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进乡村音乐美育发展、赋能基层教师专业成长,中央音乐学院“授渔计划”美育课堂第三期全国乡村音乐教师培训班,于6月27日在北京正式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音乐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踏上音乐教育能力提升的研修征程。</p> <p class="ql-block"> 8:30开班仪式拉开帷幕。主持人向学员介绍培训背景、目标及课程框架,强调本次培训聚焦“素质型音乐教育”实践,旨在为乡村学校输送可落地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李昕书记在致辞中,向全体学员致以热忱欢迎 。她盛赞“授渔计划”对乡村美育发展的推动价值,对参训教师扎根乡村、播撒音乐火种的坚守致以敬意 ,并勉励学员把握学习契机,在交流互鉴中吸纳先进音乐教育理念与方法,反哺乡村课堂,赋能孩子全面成长 。</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基金发起人高继辉先生致辞时,回溯计划发起的初心与坚守的使命,阐释美育在乡村教育场域中的独特意义。他指出,音乐是连接心灵的通途,更是赋能乡村孩子自信成长的关键动能;并期许参训学员全情投入研习,化作乡村美育的星火,点亮更多孩子的音乐梦想 。</p> <p class="ql-block">上午:姚瑶老师《音乐综合课》:探寻歌唱教学的奥秘</p><p class="ql-block">姚瑶老师以《欢笑》开启了上午的课程。她引领学员们采用轮唱与节奏接龙的独特形式,让《欢笑》这首简单的童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不同声部此起彼伏,交织成美妙的旋律,就像一场充满活力的节奏舞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的节奏型,如切分音和附点节奏,更学会了运用柯尔文手势来辅助音准训练。这种从节奏入手的教学方式,仿佛为学员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音乐之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节奏在音乐表达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姚瑶老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奏游戏。她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基础素材,设计了“节奏模仿”和“节奏重组”两个环节。学员们积极参与,通过即兴创作,将简单的节奏型转化为富有创意的音乐片段。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员们的反应能力和节奏感,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潜能,让课堂充满了欢乐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下午:潘梦老师《素质型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法》:构建沉浸式音乐课堂</p> <p class="ql-block"> 潘梦老师以《草原就是我的家》为例,为学员们深入剖析了素质型音乐教育的教学精髓。她首先引导学员们通过想象草原的美丽场景,感受歌曲所描绘的辽阔与宁静。接着,她带领学员们模拟骑马的律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轮唱环节,潘老师巧妙地运用卡农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如赛马般热烈、奔放的氛围。此外,她还注重结合音色和动作来引导学员们感受音乐情感,例如通过强弱对比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变化。</p> <p class="ql-block"> 首日的培训,为乡村教师们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上午的课程让我们掌握了歌唱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下午的课程则让我们深入理解了素质型音乐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路径。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他们对音乐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今后将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音乐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和温度。后续的课程将继续聚焦素质型音乐教育实践,为乡村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助力他们将美育的种子播撒到乡村课堂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本期简报由福建团学员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