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园乐水行,我们走盖板盖着的通惠河

李秀兰

<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绿家园乐水行,我们走盖板盖住的通惠河。我们从地铁崇文门F口走到骑河楼,我们在汪永晨影响下每个人都是精神焕发。天气闷热,我们决定能走多远就走多远。</p> <p class="ql-block">从崇文门西北口向北走去!</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建筑群,圣米厄尔教堂,保留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台基厂头条,侯仁之先生说:白浮泉是通惠河的源头,元代郭守敬从白浮泉引水向西走到了翁山泊,顺东南走长河进积水潭走东岸过了后门桥、东不压桥、南河沿儿正义路北口玉河桥长安街出城到台基厂二条船板胡同,就是过去的通惠河,这里的船很多,还有船板胡同码头到火车站出奔东便门外张家湾164里140步。</p> <p class="ql-block">台基厂大街是过去的河道,如今呀,早就没了过去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魁梧的现代化的北京饭店,他的岁数也有52岁了,1973年6月我在北京合成纤维厂当建筑工人时我们盖合成纤维厂宿舍7号楼,我们站在楼顶就能看见北京饭店的建筑工地正在施工。</p> <p class="ql-block">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百货大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了王府井百货大楼东边,时针指向10点6分。</p> <p class="ql-block">百货大楼门前的槐树像一位护兵,为行人遮阴。</p> <p class="ql-block">张秉贵像就矗立在北京市百货大楼广场,过去逛百货大楼必须到这里看看张秉贵。劳模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旁边,坐在椅子上休息休息。</p> <p class="ql-block">丰盛的午餐!看着美食诱人的香。很高兴看到了FFFF,看到了猫眼,看到了谢玉玲,看到了笑舟,看到了汪永晨李红,感谢小燕!</p> <p class="ql-block">曾经到百货大楼买过物品的人们与百货大楼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明皇城东安门遗址,很多年以前我们绿家园乐水行来过几次。那时候还有周晨何勇这些年轻人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骑河楼街乐水,过去这里是漕运最繁华四点五公里的玉河。</p><p class="ql-block">自然之友办公室就在骑河楼附近,汪永晨与她的老父亲和高武老师在鹫峰第一次观鸟,那天下大雨!到了鹫峰雨还在下,高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雨过天晴,第一次观鸟活动非常成功!</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李红,很早就加入自然之友,她还到乡村支教是我们喜欢的自然之友会员。</p><p class="ql-block">2000年到2003年我就在自然之友做义工,我是自然之友植物组的成员,敬爱的梁先生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p> <p class="ql-block">马路边行道树上的大槐树你们好,绿家园乐水行感谢大槐树有你们一路陪伴真好。</p> <p class="ql-block">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过去也是运河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东皇城根公园,非常大!走在路上非常凉快。</p> <p class="ql-block">黄箭头是玉河,我看见了东安门皇恩桥。</p> <p class="ql-block">骑河楼街:</p><p class="ql-block">全长282米,清代属皇城,乾隆时称骑河楼街,据日下旧闻考载:骑河楼在东安桥北,芜史云有亭居桥上,曰涵碧桥上走石础二。相传有骑河,今桥西街尚叫骑河楼。“宣统时称骑河楼,民国沿称。1949年后称骑河楼大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程侯大院并,改称骑河楼街。现街内有北京市妇产医院等单位,余为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乘电梯时留个影,我们这些人天天快乐能做点啥,就做啥。六十多岁的人永远年轻!</p> <p class="ql-block">我们观看了明皇城东安门遗址,这里的公园可以安心的走,夏日里有树荫感觉凉爽。</p> <p class="ql-block">我们绿家园乐水行参观了百货大楼地下过去的北京城,那里有许多过去的老古董;最高兴的是还看见了炮局胡同。炮局胡同二条第一个小院是我们租的房子,是绿家园过去的办公室,院子内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树,春夏时节香椿树开花满院花香让人陶醉!到了深秋一墙的爬山虎红叶真是红红火火!我们在院子里做环保酵素,我们在屋里看环保电影,每周五我们有读书会,我还记得宋老师给我们讲寂静的春天,李素杰老师给我们讲瓦尔登湖,十分难忘。</p> <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消失100多年的玉河故道元明清有何变化?</p> <p class="ql-block">我找了半天!终于在北京广播电视台,找到了我要找的元代和明代清代玉河故道,这是北京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这是解说词:他的泊岸基本上用夯土筑成的。</p> <p class="ql-block">但是到了明代他的河底打了密密麻麻的地钉</p> <p class="ql-block">解说词:打了密密麻麻的地钉</p> <p class="ql-block">地钉粗的将近有20厘米或20多厘米</p> <p class="ql-block">上面再砌就是驳岸的石条,</p> <p class="ql-block">上面再覆盖一层压面石条</p> <p class="ql-block">元代的玉河河道宽35米到36点9米,到了清代它的河道宽度变窄。</p> <p class="ql-block">这是小燕子发来的沃尔令斯大瀑布,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明珠姑娘拍的河流,浇灌田地用的。过度的人工化,暑假到了,教育孩子们不要到这样的灌渠或河道中游泳🏊‍♂️!安全度夏人人有责。</p> <p class="ql-block">网上看到的大雨中的南旱河,出现小瀑布,还是那句话,孩子们不要到河边玩耍!</p><p class="ql-block">感谢汪永晨 感谢吴芳</p><p class="ql-block">感谢小燕 感谢慢到极致</p><p class="ql-block">感谢绿家园乐水行</p><p class="ql-block">朋友积极参与</p><p class="ql-block">感谢网上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