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大环线之旅第一站西安:历史与现代的交响

一叶名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6月16号,我们开启了酝酿已久的这次西北之旅(主要是青甘大环线),由于亲家是广州人,没有去过高原地区,为了预防高原反应,我们采取了逐步提升海拔,逐渐适应前往青藏高原,第一站选择了千年古都西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既有厚重的历史沉淀,也有现代都市的繁华气息。从钟楼到城墙,从秦陵兵马俑到华清宫,每一步都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古今交融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夜幕降临,我们首先来到西安钟楼。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建筑,在灯光映照下显得庄重而璀璨。绿色琉璃瓦在金光灯影中熠熠生辉,塔身被红灯点缀得如梦似幻。站在钟楼下,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和远处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步回民街,品尝地道美食后,我们登上西安城墙。这道环绕古城的明代城墙,至今仍是城市中最醒目的地标之一。夜晚的城墙上微风拂面,脚下是灯火通明的街道,远处则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我们在城墙上行走,仿佛穿梭于两个时空之间,一边是古老的砖石与灯笼,一边是闪烁的霓虹与车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次日清晨,我们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这里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文化的巅峰之作。步入一号坑,数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俑整齐列阵,气势恢宏。这些沉睡两千多年的士兵仿佛仍在守护着他们的帝王。展馆内的铜车马、武士俑、陶马等展品也让人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览完兵马俑,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骊山脚下的华清宫,</span>这里曾是唐代皇家温泉行宫,贵妃池畔依旧氤氲着温润的气息,令人不禁想起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的典故。我们还登上了兵谏亭,在那里重温了那段改变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时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场以《长恨歌》为蓝本的实景演出在宫殿与山水之间缓缓展开。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音乐响起,演员们在水中起舞,光影交错间,仿佛再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盛世。观众席上座无虚席,大家沉浸在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span>华清宫,这座承载着唐玄宗与杨贵妃凄美爱情的历史名苑,在夜晚被光影重新唤醒。舞台依山而建,临水而设,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金红灯光点缀其间,映照得整片水面如梦似幻。远处的骊山若隐若现,仿佛见证了那一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我们坐在观众席中,随着剧情推进,仿佛置身于盛唐宫廷之中。演员们穿梭于实景之间,时而在朱栏画栋下低语,时而在碧波岸边起舞。水面倒映着灯光与身影,虚实交错,令人恍若置身梦境。整场演出将传统建筑、自然景观与现代光影完美融合,让人既感震撼又心生敬畏。演出结束时,夜已深,但心中那份感动却久久不散。这场《长恨歌》,不只是表演,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由于天气炎热,上午游览西安古城墙后休息,晚餐后游览大唐不夜城。踏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那一刻,仿佛一脚踏进了盛唐。街道入口处那金红相间的牌匾与灯笼,将古典韵味融入现代设计,成为最亮眼的风景之一。穿行其间,人群熙攘,热闹非凡,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唐朝的繁华之上。这里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西安人夜晚休闲的好去处。离开步行街后,我来到了大雁塔前。这座由玄奘亲自督建的佛塔,在夜色中被灯光勾勒出庄严轮廓。站在塔前,遥想当年玄奘取经归来,便是在此译经讲法,不禁心生敬仰。塔下人流如织,我在其中留下一张合影,记录下这段与历史对话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短短几日的古城西安之行,不是我们这次西北之旅的主要目的的,在二位亲家从海拔不到10米的广州来到海拔400米左右的西安适应2天后,下一站我们将前往海拔1500左右的兰州,逐步适应,以预防几天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环境。</span></p>