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比卢德四国行鹿特丹立体方块屋、比利时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一)

little. sheep

<p class="ql-block">海牙,当地人又称之为斯赫拉芬哈赫,是荷兰南荷兰省的省会,拥有人口52.6万(2017年),也是继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之后的荷兰第三大城。</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是荷兰的政治中心,保留了众多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古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海牙的德国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海牙也有现代流行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大转盘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从海牙转而前往鹿特丹。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2024年人口总数为67.06万人。鹿特丹长期是欧洲最大的海港。</p> <p class="ql-block">由于鹿特丹绝大部分建筑被德军摧毁于撤退的1944年底,所以鹿特丹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建筑图画,建筑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虽不整齐划一,却不单调刻板。</p> <p class="ql-block">在鹿特丹,古典风貌的城市和多元的建筑相互交织,在传统建筑的缝隙中,能够看见鹿特丹掩藏不住的实验性的建筑,在欧洲众多城市中显得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鹿特丹新兴建筑漂亮,街头建筑和公园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鹿特丹 是建筑师的精神病院。我像掉进了一场风格躁郁的梦。这座城市是“钢筋做的谜语”。走在街上,你会被不断冒出来的建筑冲击到怀疑人生——像一座歪掉的立方体宿舍、像UFO降落的市政厅、像AI半夜发疯设计的市场天顶……</p> <p class="ql-block">立体方块屋和铅笔大厦,立体方块屋由38个方块组成,附近是布拉克地铁站,布拉克公路和轻轨穿其而过,设计师巧妙的既把立体方块屋设计成过街天桥,又让这些方块屋可以居住、开小商店小酒馆咖啡店和小餐馆,达到物尽其用。</p> <p class="ql-block">立体方块屋设计理念是设计师认为自己的设计就像一棵抽象的树,所有房子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片森林,可以让人联想起通过柱子进入的树屋,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而铅笔大厦则以其铅笔形状的设计而著称,使得布拉克地区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立体方块屋像一个巨大的魔方,独特的外形使它成為鹿特丹的经典地标建筑,是当代建筑中极具标志性的作品,由荷兰建筑师皮特·布洛姆于1984年设计完成。它以其颠覆传统的立方体倾斜造型和鲜艳的色彩,成为鹿特丹现代都市景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立体方块屋作为建筑是地标性建筑,这样的建筑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与吊脚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体被“悬浮“在上空,在围合而成的庭院内留出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建筑可以是自由的,然而使用者也是自由的。</p> <p class="ql-block">立体方块屋近40栋方块房子倾斜45度,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壮观的大房子群,再加上明亮的黄色,更显大胆奔放,时尚而又有特点。置身大楼内,抬头看天空,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的天空,特别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观赏立体方块屋的过程中,我们的旅友与当地年轻人的一次乒乓友谊赛,更使我感受到鹿特丹 的自由建筑中自由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走完方块屋,在不远处就是由MVRDV设计的大市场。面对这样一个建筑时,还是难免感到震撼。巨大的拱形结构围合形成巨大的公共空间。 无论风吹日晒,都不会影响市场中的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Markthal拱廊市场,商住两用,内部呈马蹄状,拥有彩绘壁画和独特的屏幕穹顶,被誉为欧洲最美市场‌,也位于布拉克地区。</p> <p class="ql-block">鹿特丹的烟火气很浓,适宜居住。每天上午在拱廊市场外有室外早市,早市的规模很大,面积也不亚于北京沙河露天室外的早市,且东西便宜,许多衣服布料一两欧就卖。拱廊市场里美食摊位云集,是解决午餐的不二选择。</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铅笔形建筑和伊拉斯谟大桥也是因造型新颖而吸引游人的。鹿特丹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以其创新精神、港口经济与现代风貌,成为欧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荷兰鹿特丹坐大巴回到比利时。</p> <p class="ql-block">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城市,这里有充满中世纪情调的古老建筑,尤其是中央火车站,更像皇宫一样漂亮,巨大穹顶的候车大厅与被玻璃覆盖的火车站台,都是这种风格的完美体现。不愧是“欧洲最美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这座火车站兴建于1895年到1905年,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不惜重金打造。它的主体建筑由建筑师路易斯·戴拉森瑟瑞(Louis Delasenserie)设计,其石材覆盖的外观大致可被描述为新文艺复兴风格,令人联想到16世纪鼎盛时期的安特卫普,甚至古罗马万神殿,但某些元素又透露了时代特征,尤其是立面上的新艺术运动装饰。</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眺望,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犹如一座城堡耸立在街道尽头。</p> <p class="ql-block">带有大理石地面和壮观穹顶的候车大厅,有时会被用于举办活动和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步入车站,高达75米的圆形屋顶候车室令人惊叹,大厅内,扇叶形的窗户交织在一起,中心位置的古老壁钟下方衬托着金色的立体花瓣,精美的浮雕和壁画布满墙壁与天花板,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p> <p class="ql-block">在火车大厅与候车厅交汇处的中央,一座名为《和平之手》的不锈钢雕塑静静伫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这件充满诗意的艺术作品出自旅比华人艺术家闫淑芬之手,已成为往来旅客们的打卡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车站的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2009年,美国《新闻周刊》将其选为全球第四座最了不起的火车站设计;2014年,新闻网Mashable更是将其评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12个车站之冠军。</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如今共有四层,包括两层地下空间,古典主义与工业文明在这座建筑中实现了完美结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