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0日</p><p class="ql-block"> 兰州 麦积山石窟 伏羲庙 天水</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9日至16日,我来到甘肃南部地区旅游,这是我继青海、西藏和川北之后,再一次来到高海拔地区。对于年逾60岁的我来说,踏足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既是一次年龄体能的挑战,也是一次信心勇气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航班于昨夜23时56分落地兰州中川机场,入住酒店时已是今日凌晨2时30分。稍作休息,就踏上了游览甘南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甘肃,这柄镶嵌在祖国西北的“玉如意”,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相交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甘南地区主要景点的海拔从1900米到4200米之间,平均在3000米左右,与西藏拉萨海拔高度接近。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这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上午8时从兰州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天水。首先参观游览的是麦积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其海拔 1742 米,山高 142 米。山体呈红褐色,为第三世纪砂砾岩构成,除西北部山腰与邻崖连接外,其余三面均为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 出停车场沿石级而上,便是通往石窟的主街。主街一侧有摆满松子山货、崖柏木雕和花花绿绿纪念品的摊位,路旁大树边间或拴着几匹矮墩墩、胖乎乎的骡马,额头上、脖子上披着大红的绸带,打着响鼻,它们的主人招呼着游人:“骑马上山喽!”</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距今有1640多年的历史。历经多个朝代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造像和壁画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与周围的绵绵青山完全不同,它是一座刀切般直上直下的红褐色巨石,只有山顶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从主街的角度仰望,果然是“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古人的描述可以说是十分准确。垂直的岩壁上分布着若干密如蜂巢的洞窟,层层栈道把小小的洞窟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圈圈点点或不规则的四边形,远远望去就像精密仪器上的电路板,有种奇异的科技感。</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走的这个栈道是1984年修建完成的,就这样很多人上来,双腿还是打颤。而我们的先人们,只靠凌空栈道上的木桩就直接上来了,其惊险程度可见一斑。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崖壁上面还有很多方方正正的小孔,就是当年用来插木桩用的。</p> <p class="ql-block"> 走在栈道上面,俯视远处风景那是真的美,蓝天白云下,层峦叠嶂,满眼翠绿,让人心旷神怡!山风一吹,瞬间觉得自己就是武侠中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这是麦积山的第13窟,俗称东崖大佛。位于东崖的中部,开凿于隋代,宋代重修。立面接近方形,高有17米,宽约18米。摩崖为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正中间主尊是阿弥陀佛,身高15.7米,是麦积山最大的一尊造像,佛面圆润饱满,佛形体态雍容,方面大耳,高鼻阔口,下额丰满,风格上有北周造像之遗韵。佛的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是大势至菩萨。整组造像悬立崖面,俯视芸芸众生。虽经千年风雨,但佛和菩萨神情之中依旧流露出一种“观照大千”的精神气度。</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来到的是麦积山石窟的第 9 窟即 “中七佛阁”,位于东崖下部中央,开凿于北周,宋明清重修,是麦积山三大佛阁之一,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壁依山开凿七大龛,龛内塑有一佛二菩萨或二弟子。</p><p class="ql-block"> 壁画约60平方米,为明、清重绘。第4龛顶部绘共命鸟,为人头鸟身的双头童子形象,造型生动别致。</p> <p class="ql-block"> 这是麦积山石窟第3窟,开凿于北周 ,宋明重修,又称千佛廊。人字披顶长廊式崖阁,全长36.5米,是早期木石混合结构建筑形式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 沿栈道再上一层,来到麦积山的第4窟即上七佛阁,俗称“散花楼”。这里是麦积山石窟最为宏伟壮观的一个洞窟。它横宽31.7米,通高16米,进深13米,原型为七间八柱仿木构崖阁式宫殿建筑,是北周时期秦州的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李士谦做功德而建。工匠们直接在沙岩上开凿成宫殿形状,采用高规格的建筑式屋顶设计。现在看到的只是原先的一半规模,另一半早在隋朝时期受一次地震影响已经坍塌了,实在可惜!</p> <p class="ql-block"> 七个并排的佛帐式大龛,每龛各供奉多尊佛像,或为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为一佛八菩萨。</p> <p class="ql-block"> “散花楼”的平台两头各有一位金刚力士,怒目圆睁、颇具威武之姿。</p> <p class="ql-block"> 相较下面几层或大或小上了门锁的洞窟,“散花楼”筑有七间开放的佛堂,镶嵌在巨大的洞窟之内。佛堂门楣上挂着巨大的“菩提场”“西来圣人”“慧光普照”等牌匾,佛堂里均塑有佛祖、佛弟子和菩萨造像,佛堂内壁绘有壁画,褪色仍不失精美。抬头仰望高大的佛像,它们则面露微笑、俯视众生,既有神灵的威严又似乎温和可亲。佛堂之间的墙壁上塑有“天龙八部”形象的浮雕,把七间佛堂连成一道无比气派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在 “散花楼” 中间佛堂,悬挂着一块著名的匾额——“是无等等”。这块匾额由明末清初的诗人、书法家王了望所书。他一生跨越明清两朝,少时饱读诗书,盼望为国效力,却因改朝换代,颠沛流离。在他年逾古稀时,回到故乡陇西,来往于寺院之间,参禅礼佛,吟诗作赋,留下许多艺术作品。当他来到麦积山,被这里静立千年的佛像和秀美风光所打动,于是提笔写下“是无等等”,以表达自己看透世间、心如止水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是无等等“一词,颇有禅意。对也罢,错也罢,得到也罢,失去也罢。不过如此,是无等等。</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中,麦积山石窟是我最后一个到访的。</p><p class="ql-block"> 能在麦积山的绝壁上开窟造像,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攀爬栈道观看窟龛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若能遇到麦积烟雨或许又是一番秀丽风景。麦积山石窟的泥塑造型呈现出人格化、世俗化和形神兼备、动静相生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隔着密密的铁网看洞窟,有几分雾里看花、浮光掠影的感觉。再比如,有很多特窟需要另外单独购票才能参观,票价从100到180元不等。若将特窟全部参观完,大概需要2000多元钱。平民百姓只能望窟止步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麦积山,现在我们来到伏羲庙观览。 </p><p class="ql-block">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p> <p class="ql-block"> 伏羲是“三皇五帝”中三皇里的人皇,生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 ),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 伏羲创八卦,奠定易学基础;造书契,创造文字雏形;结网罟,发展渔猎生产;制嫁娶,确定婚姻礼制。肇启了中华文明,被称为“龙祖”,历史上一直位列三皇之首。 </p> <p class="ql-block"> 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p> <p class="ql-block"> 先天殿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位于中院月台的正中位置。为重檐歇山顶建筑,覆以黄绿琉璃瓦,正脊两端施有龙吻,垂脊与戗脊饰有螭兽仙人,正脊中置桥亭火珠,脊面饰以缠枝牡丹,工艺奇巧精致。</p> <p class="ql-block"> 先天殿前香火很旺。</p> <p class="ql-block"> 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先天殿内顶棚正中藻井,有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图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先天殿内的龙马。</p> <p class="ql-block"> 太极殿是伏羲庙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之一,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形式,屋顶上覆盖琉璃瓦,正脊两端装饰有龙吻,垂脊、戗脊上有螭兽仙人等装饰,脊面还有缠枝牡丹等精美雕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太极殿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团龙</p> <p class="ql-block">团凤</p> <p class="ql-block"> 天水市博物馆1979年恢复建馆,1986年由天水城隍庙搬迁至天水伏羲庙,形成了“馆庙合一”格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肃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8000多年的文明史。这里是伏羲氏的诞生地,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文物和历史遗迹。同时,天水自然景观也非常迷人。</p> <p class="ql-block">伏羲城楼</p> <p class="ql-block">天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古代文明陈列</p> <p class="ql-block">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名人故居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建置沿革简图</p> <p class="ql-block">天水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渭河市区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羲皇故里</p> <p class="ql-block">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市区街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