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暑假,像一把打开欢乐之门的钥匙,承载着探索与放松的期待。然而,当规律的校园生活按下暂停键,一系列心理挑战正悄然浮现:脱离了上下课铃声的节奏,部分同学可能陷入昼夜颠倒的作息漩涡;缺少老师的实时引导,假期作业与兴趣班的双重压力,容易让焦虑情绪如潮水般蔓延;再加上线下社交减少,孤独感也会在独处时悄悄生根发芽。这些看似细碎的心理波动,若不及时干预,不仅会让假期蒙上阴霾,更可能成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隐形炸弹”。</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我们早已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内向的孩子,面对社交场合时往往像躲进贝壳的小螃蟹,难以主动迈出交流的步伐;学业敏感型学生,稍有压力便容易情绪起伏,如同晴雨不定的夏日天气;而自我管理较弱的孩子,一旦脱离集体规范,便可能被电子产品的“引力”牢牢吸引,陷入虚拟世界难以自拔。这些特质在暑假会被进一步放大——独自在家的时光,让内向的孩子愈发封闭;堆积的作业与兴趣班安排,加剧了焦虑情绪;过度依赖手机、电脑,更会导致现实社交能力钝化,甚至引发网络成瘾等深层问题。</p> <p class="ql-block">为守护每位同学的心理健康,我们启动“送心理知识”专项行动,以家访为桥梁,将专业知识与关怀送进千家万户。家访中,老师们不仅倾听孩子的假期烦恼、观察家庭互动模式,更结合实际情况,为家长和学生量身定制心理调适方案。</p> <p class="ql-block">我们带来三大“心理防护锦囊”:</p><p class="ql-block">第一式:情绪管理魔法。当烦躁、焦虑突然“来访”,不妨试试“478呼吸法”——用4秒吸气填满腹部,屏息7秒感受平静,再用8秒缓缓呼气,循环几次,就能让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或是换上运动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让多巴胺带走坏情绪;还可以把心事写成日记,将情绪化作文字,完成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p> <p class="ql-block">第二式:时间规划术。制定可视化作息表,把学习、运动、兴趣培养像拼乐高一样合理分配:每天固定1-2小时攻克作业、预习新课;留出阅读、绘画的“心灵充电时间”;更要严守作息边界,拒绝熬夜透支精力,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满格状态”。</p> <p class="ql-block">第三式:家校协同守护。家长们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建议每天留出“专属谈心时刻”,用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的想法;周末不妨来一场家庭爬山、观影活动,在互动中拉近心灵距离。若发现孩子持续情绪低落、回避交流,天津市学生心理阳光热线(022-23358525)将随时提供专业支持,这里有温暖的倾听与科学的疏导,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灵明灯。</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无论何时遇到心理困扰,都要记住,你们不是独自面对。除了向家长、老师倾诉,天津市学生心理阳光热线时刻为你们敞开,这里有温暖的倾听和专业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这个暑假,让我们携手<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心理知识为帆,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快乐的暑假。</span>用专业知识驱散心理阴霾,用爱与关怀筑牢成长防线,孕育未来之梦,陪伴孩子们收获一个身心健康、充实快乐的假期!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个暑假收获成长与幸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END</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李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刘佩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复审|王东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贾佩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