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儒坊是福州三坊七巷中的第二坊,原名“山阴巷”,因宋代国子祭酒郑穆居此得名,以官绅文士聚居著称。</p> <p class="ql-block"> 其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西侧,全长461米,保存明代建筑13座、清代建筑40余座,包括张经、甘国宝等名人故居,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初名“山阴巷”(因位于闽山之北),宋代改“儒林坊”,后因郑穆(国子祭酒)居此更名“文儒坊”;明代张经居此时称“尚书里”,1966年曾改名“旭日里”,1981年恢复现名。</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三坊七巷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儒坊自宋代起便是文人雅士聚集地,现存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体现了福州传统坊巷格局。</p> <p class="ql-block"> 文儒坊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至通湖路,宽4-6.5米,原为杂石路面,1983年重建仿古牌坊。</p> <p class="ql-block"> 2006年部分建筑因开发被拆,现存64号甘国宝故居、42号张经故居、45/47号陈承裘故居等,坊内还有百年古榕及“文儒公约”碑刻(全国罕见)。</p> <p class="ql-block"> 名人故居: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宣统帝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均曾居此。近代诗人陈衍、海军将领陈季良故居亦在坊内。</p> <p class="ql-block"> 周边古迹:闽山庙(明清庙会胜地)、金斗桥、二桥亭桥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