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提号的故事

川西胡人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故事,一件真实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这时的美国才只有四岁。英国的皇家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故事发生在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军舰上。</p><p class="ql-block">1787年10月15日,皇家海军的邦提号(The HMS Bounty)从普茨茅思港出发,前往塔希提岛采集面包树苗。据说这这种面包树上结的果实可以制作面包。英国政府打算在西印度群岛上种植面包树解决岛上的粮食短缺。</p><p class="ql-block">邦提号是一艘小型木帆船,长27米,宽8米,吃水深度3米,载重230吨。船上共有44名官兵和两名植物学家,船长叫布莱,时年33岁,绝大多数船员不到三十岁。各位读者们可以自行脑补一下,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挤在总面积三百多平方米的地方在海上漂流两三年是一种什么体验。按计划,这趟旅程为先到达塔希提岛,在岛上采集树苗后,环绕地球一圈到达西印度群岛。这本是一个相对轻松的非战斗任务,但船员们却都卷入了一起叛乱事件,他们的人生轨迹将经历怎样的变化呢?</p> <p class="ql-block">邦提号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船长布莱雄心勃勃想在皇家海军当上高官。他曾在十一年前参加库克船长的第三次环球旅行,有丰富的航行经验。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布莱在皇家海军服役,他和法国海军作战,因军功封为海军上尉。</p><p class="ql-block">1783年,英国战败后,皇家海军裁撤,布莱闲赋在家,他就去当了商船船长,年薪500英镑。1787年8月,布莱被任命为邦提号船长,年薪只有70英镑。因为船小人手不够,布莱同时担任管事,掌管船上的钱物和日常开销,这为日后船上发生叛乱提供了导火索。</p><p class="ql-block">布莱和一个叫弗莱彻的年轻人曾多次在同一艘船上共事,他很欣赏弗莱彻的能力,任命他担任大副。</p><p class="ql-block">邦提号等待出发期间,皇家海军军令部官僚作风盛行,迟迟不下达出发令。白等三周后,准备出发时海上又刮逆风,耽误到12月23号才出发。</p><p class="ql-block">在铁甲舰发明之前,木帆船是唯一可以跨越大洋的船只。帆船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遇上逆风和大风巨浪,木船非常脆弱,很容易造成海难。驾驶帆船需要船上所有人齐心协力。皇家海军对船上的军纪要求非常严格,等级分明,下级对上级要绝对服从。不服从命令的处罚非常严厉。布莱船长在船上有绝对权威,无人敢挑战。他想效仿库克船长用严刑峻法让船员们服从。</p><p class="ql-block">他喜欢弗莱彻,提拔弗莱彻成为船上的第二号人物,引起了其它船员的不满。海上航行生活本来就艰难,他还克扣船员们的口粮,理由是为了节约口粮以防万一。弗莱彻看不惯他中饱私囊也被臭骂一顿。</p><p class="ql-block">邦提号本来打算穿越霍恩角(南美洲的最南端)进入太平洋。但因天气原因,无法绕过去,只好改道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从澳大利亚以南进入太平洋。</p><p class="ql-block">经过十个月的艰苦航行,邦提号于1788年10月26号抵达塔希提岛。根据安排他们将在这里停留五个月。塔希提酋长天纳热烈欢迎了他们。十多年前库克船长路过塔希提跟天纳交上朋友,天纳以为是库克船长派人来看望他,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塔希提岛</p> <p class="ql-block">现代塔希提岛上旅游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船员们共采集了一千多棵面包树树苗。这期间他们可以在岛上生活。对于船员来说,塔希提岛就像是天堂一样。不但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而且岛上的居民非常友善,热情好客。塔希提少女浪漫多情,许多船员都被她们迷住了,想想他们前面艰难的路途和回到英国面临的贫穷生活,他们就想永远生活在塔希提岛上。</p><p class="ql-block">1789年1月5号,三个船员逃跑。他们乘坐一艘小船逃到塔希提群岛中的无名小岛。但三星期后他们就被抓回去,并受了鞭刑。鞭刑是非常残酷的,每一鞭都让人痛不欲生,身上会永远留下疤痕。船员们对此怀恨在心。</p><p class="ql-block">1789年4月4日,邦提号起锚离开塔希提岛。回到船上的船员再也不想受布莱船长的气了,决定把他扣押起来。布莱船长没有察觉到船员们的不满,还是跟以往一样责骂他们。弗莱彻也常被他羞辱。</p><p class="ql-block">1789年4月22日,邦提号到达友谊岛(今天的汤加群岛)。岛上有淡水。虽名友谊岛,但岛民对外来人充满敌意。布莱船长命令弗莱彻带队上岸取水,但不允许携带火枪。弗莱彻的队伍被岛民袭击而没有武器还击,所以无法完成任务。弗莱彻被痛斥。出生贵族的弗莱彻非常在意荣誉,加上他想念塔希提岛上的情人,生了谋反之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希提的风景油画</p> <p class="ql-block">1789年4月28日凌晨,弗莱彻趁着值班的机会,带领部分船员发动叛乱,将布莱船长绑了起来,带到甲板上。弗莱彻并不想杀他。弗莱彻的想法是把布莱船长放逐到附近的岛屿上,自己回塔希提岛带上心上人逃亡到天涯海角。</p><p class="ql-block">叛乱份子商量后,给了布莱船长一条7米长的小艇逃生。布莱船长被押上小艇,他的忠实追随者也跟他上了小艇。还有几个没有参与叛乱的船员也想上去,但小艇最多只能坐19个人,所以有些人只能留在邦提号上。临行前,布莱船长答应以后会还他们清白,不会把他们当成叛乱份子。但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否能活着回到英国。</p> <p class="ql-block">小艇满员后,船舷仅比海面高出20厘米。弗莱彻给了他们五天的口粮,给了指南针和六分仪,给了几把砍刀,没给火器。这种小艇平常只用来在小岛附近行驶,不能用于跨洋航行。对于布莱船长来说,最好的情况是在附近找一个小岛暂住下来,再去寻求汤加酋长的帮助。早晨10点,他下令升帆起航前往附近的托法岛,托法岛上火山喷发出的烟云肉眼可见。</p> <p class="ql-block">六分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当天就登陆托法岛。岛上居民不太友善,观察了几天后准备抢劫这艘船。5月2号,布莱船长觉察到他们的意图,下令全员登船离开。托法岛岛民拉住船头的缆绳准备将船拖上岸。情急之下,司务长约翰·诺顿跳入水中砍断绳索,岛民扔石头砸死了他。布莱逃离,船上剩18人。</p><p class="ql-block">船回到了海上后,大家都意识到周围的岛屿不安全。布莱认为唯一出路是向西航行六千五百公里到帝汶岛的古邦港,那里是荷兰殖民地,可以寻求帮助。小船上的粮食和饮水有限,为了能撑下去,每人每天只吃一片面包(不到一两),只喝一小杯水。大家一致同意。</p><p class="ql-block">另一边,看着布莱船长的小艇划走后,弗莱彻清点了剩下的船员。邦提号从英国出发的时候共46人,1人病逝于前往塔希提途中,1人病逝于塔希提岛,布莱船上19人,邦提号上还剩25人,其中参与叛乱的13人,其余12人均为被胁迫留在邦提号上。弗莱彻知道如果布莱船长侥幸活着回到英国,皇家海军一定会派船来捉拿自己。即使布莱死在海上,皇家海军见邦提迟迟不归,也会来寻找他们。他们必须赶紧找个地方隐藏起来。弗莱彻下令往南行驶。</p><p class="ql-block">1789年5月28日邦提号抵达土布埃岛,位于塔希提岛西南640公里。土布埃岛上的居民见有外来船只,倾巢出动来攻击他们。弗莱彻利用船上的枪炮击退了这些土著。他意识到这里不是安全藏身之处,他要先回到塔希提岛再想办法。</p><p class="ql-block">同一天,历尽千难万险后布莱船到达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附近。布莱发现一处珊瑚环礁可以休整。他们在此休息了几天,继续上路。这里距离古邦港还有三千公里。</p><p class="ql-block">1789年6月6日,邦提号回到塔希提岛。弗莱彻编了个谎言欺骗酋长天纳。蒙在鼓里的酋长天纳热情接待了他们。</p><p class="ql-block">布莱船长这边,一直在澳大利亚周围复杂的海域里艰难航行。由于条件过于恶劣,几乎再次发生叛乱。布莱和木匠帕赛交恶。1789年6月12日终于看见了帝汶的海岸线。两天后,他们挂上自制的米字旗划进了古邦港。船上的人员精疲力竭,但全部都幸存下来。布莱立刻报告了叛乱,然后等待搭船回国。在等待期间,有六名船员先后去世。</p><p class="ql-block">1789年6月16日,在塔希提岛补充供给并诱骗了一些岛民入伙,不死心的弗莱彻又来到土布埃岛。他试图缓和同当地土著居民的矛盾。但土著居民拒绝接受他们定居的要求。两个月后,双方再次爆发激烈冲突。土著居民死亡超过60人,血海深仇不可调和。弗莱彻紧急开会商量。船员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叛乱分子,他们想继续寻找无人岛定居。一组是没有参与叛乱的,他们想先回塔希提暂住,等待日后搭乘经过的英国船只。叛乱分子中有四人厌倦了这种没有未来的生活,情愿回国受审伏法。他们加入了后一组人,共16人。</p><p class="ql-block">1789年9月22日,邦提号再次回到塔希提岛。但这一次酋长天纳已经从其它渠道听说了真相,知道弗莱彻骗人,所以就不再搭理他。弗莱彻让想留在塔希提岛的人下船后准备带着剩下的8人离开。晚上他在船上举办宴会,邀请岛民参加,其中包括所有叛乱分子在塔希提岛的情人。宴会期间,他派人悄悄砍断连接船锚的绳索。当时共有20个塔希提岛民被劫持。其中女人14个,男人6个。</p><p class="ql-block">自此,邦提号的船员分成三组。一队(18人)跟着布莱船长到了古邦港,一队(16人)留在塔希提等救援,一队(9人)跟着弗莱彻亡命天涯。</p> <p class="ql-block">红线:邦提号最初抵达塔希提岛的路线。</p><p class="ql-block">绿线:布莱船长带领小艇去古邦港的路线。</p><p class="ql-block">黄线:弗莱彻叛乱后的航行路线。</p> <p class="ql-block">1790年1月15日,弗莱彻带着邦提号来到了皮凯恩岛。这座无人岛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岛屿,它远离所有的大陆和主要岛屿。他们决定定居在这里。为防止逃跑和被人发现,1月23日,弗莱彻下令把邦提号焚毁。从此他们就开始在岛上生活。因怕被发现,他们都不敢白天生火,房屋都建在远离海滩的密林深处。</p><p class="ql-block">1790年3月14日,布莱船长和几名亲信搭船回到英国。英国军事法庭开始审理此案。</p><p class="ql-block">1790年10月,布莱船长被无罪开释。</p><p class="ql-block">1790年11月,皇家海军派遣军舰潘多拉号前往塔希提岛捉拿叛乱分子。</p><p class="ql-block">1791年3月23日,潘多拉号抵达塔希提岛。留在塔希提岛上的16名邦提船员,有两人已经死亡。这两人对前途悲观失望,终日酗酒纵欲,死于打架斗殴。剩下的14名船员不到一周就全部被捉拿归案。潘多拉号的船长叫爱德华。爱德华不分青红皂白把这14名船员全部用铁链锁住关押在潘多拉底舱的囚室里。这间囚室非常狭小,条件恶劣,人在里面站也站不直,躺也躺不下,它被后人称为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是那个著名的潘多拉魔盒。潘多拉在塔希提又停留了几周打探逃亡者的消息,无果。</p><p class="ql-block">1791年5月8日,潘多拉启航去太平洋上去寻找弗莱彻带领的逃亡者。他们寻遍了南太平洋上的所有当时已被欧洲人发现的岛屿,却没找到一点儿逃亡者的踪迹。曾经一度他们看见皮凯恩岛,但没有登岛,只是绕着岛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人居住的痕迹就离开了。</p><p class="ql-block">1791年8月29日,潘多拉号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附近触礁。爱德华没有第一时间下令解开囚犯们的铁链,在船沉没的时候,导致四名囚犯溺水死亡。31名潘多拉船员也在沉船中丧生。剩下的所有人都乘坐救生艇按之前布莱船长的路线前往帝汶岛的古邦港。一路上,囚犯们都被捆住手脚。</p><p class="ql-block">1791年9月17日,潘多拉的幸存者抵达古邦港。囚犯们被押往南非的开普敦。</p><p class="ql-block">1792年6月17日,十名囚犯们被押回了英国普茨茅斯港。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审判。</p><p class="ql-block">1792年9月12日,军事法庭开庭审理此案,由海军元帅胡克爵士主持。此案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审判的依据主要是布莱船长和其他在小艇上的船员的供词。9月18号,法庭宣判4人无罪释放,6人有罪判处绞刑。6人中有1人家里花重金聘请律师,律师以法庭工作中的疏漏申请缓期执行。另有两人以情有可原为由申请国王特赦令。</p><p class="ql-block">1792年10月26日,国王乔治三世赦免了那两人。两天后,三人被执行绞刑,被吊死在军舰的桅杆上。剩下一人第二年以证据不足为由释放。当时的英国评论家认为阶级和关系是造成审判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布莱船长在审判期间缺席。他已经在1791年带着另一艘军舰开始第二次采集面包树苗的航行。这一次他成功完成任务,在1793年8月返回。由于庭审中出现的细节曝光,英国的舆论开始对他不利。弗莱彻的哥哥为弟弟鸣冤,写文章抨击质疑布莱,人们把叛乱的原因归结为布莱口无遮拦,领导无方。海军部为平息舆论,对他作出降薪处分。</p><p class="ql-block">布莱后来戴罪立功,多次获得胜利,因功升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总督。最终他被封为海军副元帅。1817年,布莱63岁时病逝。</p> <p class="ql-block">皮凯恩岛</p> <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自从1791年1月以来,弗莱彻带领众人在皮凯恩岛上开始流亡生活。皮凯恩岛处于南回归线附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面积大约4.5平方公里。刚开始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快乐。弗莱彻和叛乱分子共9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塔希提妻子。塔希提男子除一人外也每人有一个妻子。每一户人家都按自己的意愿选址建造自己的房子。他们开始在岛上饲养鸡,猪和羊,开始种植芋头。塔希提男子擅长下海捕鱼,他们经常在一起分享食物。这群年轻人在岛上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一年后,弗莱彻的大儿子出生,取名为十月星期四。陆陆续续地更多的孩子出生在岛上。</p><p class="ql-block">幸福的日子过久了,人就会变得不满足。英国的船员在航海时每天都有一杯朗姆酒喝。这是为了缓解压力。在焚毁邦提号前,弗莱彻下令把船上的朗姆酒全部转移到岸上,由他来分配船员们每日的酒量。少数船员偷偷地私藏了一些,他们结成了小团体。渐渐地朗姆酒就喝完了,又没地方购买,一些船员开始怀念英国。</p><p class="ql-block">铁匠威廉本来有一个塔希提妻子,但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他妻子知道后,一气之下自杀了。威廉的情人是一个塔希提男人的老婆。他要跟塔希提男人抢老婆。事情闹到弗莱彻那里。弗莱彻让大家投票表决,结果威廉失败。从此大家心中有了裂痕。弗莱彻的权威慢慢地被削弱了。</p><p class="ql-block">一个叫麦可维的船员年轻时曾当过学徒学习酿酒。一次他偶然发现一段卷曲的铜管,他脑袋里自制蒸馏器的想法一闪而过。他偷偷地用岛上的一种甜芋头开始实验酿酒,再蒸馏出烈酒。最后他成功地得到了烈酒。他利用这些烈酒同几个船员形成了小帮派。这种甜芋头在岛上的数量有限。于是小帮派就产生了大量种植的念头。他们想把小岛划分成9块,每个叛乱者一块。而岛上的塔希提男人则将成为他们的奴隶。他们找到弗莱彻商量并要求投票表决。结果小帮派以5比4获胜。</p><p class="ql-block">弗莱彻还来不及说服大家放弃瓜分小岛的想法,消息泄露,塔希提男人们震怒,奋而起来反抗。冲突中,五名船员被杀,他们的塔希提老婆为他们复了仇,全部塔希提男人都被杀死。到1794年,在这群逃亡者登岛3年后,岛上还剩4名船员。他们分别是,亚当,杨,麦可维,昆拓。11名塔希提妇女带着孩子们搬到小岛的另一端生活。</p><p class="ql-block">没有了任何约束,看不到任何未来,麦可维和昆拓天天喝得醉醺醺,神智不清。1798年,麦可维自杀了。昆拓成了害群之马,企图伤害妇女儿童,被亚当和杨处决了。1800年,杨病逝,岛上只剩下亚当一个来自英国的船员,还有9名妇女和19个孩子。</p><p class="ql-block">1808年2月,一艘美国的捕鲸船路过皮凯恩岛。弗莱彻的儿子十月星期四,此时已经十六七岁了,前来迎接他们。船长福格发现了这群会说英语的居民。1810年消息传回英国,这时距离叛乱已经快20年了,英国跟法国正激烈交战,顾不上这桩旧案。</p><p class="ql-block">1814年,两艘英国军舰光临皮凯恩岛。他们把了解的情况汇报给英国政府。英国政府赦免了亚当的叛乱罪,没有起诉他。亚当没有回到英国,他一直在岛上活到1829年。此时距离他登岛已经过去了38年。后人视他为皮凯恩岛的奠基人,认为他富于大航海时代的探险精神。</p> <p class="ql-block">部分邦提船员的后裔—-亚当和昆拓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1839年11月30日,皮凯恩岛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岛上的居民都成为英国公民。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座孤悬海外的小岛。因为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天24小时,英国的殖民地中始终有一块处于阳光之下。</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故事中的人物早已烟消云散了,但里面的爱恨情仇却让后人久久难以忘却。上世纪不断地有人把这段往事拍成电影。比如,1935年的叛舰喋血记,克拉克•盖博饰演弗莱彻。1962年版的叛舰喋血记中,由马龙•白兰度饰演弗莱彻。1984年,梅尔•吉布森在邦提号中饰演弗莱彻。在后人心目中,弗莱彻是一个帅气十足的悲情英雄。</p> <p class="ql-block">克拉克•盖博在叛舰喋血记中饰演弗莱彻。</p> <p class="ql-block">马龙•白兰度在叛舰喋血记中饰演弗莱彻。</p> <p class="ql-block">梅尔.吉布森在电影邦提号中饰演弗莱彻。</p>

弗莱彻

塔希提

布莱

船员

提号

船长

年月日

岛上

他们

潘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