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 悟世事七

绵羊

<p class="ql-block">青山咬定 坚毅攀登</p><p class="ql-block">—— 读《三国》悟世事之七</p><p class="ql-block">杨惠卿</p><p class="ql-block">说到《三国》刘备是一个谁也绕不开的角色。从古至今研究三国历史的大家对于这个人物也是众说纷纭。就连毛主席也多次提到过这个刘备。主席在1959年6月同《人民日报》负责吴冷西谈话时,就提到了刘备,他认为刘备同孙权、袁绍一样,都有多谋寡断的缺点。尽管是这样,但刘备能以一介草民成就一番事业,确实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p><p class="ql-block">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刘备以一介织席贩履之身崛起,终成三分天下的蜀汉开国之君,其经历堪称逆袭传奇。虽自称汉室宗亲,可到他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与出身世家大族的曹操、承继父兄基业的孙权相比,刘备的起点低得惊人。然而,正是凭借 “青山咬定,坚毅攀登” 的执着精神,他跨越重重困境,将理想照进现实。</p><p class="ql-block">刘备的奋斗之路布满荆棘。年少时,他 “不甚好读书,家贫,贩屦织席为生”,但心怀壮志。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三人以讨伐黄巾军为起点投身乱世。尽管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却始终未获重用,仅得了个安喜县尉的小官。张飞怒鞭督邮后,他们被迫弃官逃亡,辗转流离间,又凭借刘虞、公孙瓒的推荐谋得平原县令一职,稍有起色。</p><p class="ql-block">此后,刘备的境遇更是跌宕起伏。北海孔融被围,他不顾自身实力悬殊,毅然派三千精兵救援;徐州之战,被吕布偷袭后方,妻子被俘,军队溃散;投奔曹操后,“煮酒论英雄” 时险遭猜忌;衣带诏事发,又被曹操亲征打得狼狈逃窜。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失去,可刘备从未放弃。他像一棵扎根岩石的青松,任风雨如何侵袭,始终咬定目标,顽强生长。</p><p class="ql-block">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诸葛亮的辅佐与五虎上将的支持下,刘备终于迎来转机。赤壁之战中,他与孙权联军大破曹操,又借机占据荆州五郡,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此后,他挥师西进,在巴蜀之地建立蜀汉政权,实现了兴复汉室的宏愿,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p><p class="ql-block">刘备的故事深刻启示我们:人生之路从无坦途,困境与挫折是成长的必修课。当志向远大而现实条件恶劣时,更需坚定信念,将每一次失败化作前进的动力。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曲折与苦难并非绊脚石,而是积累经验、磨炼意志的宝贵财富,是通向成功的垫脚石。在人生的攀登之路上,唯有咬定目标不放松,才能翻越重重山岭,抵达理想的高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