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群山巍峨、云雾缭绕之间,有一条蜿蜒如巨龙的道路,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散发着醇厚的茶香,跃动着不灭的烟火,它便是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是连接内地与边疆的重要贸易通道。那时,内地的茶叶、丝绸、盐巴等物资,沿着这条古道,跨越山川险阻,被运往遥远的边疆;而边疆的马匹、皮毛等特产,也顺着古道来到内地。茶叶,作为古道上的重要商品,更是承载着独特的意义。藏地人民以肉食为主,茶叶能够解腻消食,成为生活必需品,因此在藏民中有“宁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于是,马帮驮着一篓篓茶叶,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在古道上日复一日地穿梭。马帮汉子们不畏艰难,在陡峭的山路上跋涉,用汗水和生命开辟出这条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道。他们的吆喝声、马蹄声,与山间的风声、水声交织,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历史乐章。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古道上相遇、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佛教、道教等文化沿着古道传播,形成了独特的古道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时光变迁,如今的茶马古道虽已不再是主要的贸易通道,但它的魅力却丝毫不减。部分古道在岁月的侵蚀下,石块斑驳,却依然顽强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在云南的丽江、大理,四川的雅安等地,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道段落,成为了旅游胜地。游客们踏上青石板路,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沿途的古镇,依旧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四方街的石板上,还留有当年马帮踩踏的痕迹;古客栈的屋檐下,悬挂着红灯笼,仿佛在等待着远方的客人。街边的茶铺里,茶香四溢,店主热情地邀请游客坐下,泡上一壶地道的普洱茶或黑茶。茶汤入口,醇厚回甘,让人在品味茶香的同时,感受着古道的历史韵味。同时,现代的商业活动也在古道周边兴起,特色手工艺品店、茶馆、民宿等,为古道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展望未来,茶马古道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古道的保护与修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道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让更多人了解它的价值。将茶马古道的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更多特色旅游项目。比如,推出茶马古道徒步体验游,让游客沿着当年马帮的路线,亲身感受古道的艰辛与壮美;举办茶文化节,展示不同种类的茶叶制作工艺,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制茶的乐趣。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茶马古道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访。同时,借助古道的品牌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这条承载着历史、散发着茶香、跃动着烟火的古老道路,在新时代里,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它的故事,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寻历史的足迹,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赵明博,1962年生人,大学学历,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国家高级评茶师,甲辰年西安点茶大赛评委。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会员、陕西省健康快乐促进会副会长、西安高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咸新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摄影家协会员。陕西茗语轩艺术品有限公司、陕西尚唐百味餐饮有限公司、肆拾玖坊乾州运营中心创始人。曾任陕西茶人联谊会副会长、《西部风情》杂志社常务社长、中国记者联合会《丝路发现》杂志执行主编,在《人民日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篇;摄影作品《秘境乾陵.乾陵夕照》入展第2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赛并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