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常说,独乐不如众乐!今天,我们一家老少一起到少华山游玩,赏青山绿水,看蓝天白云,完成了一次开心快乐的户外游。</p><p class="ql-block"> 上周有朋友发来一个广告,说少华山开始免门票,到7月31日结束。对于爱旅游的我来说,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上次去少华山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既然有优惠,那咱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出游吧!</p> <p class="ql-block"> 周六一大早,我和妻子简单吃了早饭从北郊出发,去南郊接上老母亲、妹妹还有外甥女,当然少不了我们的小豆丁,然后驱车直奔位于渭南华州的少华山。</p><p class="ql-block"> 停车后,大门口说不能带宠物,只好把豆丁栓在车轮上,放些吃的喝的,让它一个在车场玩吧。我们进山了!</p> <p class="ql-block"> 购买景交车往返票,六七公里后到达第一个景区--潜龙寺景区。这个景区位于迷糊峪,东邻白崖峪,西接小敷峪,南至蟠龙岭,海拔600-1900米。这里集人文、自然、历史为一体,有西北首条双向悬空的玻璃栈道,还有悬挑于悬崖峭壁上的玻璃观景平台﹣龙首阁。景区也因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寺院--潜龙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拍照留影后开始登山。这里山高谷深,茂竹修林,空气清新,八十岁的老母亲在妹妹的搀扶下,也开心的缓缓沿着台阶上行。老母亲一生操劳,从不闲着,也特别喜欢和我们一起外出游玩。本来这次老人家怕路远不想来,妹妹说有缆车呢,母亲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一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台阶路也不短,上一会歇一会,休息了三四次后我们到达缆车下站,然后腾云驾雾,直飞山顶。坐在缆车里向外望,群山苍翠,郁郁葱葱,远处的关中平原隐隐可见。</p> <p class="ql-block"> 十几分钟后到达缆车上站,这里是一个向北的大平台,视野开阔,凉风习习,远处山上有一个突出的龙头🐲--那就是龙首阁,也是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个目的地。一家人来张合影后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 外甥女这是第三次和我来爬山,兴奋异常,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我陪母亲慢慢走了一会,母亲说:你们先走,去玩吧,我就在路边的长凳上坐着等你们,在这看看山景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往下看到的就是迷糊峪。相传,王莽追赶刘秀到迷糊峪,遇一仙鹤道人便问:"可见一少年进峪?"答曰:"未见。"又问:"此峪何名?"答:"迷糊峪,不是峪中人,进峪就迷糊,进得去,出不来。"言毕,仙鹤道人消失在云山雾海中。王莽吓得急忙退兵,刘秀才逃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一里多路后到达一个广场。一座巨大的牌楼上书“灵秀少华”,旁边还有一个九龙壁。这里正在修建,管理人员说暂时还没开放,可以去潜龙寺或者龙首阁。于是我们踏上飞架在山间的黄色木板铺成的龙身上向前走去,沿途路过了去往号称“第一禅林”潜龙寺的岔路,我们打算返回时再去游览,先去龙首阁。</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悬空步道如巨龙盘踞在山峰之间,还有两段是玻璃栈道,透过玻璃能看到下面郁郁葱葱的山谷。对于恐高的我来说,一直不敢在这么高的玻璃上行走,幸好设计者在右侧还留了一个窄路可供如我这样的人通过。妻子和外甥女一点也不害怕,大步流星的从玻璃上往前走,而我和妹妹都只能沿着边上慢慢走,外甥女还专门探出头去看看栈道底下有多深?这不是欺负我胆小嘛!😂</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上走,只见前面长长的步道伸向天际,红色的栏杆,黄色的步道,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仿佛就是通向天宫的台阶!我在后面给她们抓拍了几张照。太美了,我也忍不住让她们给我来一张--再见少年拉满弓--仿佛自己回到了少年时代,美吧!</p> <p class="ql-block"> 不惧岁月不惧风,再见少年拉满弓!蟠龙道上四处望,群山如画气势雄!</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了山峰之巅昂首群峰的龙首阁。这是一个四层仿古建筑,最底下有台阶通往另一个山峰寺庙的小路,目前封闭,游人不能前往,我想应该是修行之人不愿游客打扰吧!</p><p class="ql-block"> 二层和三层是供游人观赏四周风景的,还有茶舍供游人休息品茶,各种零食,饮料也都有。四层也处于封闭,不能上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看介绍说,这龙首阁位于天贤阁与蟠龙道之间,与蟠龙道组合形似蟠龙,气势如虹。龙首阁占地400多平,建筑面积逾2000平米,总高23米多,最长悬挑21.45米,在三层北侧悬挑有80多平米的玻璃平台,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新型刺激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站在龙首阁三层向外望去,远处的一座山峰高耸眼前,绿树掩映着几处建筑,就是阁下小路同往的寺庙吧!山背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星星点点的村落,再远处的渭河则已经和天际融为了一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大胆的坐在玻璃板上嬉戏拍照,而我则只敢小心翼翼的站在边上看。妻子若无其事的在玻璃面上走来走去,还笑着对我说,你就上来试试吧!三楼门上写的真好:<b>最灿烂的自由,一颗说走就走的心❤</b></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龙首阁,我们原路返回。回望来时的蟠龙道,的确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山峰之间,好多游人在玻璃栈道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 再次到达通往潜龙寺的岔路口,我们离开栈道拐进山林。石板铺路,光影斑驳,山风习习,心情舒畅!</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一座小小的山神庙和一座古钟亭,我们就来到了千年古刹潜龙寺。据载这口古钟为明正统十四年(1449)铸造,原来在寺内,现移至古钟亭。</p> <p class="ql-block"> 相传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追杀汉室后裔刘秀。刘秀逃至迷糊峪蟠龙山,被民女殷梨花搭救藏于古庙中。刘秀许下诺言,他日登基必重修寺庙再塑金身。后来刘秀重整军队,推翻王莽政权,建立东汉,号光武皇帝。后其子刘庄继位,于永平十年命高僧自天竺白马驮经,广传佛法。同时刘庄感父皇恩德,在刘秀当年藏身避难的蟠龙山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取名潜龙寺,这里也成为我国最早的皇家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看到的寺院为清代建筑,坐北向南,布局严整,讲究对称。寺门额首"<b style="color:rgb(237, 35, 8);">潜龙寺</b>"三个大字,两侧楹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虎啸禅林叱咤长风生万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盘宝地呼吸霖雨沛千川</b></p> <p class="ql-block"> 迈进寺门,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随后是三间开的西方三圣殿,供奉着大势至、阿弥陀佛、观世音三位菩萨。寺内还存有明清两代碑石八块,记载潜龙寺盛衰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三圣殿后是一个大院子,东西各有13间厢房,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有一株高大的柏抱槐和一株卧龙柏。院北则是面宽五间的主殿--大雄宝殿--石条铺阶,青砖到顶,碧瓦严实,密密匝匝,檐如凤舞,脊似龙飞,高屋建瓴,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殿,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像,金身坐于莲花座上,玉口微张,左右有阿弥陀佛和药师菩萨相伴。东有文殊菩萨,西有普贤菩萨,殿后门内是地藏菩萨。后院东北角高处还有毗卢殿,两侧还有观音殿、伽蓝殿、祖师殿等。</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后返回院中,再看柏抱槐,的确令人惊奇。看介绍,这棵古树已逾2000年树龄,但依旧雄伟苍劲,枝繁叶茂。笔直巨大的柏树丛根部分开,一棵槐树紧紧的从里面生长出来,和古柏一起伸向天空。</p><p class="ql-block"> 相传,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到少华山,民女殷梨花挺身冒死相救,藏匿刘秀于少华山蟠龙岭古庙躲过了一劫。离开时刘秀不舍情恩似海的殷梨花,为了表达眷恋之情,遂亲手在庙内植下二棵柏树,希望爱情之树常青。东边一棵主干笔直,直插云端,腰身长出一株槐树,据说是当年殷梨花装在刘秀衣兜里的槐种所生。后人称柏树是刘秀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象征;槐树是殷梨花怀仁存善与刘秀生死相守忠贞操节的象征。二者统为一体,是刘秀与殷梨花纯真爱情的神灵造化。传说总是这么充满神奇。</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厢房前红柱黄墙,还悬挂有许多佛教的偈语,字体写的很是工整,又透漏着飘逸,能看出书者有着深厚的的书法功底。</p> <p class="ql-block"> 寺门内西侧的山石上有摩崖石刻“第一禅林”四个大字,旁边的小字已斑驳不清,看不出是是何年代所刻。寺门外有一“潜龙禅茶”,可供游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做停留继续下行,途中遇到一小亭,供奉着一座奇特的菩萨--磐石观音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看介绍,此处原有一奇石,不知何时石中长出一白桦树,潜龙寺和尚发现后,精心养护,白桦树越来越粗壮高大。但突然一夜炸雷闪电将白桦树炸断,潜龙寺和尚齐聚围观,深感惋惜。正当众人要刨根移走倒树时,有一和尚惊喜道:"你们看,根茎岂不像观音菩萨吗?",众人留意后,齐口称赞说是天意。</p><p class="ql-block"> 后来,几个和尚在原地对根茎进行一番精雕细琢后,形成了这尊磐石观音菩萨像。观音慈眉善目端庄文静,尊坐于磐石莲花宝座之上,似在默诵经文。后信众越来越多,求子祈福的人纷至踏来,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山林继续下山,再次经过“灵秀少华”广场后走上返回的山道。沿途遇见一个通往深谷的岔路,她们几个都说不去了,于是我一个人下去看看,随后再追赶她们。</p> <p class="ql-block"> 这条陡峭的台阶路下去后,是一个观赏白皮松的平台。一棵巨大的白皮松矗立在山崖上,特点鲜明。对面山崖上还有一处称为“夫妻石”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白皮松俗称蟠龙松,树皮呈不规则片状脱落,形成白褐黄绿相间的斑鳞状,极像龙鳞。树干形如神龙,昂首向天,树根就像巨大的龙爪紧紧抓住山崖,势若蟠龙蓄势待发。乾卦九四,跃龙在渊。</p> <p class="ql-block"> 在潜龙寺西南悬崖绝壁上,有两块凸起直立的白石棱柱,酷似一对情侣相拥相依。男子执情不舍挺立于北,<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树藤蔓做衣,</span>女子怀情不离娇柔于南,绿草红花为裙,人们称其为"夫妻石",相传也是刘秀与殷梨花在此离别时的神灵造化。</p> <p class="ql-block"> 从此处遥看龙首阁,更显其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返回路上,我碰到了单位同事夫妻俩带着俩宝宝也来游玩,一家四口👨👩👧👦让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 与母亲汇合后,我们坐缆车下山,到达休息处已经十二点了,吃点东西填饱肚子,然后乘景交车前往石门峡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周末闲无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举家上少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绿树蓝天空气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男女老少意气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举目四处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风景美如画!</b></p> <p class="ql-block"> 石门峡景区位于小敷峪中部,北接红崖湖景区,南至密林谷景区,东西为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这里山高林密,流泉飞瀑,千姿百态,别有洞天,是秦岭北麓少有的神奇瑰丽的峡谷景观,主要景点有石门、九龙潭、九龙关、金蟾湖、聚仙湾、天仙瀑布、天崖、鹰石、情人谷、柳林川、白马石、石板河。</p> <p class="ql-block"> 下了景交车,距离景区核心还有两公里山路,妹妹和外甥女陪母亲坐电瓶车继续上山,我和妻子则徒步上行。步行几分钟看到路边一个石头上写着“石门”二字。</p> <p class="ql-block"> 抬头前望,两侧山崖相对,像一个巨大的山门守护着这里,这可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啊!石门高50余米,宽20多米,两边峭壁直立,底部一边是进出峡谷的山道,一边是奔泻喧嚣的激流。石门内外,翠涌千峰,涛声不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个"<b>横岭中断河道开,碧水涌门滚滚来</b>"的石门奇观。</p> <p class="ql-block"> 过石门不远有一个长廊,许多步行的游人在内休息,河沟内水流清澈,还有许多游人在河道里戏水纳凉。</p> <p class="ql-block"> 不到半小时,我们与母亲汇合,这里的游人非常多,大都是带着孩子来玩水的。我们一起走了一段后,母亲在河边一个阴凉的大树下休息,然后就和往常一样,她老人家在这里观山赏水等我们,我们则继续往山里游玩。 </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爱,四季不败!我在少华山很想你!到处都用的标语,可还是让人看着喜欢!</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越往里走越凉爽。</span>九龙潭,金蟾湖,湖水碧绿,波光粼粼,还有供游人游玩的水上人力车。湖边岩缝里,一棵老树顽强的生长着,命运给了它残酷的环境,但它依旧抓牢石缝,积极的向上生长,成为了生命的强者!!</p> <p class="ql-block"> 途中经过一个叫金蟾石的地方,一块高约7米,宽约3米的巨石卧于深谷河畔,形似蛙状,头眼清晰,身布花纹,挺胸抬头,当地人称为"金蟾望月"。传说该石原为华州龙潭一只修炼千年的金蛤蟆,当年在"二华比高低"时,触犯天规,被太乙天尊宣罚到此处化为石身苦修。</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溪水清澈见底,里面有无数的蝌蚪。奇特的是,这里的蝌蚪比我们平时见到的要大好多,有的比我们的大拇指还大,再往上走,水里的石头上就开始出现许多的蛤蟆,一动不动蹲坐在石头上。</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阳光斑驳陆离的路段,我们来到了聚仙湾,还有一个登云台。</p> <p class="ql-block"> 聚仙湾是一处200多米长的河湾,相传道教"八仙"际会于此逍遥而得名。清澈的河水流淌在石床上,飘逸秀美,灰白色的石纹、色彩斑斓的石子鲜亮夺目,仙山碧水,林郁风清,祖师庙、落仙坡、登云台、天仙潭错落密布,道教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有一个通往天仙瀑布的岔路,妻子说她不过去了,在这里休息等我们。我和妹妹带着外甥女去看天仙瀑布。</p><p class="ql-block"> 走过一个晃悠悠的吊桥后几十米,就来到天仙瀑布前,这里位于天崖北的一条沟谷的尽头,在山环林蔽的峡谷中,一股流水从落差40余米高的崖头上飘飘而下,宛如仙女凌空飞舞,真所谓"当空舞素练,流响弄天弦"。瀑水喷珠溅玉,形成水雾,扑在我们脸上,清爽舒服。如果在阴雨天后,上游来水加大时,我想这里一定是脱缰野马,腾空飞泻,声震空谷,气势更加壮观。</p> <p class="ql-block"> 瀑布前有一个供游人拍照的天使翅膀,我们也留个纪念!瀑布下常年流水冲击出一个深潭,潭水碧绿,里面的枯树枝上还聚集了一堆蛤蟆,泉水从石壁上溢流向仙浴潭,王维的诗句“清泉石上流”在这里得以再现。</p> <p class="ql-block"> 返回后与妻子汇合,我们继续在森林里前行,不久来到一处叫“天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天崖是一座南北向高达百余米的山峰,突兀嵯峨,直插云天。崖面壁立如削,上凸下缩,成一斜面。崖底缩进去后,四季雨雪不到,有十多间茅屋草舍参差不齐,是山民栖身之处。当地相传,历代多有绿林于此筑寨落草。天崖南还有古龙洞,北有一祖师庙,我们就不上去看了。</p> <p class="ql-block"> 崖下溪水潺潺,有许多游人在这里乘凉,妻子她们也走累了,约好她们就在这里休息等我,我一个人轻装快进,半小时后返回。</p> <p class="ql-block"> 几分钟后经过一处叫鹰石的地方,一块巨石高约50米,背南面北,形似老鹰。只见它头部歪斜,目视脚下,嘴呈钩状,双翅收拢,背部羽毛浓密,神情若有所思,堪称石中绝景。传说是一只老鹰不慎贪食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一只鱼,天上雷公显威,将其劈成鹰石。</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经过了情人谷和母子峡。</p> <p class="ql-block"> 情人谷为一条长约200米,深约80米的白石峡谷。谷内山崖壁立,林木遮天。河水在狭窄陡峭的白峡谷中飞流激荡,涛声轰鸣。峡谷上为母峡,入口有刘秀"饮马槽",水流湍急;下为子峡,出口有母子洞、情人谷,水涌成湖,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 过后不久,河床变宽,里面有许多柳树,这里就是柳林川--秀峰对峙,河水中流,凉爽宜人,数百株老柳在山风河水的侵蚀下,虬根盘错,体态龙钟,或立或卧,俯仰成趣。行走在这深林蔽日芳草铺地的柳林川,山鸟啁啾,藤蔓垂挂,实在是体验山林野趣的绝佳之境。来这里的游人已经很少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快步前行,转过一个湾后听到前面有说话声,只见如板的河床里有不少大人、孩子在戏水,石板河到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应该是景区的最里头了。旁边介绍说,石板河位于石门峡景区最南端,因河床平滑如板而名。蔽日遮天的深林中,厚厚的落叶,淙淙的流水,恣肆的虬葛莽藤以及布满苔藓的怪石,无不显示着这深山里的原生态景象。穿行其间,物我两忘,我尽享着此刻的宁静与悠然。</p> <p class="ql-block"> 林深幽静,流水潺潺,湿润的环境让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一颗绿茸茸的巨石上有一个坑,里面的积水映照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树林更加茂密,一块牌子拦住了去路。密林谷未开发,慎入!</p> <p class="ql-block"> 我到溪水边洗把脸,拍张照,无意间看到溅起的水雾在穿过树叶的阳光下,居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彩虹🌈,要不是蹲在这么低的地方,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个独属于我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上,看到了来时错过的白马石。这是一处长约200米,高约百米的通体洁白巨石,形若腾空的骏马耸立于河东山梁上,头、颈、身、尾依稀可见,掩映在满目葱翠的密林深处与灰色山崖浑然一体,动感强烈,意趣盎然,令人遐思无穷。</p> <p class="ql-block"> 跑过木桥,还看到一处摩崖石刻,是唐朝诗人李端赞美少华山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b></p> <p class="ql-block"> 回到她们的休息处,人已经离开了。看来是等不及先返回了。我加快脚步继续追赶,沿着另一条路还去看了看山崖上的九龙关。</p> <p class="ql-block"> 九龙关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关城高约3米,宽约3.5米,方石筑砌,中间是三尺之宽的门洞,蜿蜒崎岖的燕子褊道从中穿过。关上是云雾缭绕的燕子崖,下有深不可探的九龙潭,又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要隘。</p> <p class="ql-block"> 跑下九龙关,来到龙船这里,距离集合点还有百十来米了。给妻子打个电话,她说已经和母亲汇合了,快走到电瓶车发车点了。我一路小跑,不到一分钟就看到母亲正排队准备上车。</p> <p class="ql-block"> 依旧是母亲她们仨坐车返回,我和妻子徒步下山。再次经过石门后我们一起乘景交车出了大门。今天共徒步近16公里,算是一次强度比较大的户外徒步了,不过感觉非常舒服,明天好好休息!</p> <p class="ql-block"> 走出景区大门口,一朵白云从山峰之间探出了头,像是和我们打招呼:这里美吧!欢迎下次再来!</p> <p class="ql-block"> 这才是:山高水长,天蓝云白。周末休闲,悠哉悠哉!我们下次去哪呢?再说吧!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