥漫,那是端午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愿眼前这一缕缕粽香,能带去我对父母的思念与祝福,愿双亲身体健康,平安喜乐。</p><p class="ql-block">‍亦祝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在端午节里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