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山圣石排名第一,于是熟悉的老总对我讲:你的石头能排在第一,要价十三亿,真的假的,有这种好事。</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不得不讲讲江山圣石,是否有格排名第一,是否是十三亿奇石。</p> <p class="ql-block">《江山圣石》江山圣石是天然奇石,奇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开源。江山圣石记载着7条大河的壮美,讲叙了中华长江文明,黄河文明的脉络。中国历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黄五帝始于今,古圣先贤的美德和中华图腾布满圣石,高贵而圣洁。</p> <p class="ql-block">这方圣石上记载着中华文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四象,四象立四方,太阳东升九洲来贺,众志成城,万象更新。盛世来临。 奇石长136厘米、高68厘米、重九百多斤可称千斤重,玉化光亮。奇石天然形成有:龙、凤、龙凤呈祥、丹凤朝阳、年年有余、事事如意、阴阳平和、忠心报国,龟鹤同寿、二龙护珠、良犬护家、鲲鹏展翅、凤凰同翔等13个图腾,奇石的正中央有团团圆圆的同心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更是微妙维肖,奇石上有汉字:中、国、忠、义、天、人、大、千等等图案23个之多。</p> <p class="ql-block">用中华传统文化解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立四方,二龙护珠、旭日东升、九州来贺。这方奇石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出现,证得一句话"一人一石一世界"。奇石包含着社与稷的灵气,涵盖各种信仰标志,和祖先文化,更说明追求盛世大同,世界大同。人、家、国家、世界、地球村、宇宙大到无垠回归自然天理,阴阳和合是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谐,寻根问祖找的是阴阳和谐。盛世是和谐的凤凰合鸣、龙凤呈祥、团团圆圆的大吉祥!</p> <p class="ql-block">江山圣石出过大布头的书,被中国名人名家大字典、中国赏石大观等出版,世界纪录协会登记:世界上图案最多的灵璧石…。</p> <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艺术家、奇石三老之一张源亲自点评此石,书写《江山圣石》。我国另一位奇石泰斗,也是奇石三老之一的侯康乙亲写《江山万代盛世中华》。</p> <p class="ql-block">在建国七十周年大庆上,江山圣石给国家领袖做的纪念牌,传播一百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山中的岩石凌厉峻峭,水中的卵石光滑圆润,西北的戈壁石质地上乘,江南的雨花石钟灵毓秀。人们对于石的了解与研究从粗俗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先进,逐渐演绎成了石文化。石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石文化可上溯到人类新石器时代,而奇石是石文化中最璀璨的组成。</p> <p class="ql-block">天然的、无人为加工,有艺术文化收藏价值的石头叫奇石。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我国台湾及港澳称谓雅石,日本称水石,在韩国称寿石。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均可称为奇石。奇石乃石文化中的精品味道。奇石美在可赏其形。奇石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人们以石赏之鉴之,即在于它们集瑰丽与灵气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人们对石的品鉴有传承亦有发展:从继承传统的“瘦、皱、漏、透、丑”的基础上,开始追求奇石的“质、形、色、纹、韵”。其石形的奇特、石纹的优美、石质的细腻皆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奇石不仅因自然美而灵秀还因种类繁多而炫目,如象形石因形似人物、动物以及器物等极其富有立体感而得名;如类画石呈现的物象犹如画卷栩栩如生显得美妙;如纹理石所具有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线条可给人以美感……如此差别迥异的奇石,可谓珍贵的艺术品。奇石灵在可寄以情。</p> <p class="ql-block">人们会从对奇石的审美意趣升级为情感寄托。赏石怡情,来自于人们对山水泉石的敬畏,又从中产生了精神依恋。古人云:“石不能言最可人。”无数文人墨客以石入画,以石赋诗,留下了许多惊世佳作、奇美典故: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杜甫供石、白居易咏石……由此可见古人与石缔结了深厚情感。古往今来,人们以石载情,也是因石是顽强、牢不可破的存在。“金石之交”是形容牢固的友谊、“金石之言”形容珍贵的话、“石心”比作坚定的信念……如此一来,奇石便不仅是艺术品,还是爱石者的情感寄托。</p> <p class="ql-block">奇石文化历久弥新。由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雨花石来看,奇石存在的时间已有数千年。同样,奇石文化也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拥有悠久历史。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奇石文化也在创新发展。人们围绕奇石进行采集、解读、赏析等活动一直在延续。值得一提的是,当代许多奇石文化范畴内的新理念、新发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p> <p class="ql-block">如今,赏石文化作为一门产业已开始形成,奇石藏品和奇石展品已走入流通领域,走向商品化。随着奇石收藏热潮的兴起,带动了奇石经济的发展,围绕奇石展开的经营服务活动也日渐繁荣。可见创新发展至今,人们对于奇石的热爱不减反增。奇石文化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于艺术与自然的思考。从奇石进入文化领域到如今的传承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