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5.9.今天赶赴济南市。</p><p class="ql-block">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地处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p><p class="ql-block">灵岩寺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p><p class="ql-block">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p><p class="ql-block">1982年国务院公布灵岩寺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有许多建筑现在只留有一些基础等遗迹了。</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现存为明代木结构建筑,以殿内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闻名,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p> <p class="ql-block">刘海粟、梁启超、贺敬之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辟支塔是灵岩寺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辟支塔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嘉祐二年(1057年)竣工,历时63年完成。</p><p class="ql-block">辟支塔塔身采用青砖砌筑,八角九层十二檐结构,是国内现存唯一的此类密檐楼阁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塔高约54米,底围48米,塔身逐层递减,造型挺拔雄伟。</p><p class="ql-block">辟支塔意为“辟支佛塔”,辟支佛指无师自悟的圣者,属于佛教三乘之一(声闻乘、辟支佛乘、大乘)。</p><p class="ql-block">塔基石刻浮雕包含古印度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反映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融合。</p><p class="ql-block">该塔不仅是宗教艺术的典范,也是研究宋代建筑技术和佛教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岱庙,又称东岳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岱庙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960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p><p class="ql-block">岱庙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也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堪称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岱庙坊</p><p class="ql-block">此坊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宽9.8米,进深3米,通高11.3米,又名玲珑坊。石坊中柱阳阴两面有刻联,南联是“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联是“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操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均为当年主持建造石坊的山东布政使施天裔所题。</p> <p class="ql-block">秦泰山刻石又名秦李斯小篆碑。</p><p class="ql-block">李斯小篆碑是大臣李斯所写,此刻石是我国最早记述功德的刻石,上刻秦始皇功德铭以及秦二世。</p><p class="ql-block">秦二世诏书,共222个字,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原在泰山山顶,于1928年已于此处保护至今。现在仅展现我们面前的是十个字。</p><p class="ql-block">当年始皇帝东行的时候,共留下了七块刻石,分别是峄山、泰山、琅琊、芝罘、东观、碣石和会稽。</p><p class="ql-block">现在仅存了泰山和琅琊两块刻石,此块刻时证实了秦始皇来泰山的一块史物资料,也证实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文字改革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现在秦泰山刻石为国家的一级文物,也是岱庙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仅存的十个字分别是: 斯 、臣 、去 、疾、 昧 、死、 臣、 请 、矣、 臣。大致意思就是说:臣李斯、冯去疾等人,冒死进谏,请求将秦二世的诏书刻在始皇帝刻石的后面,那么后人就可以明白此刻石的归属者了。</p> <p class="ql-block">仿制的《泰山刻石》,展示着史书中记载的原石模样。</p> <p class="ql-block">天贶(kuang读音:况)殿</p><p class="ql-block">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即天赐的意思。</p><p class="ql-block">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p><p class="ql-block">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殿主祀东岳大帝。</p><p class="ql-block">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亦称“东方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天贶殿供奉着“东岳泰山之神”</p><p class="ql-block">东岳神是中国传统信仰中的泰山主神,源于古代对东方、太阳和大山的崇拜。唐代至宋代是东岳神信仰发展的重要阶段,唐玄宗时期封为“天齐王”,宋真宗加封“天齐仁圣帝”,确立了其人格化特征。明代朱元璋恢复其自然神属性,改称“东岳泰山之神”。</p><p class="ql-block">泰安岱庙作为主祭祀场所,供奉的“东岳泰山之神”具有中国帝王装束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天贶殿两边各有一座御碑亭,亭子里的御碑的四周刻着乾隆皇帝的八首诗。</p> <p class="ql-block">岱庙历代碑刻陈列馆,是一个展示历代碑刻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陈列馆内有汉碑的《衡方碑》、《张迁碑》;晋代三大丰碑之一的《孙夫人碑》;造形新颖、书法相异的《双束碑》;泰山佛教记事名碑《大唐齐州神宝寺碑》等共19块碑刻,这些碑刻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还展现了丰富的书法艺术。</p> <p class="ql-block">端木老师现场教学</p> <p class="ql-block">全团在陈列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端木老师请来了老朋友,现在已经是著名的网红“泰山娟姐”为我们讲解。</p> <p class="ql-block">明水古城位于济南市章丘区。</p><p class="ql-block">明水古城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设西泉镇;到了宋元时期,成为章丘四大名镇之一,其治所城池就在现今的古城位置,这座古城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明水古城以明清建筑为主,是由浙江乌镇景区陈向宏团队设计的,已完成投资11亿元。</p> <p class="ql-block">古城县衙</p> <p class="ql-block">济南是一个泉城,明水古城也主打一个泉水叮咚响。</p><p class="ql-block">著名的梅花泉,水面上五个泉眼似梅花状排列、喷涌,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故居(清照园),是中国规模最大且最具文化价值的李清照纪念场馆。</p><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坐落于百脉泉畔,占地1.8万平方米,融合宋代建筑风格与江南园林特色,包含漱玉堂、梅花泉等核心景观,完整展现李清照生平与词作成就。</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p><p class="ql-block">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p> <p class="ql-block">被后人称为“一代词宗”。</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p> <p class="ql-block">漱玉泉,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亦称《漱玉集》)以济南漱玉泉命名,因传说她曾在此泉边梳妆、创作。该泉名源自“漱石枕流”典故,泉水激石声如漱玉,与李清照词风之清丽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龙泉古刹</p><p class="ql-block">龙泉寺始建于公元1450年,原名隆泉寺,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该寺因百脉泉而建,百脉泉也因此寺而更加著名。</p> <p class="ql-block">百脉泉</p><p class="ql-block">百脉泉位于章丘区,是绣江河的源头,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其泉群分布在东麻湾和西麻湾区域,与趵突泉齐名,并称“东脉西突”。百脉泉金代曾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p><p class="ql-block">因为泉水从许多看不见的脉孔中涌出,似百条大脉,故称“百脉泉”,泛出参差错落的颗颗“珍珠”,形成常年不涸的一泓碧水,当地人也称其为“珍珠泉”,也称明水泉。</p><p class="ql-block">1989年建成百脉泉公园,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内除主泉百脉泉外,还有墨泉、梅花泉、漱玉泉等景点,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墨泉为一钻孔喷泉,1966年建于百脉泉公园内龙泉寺西南角,孔口直径0.4米,泉口因铸铁管黑色,水清透明,望去泉水黝深,故名墨泉。</p> <p class="ql-block">金镜泉,金镜泉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百脉泉宾馆院内的人工钻孔喷泉。泉池呈圆形,池壁由青石垒砌而成,直径5米,深度1.2米,池边装饰有石柱铁护栏。泉水通过150米深的钻孔喷涌而出,盛水期流量可达0.3立方米/秒,涌泉时声如雷鸣。该泉因水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金辉闪烁的镜面效果而得名,周边水渠密布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位于“泉城”济南城北部,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明湖历史悠久,其名始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书中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西两面则湖”。宋代称“四望湖”,后渐堙塞。金代起,在元好问的《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p><p class="ql-block">济南大明湖和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一样,免费!</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p class="ql-block">趵突泉号称“天下第一泉”,是济南最著名的泉水,其历史可追溯至商代,古称为“泺”,距今已有3500多年。</p><p class="ql-block">据《春秋》记载,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北宋曾巩正式命名为“趵突泉”,意为“跳跃奔突”的泉水;后被乾隆皇帝御封其为“天下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济南不愧为泉城,各种泉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泉——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万竹园</p> <p class="ql-block">李苦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李苦禅纪念馆位于趵突泉公园万竹园内,1986年6月正式开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舍由元代始建的万竹园改建而成,融合江南园林、北京王府与济南四合院风格,现存建筑以石雕、木雕、砖雕“三绝”著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18个展室及五桥四亭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四天行程转瞬即过,中国的传统文化,美丽的人文景色,却留在了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