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喜宴:一场跨越民族与田野的婚礼

云南.曹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场跨越民族与田野的婚礼,一次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的盛情邀请。仲夏,昆明的夜晚总是带着一丝温婉,而今晚在北京路上穿心鼓楼酒店的这场婚礼,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热烈。这不仅是一场婚礼,更像是一次民族文化的盛宴,一次学术与生活的交融,一次新颖时尚的婚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婚礼现场布置典雅,白色与粉色的花卉交织成浪漫的旋律,舞台中央悬挂的聚光灯下,新郎新娘自已手持演讲稿纸,亲自主持自己的婚礼仪式。他们讲述成长、学业与爱情的故事,真挚动人。随后,邀请一位女师友主持引导现场多达24个节目闪亮登场,一联串温暖欢悦的幸福祝福也闪亮登场。来自阿昌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景颇族及缅甸留学生的朋友们轮番登台,带来了歌唱、舞蹈、器乐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歌声与舞步中满是祝福与团结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们受邀参加王焕瑜民族学博士与景颇族新娘人类学博士的婚礼,我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与他在阿昌族村寨共同田野调查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那是2018年暑期至2019年春天,云大高志英教授团队担任抢救国家级非遗阿昌族史诗课题研究项目,我被聘请担任为该课题研究项目学术专员,成为团队成员的日子,我们从陌生到相知,共同深入课题研究项目地,翻山越岭,一起采访非遗传承人,一起一句一句翻译史诗神话故事,一起熬更守夜参加民族民俗活动,一起欢歌笑语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高高的景颇山,青青的阿昌族茶山,边疆村寨田野,留下师生田野调查一串艰苦的足迹,温暖火塘边听到无数悠远古老的民族古歌,收获满满,完成任务,留下深刻记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我看着舞台上那些身着传统服饰的身影,或持乐器,或舞动衣袖,不禁想起当年我们在小龙塘村翻山越岭做田野调查的日子。时间飞逝,当年的研究生如今已成博士,还娶到了心仪之人。这场婚礼不仅是对他们爱情的见证,更是对多年研究旅程的一次致敬。感谢这场婚礼,让我重温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连接,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云南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的魅力。愿新人百年好合,也愿这份“美美与共”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是个难忘的仲夏之夜。云大民社院王焕瑜博士研究生盛情邀请我们,参加他别出心裁的喜庆婚礼,祝福一对新人百年好合,新婚快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当日婚礼现场,喜气洋洋,新郎新娘自己拿着一张纸自己主持婚礼仪式,情真意切地介绍自己的成长、研学与婚恋历程与忠贞婚誓及感激感恩,邀请两位嘉宾致辞。新娘同族排华高级记者代表女方致辞,祝福他们民族团结,搞好学术研究,百年好合。新郎同门师兄杨晓龙博士代表男方致辞,祝福新郎新娘博士研究生毕业,求学路上学业丰硕圆满,又收获美好婚姻爱情,祝福一对新人美满幸福。然后请女师妹杨婉芝,帮忙主持串联欢乐的24个节目,婚礼现场,远在河南中原腹地与中缅边疆的新郎新娘父母亲没有能来现场祝贺,但他们邀请在昆明的同族长辈、尊师、各民族好友,共情祝贺,载歌载舞,别出心裁,喜气洋洋啊。我谨代表指导过新郎王焕瑜田野调查阿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自己,也代表大家祝福王焕瑜博士、金宽定博士新婚快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难忘2018年夏天,王焕瑜从河南考研攻读云大高志英教授人类学社会学的硕士研究生,那年暑假他参加省级项目阿昌族史诗课题研究,深入中缅边疆梁河县阿昌族山乡小龙塘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明宽活袍家田野调查。当时我受聘请担任该项目课题研究之学术专员,协助高老师带着博士研究生杨金杰,硕士研究生王焕瑜、和肖文、张方亮、杨诚等课题组五进龙塘村田野调查。认识了焕瑜及硕博研究生们,一起翻译,一起采访,一起过节,一起翻山越岭。转眼之间,八九年时间过去了,王焕瑜读完硕士研究生,又读博士研究生,今年也毕业了,还与云南景颇族女学友共结良缘。今天结婚了,真的是喜事!他们知道这几年每去田野调查,给课题研究对象的老乡们特别是研究长住过的老乡家添麻烦不少。今晚他结婚大喜之日,还不忘帮助过自己的恩师亲友朋友们,不仅请阿昌族朋友,还请了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景颇族及缅甸留学生等朋友们与同学们前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幸福,参加婚礼的祝福的朋友们,穿着节日盛装,以歌舞言情,载歌载舞,美美与共,铸牢共同体意识了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衷心感谢王焕瑜博士研究生参加高志英教授团队担任的阿昌族课题项目研究与撰写的阿昌族学朮著作,宣传研究阿昌族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内容,祝福早日出版。再次祝福一对新人白头偕老新婚快乐!(曹歌)</p> <p class="ql-block">王焕瑜金宽定婚礼上,新郎新娘手拿一张纸自己主持自己的婚礼仪式。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婚礼现场布置典雅,白色与粉色的花卉交织成浪漫的旋律,舞台中央悬挂的聚光灯下,新郎新娘手持演讲稿纸,亲自主持婚礼仪式。他们讲述成长、学业与爱情的故事,真挚动人。随后,邀请一位女师友主持引导下现场多达24个节目,来自阿昌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景颇族及缅甸留学生的朋友们轮番登台,带来了歌唱、舞蹈、器乐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歌声与舞步中满是祝福与团结的情谊。曹歌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身穿民族服装的新娘新郎。石祖清拍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看着舞台上那些身着传统服饰的身影,或持乐器,或舞动衣袖,不禁想起当年我们在小龙塘村翻山越岭做田野调查的日子。时间飞逝,当年的研究生如今已成博士,还娶到了心仪之人。这场婚礼不仅是对他们爱情的见证,更是对多年研究旅程的一次致敬。曹歌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王焕瑜金宽定婚礼上,新郎新娘给我敬喜酒。石祖清 拍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谢这场婚礼,让我重温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连接,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云南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的魅力。愿新人百年好合,也愿这份“美美与共”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曹歌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景颇族排华老师,用母语汉语代表女方致辞。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博士杨晓龙同门师兄,代表男方致祝辞。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阿昌族代表俸昌泽老师表演喜庆祝福的舞蹈。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傈僳族代表白光银老师唱歌祝福婚礼。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学弟学妹们献花给嘉宾。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我们代表阿昌族朋友们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和肖文 拍摄</p> <p class="ql-block">2019年3月云大民社院高志英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右)、曹先强学术专员(左)、硕士研究生王焕瑜(中)等项目课题组,田野调查梁河县阿昌族乡勐科村小龙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明宽活袍。杨金杰 拍摄</p> <p class="ql-block">2019年3月15日云大高志英教授团队带硕士研究生王焕瑜来到梁河县阿昌族乡勐科村小龙塘村民小组田野调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明宽活袍。中为高志英教授、右二曹先强学术专员、左一马云刚视频导演、右一王焕瑜硕士研究生。杨金杰 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